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作者:光明網

本期主題:"紅娘子軍"

1961年,該片上映,獲得首部電影《百花獎》四項大獎。1964年,這部芭蕾舞劇首演,成為中國芭蕾舞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第二次農改戰争時期海南島,講述了從惡霸南壩天府、吳瓊華、紅軍黨代表洪長清的幫助下,從一個苦澀的農村女孩,逐漸轉變為強烈的共産主義信仰過程中的女兵。

編者按:

西方歌劇和芭蕾舞可以說是中國的"外國藝術"。新中國成立後,廣大文藝工作者在題材和内容的拓展、國有化和群衆探索等方面取得了成就。20世紀60年代初,出現了許多能夠代表中國風的優秀作品,如歌劇《洪湖紅衛兵》《紅珊瑚》《劉三傑》《姜妹》《艾璐》、芭蕾舞劇《紅娘子軍》《白發女郎》、音樂劇舞蹈史詩《東方紅》等。其中,《紅娘子軍》的故事是一顆跨越衆多藝術品類的璀璨明珠。海南島革命女性的傳奇,可以唱又泣,為各種藝術作品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作為一部電影,作為一部芭蕾舞劇,像《貞德》、平劇、昆戲等歌劇,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那種無所畏懼、勇于無畏的精神,至今仍激勵着無數觀衆。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作者:朱東升(原解放軍出版社社長)

2021年6月5日,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中央芭蕾舞團經典預留劇《紅娘子軍》在"少女軍"的故鄉海南上演,赢得了觀衆的熱烈掌聲。這也是另一位年輕的"瓊·弗勞爾"演員的處女作,他的指揮棒已經傳承了五代。

讓我們将時鐘撥回近一個節拍。"勇往直前,勇往直前,擔負重擔,婦女的怨恨深深。古花玉蘭,為父親上軍,現在有女孩,為人民扛槍......"20世紀60年代初,在學校、營地、工廠、山谷中,在《紅娘子軍》電影放映之前,收音機裡經常響起美麗的《少女軍》。這部優秀的電影,這首紅歌激勵着千千萬萬人,永遠忘不了青春的血與火。

"萬泉河清澈見底,我下定決心要派出紅軍。軍隊愛民擁軍,軍民團結一親......"芭蕾舞劇《紅娘子軍》也誕生了。随着音樂的響起,一個特殊的紅軍連隊成立,一群女孩和紅軍女兵一起在萬泉河畔跳起了優美的舞蹈,藝術精彩,激情澎湃。

從報道文學,電影,芭蕾舞到瓊,平劇,昆曲,歌劇,漫畫,電視劇...紅娘子,這是一個與紅色基因一起流傳了半個多世紀的故事。直到今天,這個故事還在舞台上繼續上演。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電影《紅娘子軍》的照片。資訊圖檔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紅娘子軍"雕塑。資訊圖檔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6月5日,芭蕾舞劇《紅娘子軍》在海南省歌舞劇院上演。資訊圖檔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瓊崖基地的中國共産黨女兵。資訊圖檔

1、萬泉河上女兵的傳說

紅娘子軍的故事誕生于海南島。

1931年5月,在萬泉河上一個被椰林環繞的小山村裡,一百多名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農村貧困女孩在中國共産黨瓊崖特别委員會的上司下,勇敢地拿起槍,反抗封建壓迫,争取男女平等。他們出色地保衛上司機關、宣傳和發動群衆等任務,配合主力部隊戰鬥,不怕犧牲,英勇殺敵,為瓊崖革命樹立了不朽的功勳。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第二師、女子軍事特勤連第三團,雖然這支隊伍存在的時間不長,卻留下了無數可泣的傳說。

20多年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30周年之際,紅色傳說被重新發現。1956年7月,中央軍委決定出版一本反映我軍30年革命鬥争曆史的回憶錄。随即,解放軍總政治部成立了"30年文編部",不到一年,軍隊起草了3萬多篇文章。其中,有女兵連長,老紅軍馮增民作為第一人稱召回文章《紅娘子軍》。在這篇文章中,女兵連英勇戰鬥的情節,驚心動魄:

當天,"少女軍連"和一個連的3個團,數百名蘇人扛着柴火、稻草、火油和辣椒,直奔文城,一夜之間被敵團包圍。當時,"少女軍連"沒有槍炮,沒有炸藥,炮兵建築隻能依靠火力,士兵們稱這種作戰方式為"燒豬窩"。

