天天看點

舊時潮汕接生婆

作者:大潮汕灣視點
舊時潮汕接生婆

20世紀80年代以前,在潮汕地區的農村,每逢孕婦分娩,大多數人家請有經驗的接生婆到孕婦家裡接生。在鄉村醫療條件落後的艱難年代,接生婆成為一種受人敬重的職業,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隆重歡迎和熱情接待。

接生婆一般年齡在40至60歲之間,大多有生兒育女的親身經曆,而且懂點粗淺的衛生知識。接生婆的技術,通常是傳給自己的女兒或者媳婦,一般不傳給外人的。接生婆所使用的接生工具很簡單,就是一把剪刀、一塊毛巾、一個臉盆。做這一行,經驗往往比技術更重要。過去沒有什麼檢查儀器,對孕婦腹内的情況隻能憑經驗估摸,有名氣的接生婆大多是通過多年的接生鍛煉出來的。

接生婆大多數都是熱心人,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天氣,隻要哪家産婦要生了,接生婆就立馬趕過去接生,是以經常是半夜或淩晨被叫醒,甚至是冒着大風大雨往别人家裡趕。到了産婦家裡,還得一直守在産婦旁邊,寸步不離,直到孩子生下來為止。如果遇到難産,還得守上幾天幾夜。

到産婦家後,接生婆吩咐産婦家人端來一盆熱水和剪刀,做好産前準備。舊式分娩有立式、半跪式、仰卧式和坐盆式。“臨床經驗”豐富的接生婆一邊柔聲細語地安慰着痛苦萬狀的産婦,一邊用“屏氣、下努、用勁”幫助她用力。嬰兒哭喊着呱呱墜地之後,接生婆迅速鑒定性别,并馬上向房外通報。若是男嬰,産婆慣用“毛筆杆片”為嬰兒切斷臍帶,象征着長大識文墨,會做官;如果是女嬰,通常采用“破碗片”或“家用剪刀”斷臍帶,象征着長大成為善于料理家務的賢淑婦人,會針工。臍帶切斷包紮後,胎衣不能随便丢,有的地方風俗是埋在自家地裡,秘不告人,稱為種衣,這個地方叫胞衣迹。種衣寓意落地生根,開枝散葉;有的地方把胎衣埋在江濱沙灘,據說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有的地方則把胎衣撒上草木灰,密封在壇罐裡,放在床底下。接生完,産家應奉送“紅包”。嬰兒出生三天後接生婆要上門“巡臍”(當代稱“家庭訪視”),有些地方,這天接生婆要用柚葉、艾葉和老姜等煮水給嬰兒沐浴,稱之為“洗三朝”。“過臘”、“開腥”、“滿月”,産家都要請接生婆“吃甜丸卵”或“甜面”,有的還再奉送“禮品”或“紅包”以表感謝。

由于受到種種原因的制約,即使有接生婆,那時的嬰兒成活率還是比較低,加之沒有相應的搶救措施,産婦生産是要冒極大的生命危險的。是以潮汕民間流傳着“婦女生仔(生孩子)一邊眠床,一邊棺柴(材)”、“姿娘生仔如度鬼門關”等說法。接生婆在接生的時候采用“家用剪刀”、“破碗片”、“毛筆竹杆片”為嬰兒切斷臍帶,往往沒有較好的消毒措施,是以破傷風菌很容易趁虛而入,侵入新生兒體内,經過4至6天的潛伏期,引緻破傷風。潮俗稱“臍帶風”、“四六風”,民間通稱“着鎖”(六日鎖、七日鎖),世俗相傳稱謂“唔過臘”。有些分娩的孕婦因為接生婆用力牽拉等原因導緻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症狀。最怕的事情莫過于孕婦難産了。這時候母子的生命都會有危險。遇到這種情形,接生婆通常會拿一根扁擔壓在産婦胸口,找兩個人分别按住扁擔的兩端,以防止孩子往上走……

随着社會的進步,醫療技術的發展,如今潮汕鄉村都設有專門的分娩所和醫療機構,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産婦母嬰的安全和健康。接生婆這一職業漸成人們的記憶。(黃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