炮樓周圍是空地,敵人火力很緊,必須想辦法把炮樓的材料燒起來。通過勘測地形,我們決定挖掘隧道。在襲擊期間,士兵們通過隧道将木柴和稻草運到炮樓周圍地區,灑灑辣椒,倒油并投擲火炬。突然,火迸發到天空中,濃煙和辛辣直接開火。沒過多久,火舌就吞沒了整個炮塔。

敵人受不了,吱吱作響。有些人喊道:"讓我們投降吧,不要燃燒!"一些乒乓球運動員把槍扔出去,雙手抱頭出去求憐憫。

1957年8月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學》刊登了海南軍區政治部年輕軍官劉文軒的長篇報道,題目是《紅娘子軍》。這部25000字的文學紀錄片,以生動的筆觸、自我叙事的形式,描述了"少女軍連"士兵的誕生和戰鬥曆程,分為7章,分别分為:進入紅軍行列,第一戰之聲,火"群豬"巢,積極宣傳隊,保衛特别委員會,保衛蘇聯, 森林長征七天七夜,永不熄滅火花。在書中,它描述了在戰鬥中喪生的士兵:"十大革命英雄的女兒們,平靜地躺在被大火犁過的土地上,周圍是破碎和粉碎的槍支,幾個人握緊了槍和拳頭。神槍手的外套被鮮血染紅,梁小軍的裙子被撕得一身薄......"

1959年1月,在上海文書出版社出版的單行書《紅娘子軍》的重印後記中,劉文軒寫道:"這本小冊子是根據當時的少女軍首領馮增民同志、龐雪蓮同志和女幹部陳恒儒所在地區的革命老民的資料改編的, 張玉祥和少女軍都很活躍。"為了結構的集中和叙事的便利性,為了閱讀時感覺親密,以連長、代表性人物為中心,少女軍的活動串聯起來,并采取了自我叙事的形式。

多年後,劉文軒寫下了他的采訪和寫作的開始和結束,他開始尋找這段曆史,在一本關于瓊崖柱曆史的油印小冊子中進行了簡單的描述,解釋了"紅少女軍"這個名字的含義:"紅色意味着革命,文章的主題是中國婦女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的覺醒和中國工農紅軍女兵的光輝風度。"

2."這是一部革命性的曆史片,但不能拍成傳記片"

海南島英雄女團的故事,為各種形式的文藝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1961年7月1日,上海電影制片廠出品的電影《紅娘子軍》在全國首映,該劇由謝瑾、廣州軍區作家梁心編劇,朱希玄、王新剛、陳強、香梅、楊夢軒等主演。此前,梁鑫的電影和文學劇本已在《上海文學》上連載。該劇的原名是瓊島英雄花。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農曆革命戰争期間,海南島萬泉河、吳瓊華經不起地主南巴田的剝削和迫害,在假裝華僑商人紅軍幹部、女軍黨代表洪長青幫助參加革命,在革命隊伍中成長進步, 最後洪長清英勇犧牲,吳瓊華繼承了自己的事業,解放了椰林,懲罰了南巴提安,帶領女軍踏上了新的征程。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報告作者劉文軒(左)和少女軍士兵馮增民。資訊圖檔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1959年,《紅娘子軍》由上海文學出版社出版。資訊圖檔

"這是一部革命性的曆史片,但不能拍成革命性的曆史傳記片。憑借這樣的藝術追求,謝瑾在影片中,調動了各種富有感染力的鏡頭語言,尤其是大量特寫鏡頭來表達人物内心的激情,展現了人物的命運和成長。謝瑾認為這部電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強烈的本土色彩"、"浪漫的激情"、"抒情的情緒"和"民族的形式","基本節奏是:強烈、深刻、高亢"的抒情。上海戲劇學院學生朱希軒因為一雙"火辣的眼睛"被謝金輝盯上了,飾演"對奴隸命運有強烈反抗精神"、"性格鮮明倔強"的瓊華。陳強飾演的堅忍不拔的瓊花,成了極其生動的銀幕人物。

為謝瑾上一部電影《女子籃球五人組》創作插曲的作曲家黃淳應邀為該片創作劇集。在《少女軍歌》的群聊中,有人提出,現成的革命曆史歌曲要表現出一種曆史感,一種強烈的感覺,而黃俊認為,革命曆史歌曲雖然不錯,但沒有任何特色的發揮,不能展現海南的特色。她主張少女軍要有自己的歌聲,決心寫一首能流傳下來、深受群衆喜愛的"革命新歌"。黃泉在海南手下多次,征集海南民歌,最後,一首短而有力、富饒而深沉、兼具鬥志和濃郁海南特色的旋律《少女軍連歌》在她的筆下誕生了。

電影《紅娘子軍》大獲成功,南面椰島風光、洪長清帥氣的風格、吳瓊華的酷炫絕倫姿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軍團之歌》"前進、前進"的旋律響徹江北南北,謝進導演、演員朱希璇成為知名明星。

1962年5月22日,第一屆電影"開花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作為全國首屆大衆電影頒獎活動,頒獎過程獲得近12萬張選票。《紅娘子》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電影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時任中國文化聯合會主席的郭莫若向獲獎者頒獎,并寫下了《紅娘子軍》的題詞:"海南島的藍血貞德花,在東風中傳遍了中國。紅色的魅力确實非常壯觀,人群齊聲說:最好,最好,最好。"

3、《芭蕾舞史上第一次有持刀一槍的腳尖舞》

芭蕾舞形式的"紅娘子軍"的故事與周總理的關注和靈感密切相關。

1963年,在看了中央芭蕾舞團演出的《巴黎聖母院》後,周總理對樂團的上司和演員說:"你們已經演了十年的西方和蘇聯芭蕾舞劇,你能拍出一部革命性的戲劇嗎?"周總理當時提出的主題是巴黎公社或十月革命。

1964年1月,在文化部副部長林莫涵的主持下,首都文藝前輩、專家、編舞家、音樂、舞蹈美女、演員等參加了座談會,共同探讨如何創作新的芭蕾舞作品。會上讨論最激烈的是紅娘子軍的主題,認為芭蕾舞主要是發揮女性舞蹈的特點,而紅娘子軍是以女性為主要角色,可以發揮芭蕾舞的長處。同時,主題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經過多次讨論,該主題被确定為會議的唯一選擇。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郭沫若在第一部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上向《紅娘子》女主角朱希軒(右)頒獎。新華社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紅娘子軍隊的形象被制作成木偶,泥人,卡通和各種卡通人物。資訊圖檔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陸業祥一歲的曾孫女親吻着她英雄祖母的照片。張傑政

1964年2月,芭蕾舞劇《紅娘子軍》創作團隊成立,包括作曲家吳祖強、編舞李成祥、姜祖慧、王錫娴、舞蹈演員梅馬雲紅、演員白樹祥、鐘潤亮、王華、李新英等。藝術家們來到海南島,深居高山,置身于原有的森林中,置身于李村,探索紅軍勞工和農民所經曆的時代,追求革命者的崇高理想、偉大信念、光榮犧牲。他們采訪了"少女軍"連長馮增敏,以及王世祥、龐雪蓮、黃玉英、陸葉祥等老兵。後來在舞蹈中士兵舉起槍,瞄準,射擊,射彈等演習舞蹈片段,都是受到舊紅軍創造的經驗的啟發。要成為一名士兵,你必須像一名士兵一樣。演員們還參加了海南島、張家口、大同和北京的軍事訓練,與他們的幹部和士兵一起生活。羅瑞清少将、徐世友将軍等老革命家也參與了工程的鑒定和修改。

"紅娘子軍"的戰鬥生活最終被搬上了芭蕾舞舞台,中國一代芭蕾舞藝術家用西方藝術界獨有的芭蕾舞藝術演繹了中國偉大革命英雄的傳奇。

1964年9月,芭蕾舞劇《紅娘子軍》在北京天橋劇場上演。周恩來總理看完演出後,高興地說:我的想法比你保守,我以為,芭蕾舞要立即展現中國現代生活,恐怕有困難,需要過渡,先玩外國革命題材劇,沒想到你演得這麼成功。此後,在人民大會堂禮堂,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中央上司觀看了演出,給予了充分肯定。

"這是芭蕾舞史上第一次,你用刀和槍跳了一支犀利的舞蹈。這是古巴舞蹈家艾麗西亞·阿隆索(Alicia Alonso)對中國的一次通路,對舞蹈的贊美。後來,有文章評論了"紅娘子軍"帶給世界芭蕾舞舞台的革命:在芭蕾舞舞台上,第一次,這位才華橫溢的戰士成為主角;

《紅娘子軍》問世半個多世紀後,已經上演了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中國芭蕾舞史上的傳奇。1993年底,後排"紅娘子軍"在上海演出,反響熱烈。據當時的新聞報道,"在優美的旋律中,這部1964年版的芭蕾舞劇,讓在場的幾代人回顧了自己過去的激情,也給昨晚的觀衆帶來了一大批兒童和年輕人的新鮮感。帷幕拉上,整個場景屹立不倒,久久不觑,樓上樓下,形成了溫暖壯觀的劇場場景。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吳祖強的《萬泉河清澈》入選芭蕾舞劇《紅娘子軍》歌曲,杜明心的歌曲入選"100首優秀歌曲"。

"紅娘子軍"也走出中國,"跳舞"走向世界。2003年10月,中央芭蕾舞團應邀在法國中國文化年演出。舉世聞名的"裡昂舞廳"提出指定芭蕾舞劇《紅娘子》為表演,觀衆座無虛席,連過道都人滿為患。2009年,《紅娘子》登上巴黎歌劇院的舞台,受到全球主流媒體和評論家的高度評價。中央芭蕾舞團前團長趙薇曾說過:"每個外國劇團都有自己的家庭觀劇,《紅娘子軍》是中巴的警視劇目,它記錄了中國芭蕾舞的曆史,代表了中國芭蕾舞的最高藝術水準。"

《紅娘子》也以歌劇、歌劇等藝術形式登上舞台。早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之際,廣東省就組織演出了由吳志、楊佳、李秉儀等集體創作的瓊劇《紅娘子軍》。1964年,在國家平劇現代戲劇觀賞演出大會上,中國北平劇院四團首演了田涵改編的平劇版《紅娘子軍》。1964年,上海昆劇院創作了現代昆劇《瓊花》。1972年,由杜近芳、馮志曉等人主演的平劇電影《紅娘子軍》上映。此外,還有許多歌劇版的俞劇、中國戲曲等。杜子玲的連環畫也廣為流傳。

4、昔日的"瓊花"逐漸遠離,英雄精神依然閃耀

"紅娘子軍"的故事來自現實,在藝術作品中升華,最終,激勵着成千上萬的人勇往直前,敢為先,努力拼搏,不怕犧牲,堅定的信念,無私奉獻。這就是紅色基因傳承的魅力和力量。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少女軍之歌》配樂。資訊圖檔

瓊花盛開中國紅魔咒華麗

在國外演出的芭蕾舞劇《紅娘子》的英文海報。資訊圖檔

作為對"女人能登上半邊天"最生動的诠釋,"紅娘子軍"一度成為有力表達英雄驕傲的最好代詞。在全國的田間,在全國的礦區、工廠、水庫大壩上,曾有無數以"紅娘子軍"為榜樣,由鑽井隊、機耕隊、采伐隊、突擊隊、突擊隊員組成的女團,打着"紅娘子軍"的旗幟,出現在新鐵路和港口,出現在首都鋼鐵公司,出現在開封煤礦, 出現在劉家峽水庫遺址。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中,年輕的女兵以紅娘子軍為藍本。無論是在高寒山的雪地裡,還是在南方部隊陽光普照的訓練場上,女兵軍事訓練最響亮的口号之一就是"我們是紅娘子軍!"

《紅娘子軍》重溫革命者的初心,引導人民,特别是被封建家族權利、父權、丈夫權力壓迫的女性,昂首挺胸,掌握自己的命運,以無與倫比的美喚醒觀衆的感性、理性和靈性,向觀衆呈現展現思想、感性和智慧源泉的藝術形式, 這樣他們就可以在觀看表演的同時欣賞藝術。

藝術無國界,藝術由來已久。一個紅色的故事,演繹了半個多世紀的傳承,經久不衰。紅色經典似乎有力量推的方式,英雄形象的刻畫将永遠留給觀衆。在新的世紀,這個故事仍在流傳。

2005年,電視劇《紅娘子》上映,從年輕演員開始,強調年輕人的生命力和青春之美。2014年,央視跨年晚會《緻青春》欄目,精選了芭蕾舞劇《紅娘子》的演出片段,激起了觀衆的熱情和記憶。2017年6月,中央歌劇院與海南省聯合推出的國劇《紅娘子軍》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以歌劇獨特的藝術形式,再次展現了紅娘子軍主題的強大生命力和不朽魅力。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現代瓊劇《紅娘子軍》在海南上演。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上海坤劇場再現了昆劇《紅娘子軍》。而中央芭蕾舞團的"小鎮劇團"《紅娘子軍》,也是舞台上的"常青樹"。

2014年4月,100歲老兵陸業祥在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鄉的家中去世,媒體以"最後一名紅娘子老兵去世"為标題進行報道。再一次,人們把賭注押在了英雄的群體上。它的家鄉報紙在報道中說,"過去的'貞德花'正在逐漸消失,但'貞德花'的精神仍然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閃耀。"在革命時期,他們舉起了瓊崖革命鬥争的一半,用他們的手和鮮血換取解放。他們激勵人們保持樂觀,站起來,努力奮鬥。"在新時代的語境下,雖然我們在物質生活中變得豐富,但紅娘子的精神也能激勵我們奮鬥,增強為社會進步服務的信念。

來源:Guangming.com-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