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姓氏“路”氏之始祖起源!

作者:奚譽賢

始祖起源

路子名嬰兒甲氏,為姜姓之末代嫡孫。路姓源出姜姓,為神農系孫。嬰兒甲氏為路姓之始。其後代有潞氏、路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伊、列、舟、駱、淳、戲、怡、向州、薄甘、隋紀,皆姜之國。

路姓始祖之源

炎帝神農,姜姓,名石年。是為後帝皇君,炎精之君。母親有嬌氏之女,名安登。史載女登。其父少典氏,其史稱小典。少典中央氏之子,亦稱中皇氏。姜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農于列山之石室,生而九井出焉。初少典氏娶于有蟜氏,是曰安登。生子二人,一為黃帝之先襲少典氏,一為神農是為炎帝。神農娶承桑氏之女,生有十三子。其後帝有炎帝柱、炎帝慶甲、炎帝臨、炎帝承、炎帝魁、炎帝明、炎帝明為炎帝魁之子,明生直,炎帝直生厘,是為帝值。炎帝厘生居,炎帝居,是為帝來。炎帝居母親聽訞,承桑氏之女。炎帝居生節莖。炎帝節莖,節莖生二子長子克,次子戲。炎帝克生子名參盧,是曰榆罔,居空桑。政束務乘人而 其捖,于是諸侯攜 ,于是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颢,以臨西方、司百工。德不能禦,蚩尤産亂,逐帝參盧而居于涿鹿,頓戟一怒,并吞亾wáng親。黃帝,時為有熊氏,實懋mào聖德,諸侯利賓之。參盧大懼,設于熊,黃帝于是暨jì力,牧神皇風後,鄧伯溫之徒及蚩尤氏轉戰,執蚩尤而誅之。于是四方之侯争辯者賓祭于熊,爰代炎輝,是為黃帝,于是封參盧于路,而崇炎帝之祀于陳。路,露也,潞,是後繁衍于河之北東,商、周别為赤白之狄。狄曆咎,臯落九州島之戎。有隗氏、狄氏、落氏、臯落氏、戎氏、戎子氏、袁胡氏、斛xiè律氏、觧xiè批氏、烏護氏、纥骨氏、壹利吐氏、異其斥氏。回纥高車十二族,其繁衍也。潞子嬰兒甲氏, 籲姜路之餘,晉滅之,後有潞氏、路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此氏族皆姜姓之國。

夏·禹有天下,封怡以紹列山,是為默台。

商·成湯之初,析之離支,是為孤竹。

周·西伯之興有允及緻老矣,而歸俌之。未至,西伯薨,武王急伐商纣,叩谏不及義,棄周之祿北,止陽上,俾摩子難之(之,走的意思。其意為俾摩兒子遇難走),逮聞淑媛之言,遂薇終焉,是為伯夷、叔齊。——周始祖後稷,後稷之母姜嫄,姜嫄為有邰氏之女。姜嫄為帝喾之妻。姜嫄周西伯姬昌之始祖母。是以伯夷與叔齊避讓武王發商纣王。伯夷、叔齊與姜嫄同為血親,也就是後稷母家。即母族族親。

說文:“邰,炎帝之後,姜姓,封邰,周棄外家。棄即後稷。

史考路姓始祖起源

小司馬氏·三皇本紀:神農納奔水氏之水曰聽妃詙。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并為諸侯。或分掌四嶽。當周室,甫侯、申伯,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霸于中央。蓋聖人德澤廣大,故其祚胤繁昌久長雲。

皇甫谧·帝王代紀:神農氏,姜姓也。母曰妊姒,有喬氏之女,名女登。遊于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有聖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謂之炎帝。都于陳,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至榆岡,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

概念認知:是神農是神農,神農氏是其後代。氏也為國稱,也為後代子嗣姓的代稱。應該了解神農氏為神農國,後代子孫以神農氏為後代代稱,即神農氏。不能混弄了炎帝神農,炎帝神農後代也為炎帝,事實是炎帝有N世,非小司馬氏所稱的八世。小司馬氏出了點小錯誤。屍子言:神農七十世有天下。呂覧言:神農七十世有天下。孔子言:神農七十世有天下。

山海經·海内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讠夭]生炎居。

釋氏稽古略:周文王增二弦。曰少宮、少商也,帝承、帝臨、帝明、帝宣、帝釐、帝哀、帝榆、帝岡已上八帝皆神農氏。合五百一十年。

史考說名一點,路姓始祖為炎帝榆罔。

中華姓氏“路”氏之始祖起源!

路氏圖騰釋義

思想與行動的方向、途徑: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數。道。

路姓始祖:炎帝榆罔

路姓得姓始祖:嬰兒甲氏

始祖地:今山西省黎城縣南古城。

郡望:漁陽郡、上黨郡、襄城郡、陳留郡、河南郡、内黃縣、颍川郡。

堂号:截蒲堂

路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百九十位,今百家姓排名第一百六十五位。今路姓全國總人口,約為九十五萬餘。今現存曲譜二十六部。

中華姓氏“路”氏之始祖起源!

路姓先祖人物

路溫舒

字長君,西漢钜鹿東裡人。出身貧微,曾牧羊,取澤中蒲,截之寫書以自學,通《春秋》經義。初任縣獄史,後舉孝廉,官至廷尉奏曹掾、臨淮太守。曾上書宣帝,主張尚德緩刑,反對實行嚴刑峻法。他認為治理國家應避免亡秦之失,省法制,寬刑罰。如刑獄苛暴,則天下不安。後卒于官。

路博德

西漢西河平州人。武帝時任右北平太守。元狩四年,随骠騎将軍霍去病出征匈奴有功,封邳離侯。元鼎五年南越反叛,他以衛尉被任為伏波将軍,與樓船将軍楊仆率兵伐破南越。其後坐法失侯,為強弩都尉。前102年,奉命築居延塞駐兵屯戍,不久卒。

路充國

西漢武帝時人。元封四年,匈奴烏維單于令其貴臣使漢,至漢不久病死。武帝派他佩二千石印绶送其喪歸匈奴,匈奴單于以為漢殺其使者,于是扣留路充國于匈奴。同年,漢命郭昌為拔胡将軍屯朔方以備胡。路充國居匈奴六年,不降。漢太初四年,匈奴且鞮侯單于即位,時漢擊破大宛,匈奴懼漢進擊,遂遣路充國與其他不降諸漢使皆歸漢。

路思令

北魏陽平清淵人,字季俊。路恃慶弟。初為廣陽王司空參軍,曆陽平太守、南冀州刺史。嘗夜襲高唐城,大敗葛榮起義軍。葛榮亡,思令還鎮平原。官至右光祿大夫。

路景略

北魏陽平清淵人。路恃慶從叔。起家中書博士。孝文帝太和中,曆尚書郎、本郡中正。出為齊州魏郡、平原二郡太守。

路雄

北魏陽平清淵人,字仲略。路景略弟。以軍功為給事中。孝文帝稱其好尚書郎才。以仆射李沖言,仍用為武職,官至伏波将軍,奉車都尉。

路嗣恭

唐京兆三原人,字懿範。初名劍客,任神烏令,玄宗以其考績為天下最,可嗣漢魯恭,因賜現名。曆遷渭南令、朔方節度留後、檢校刑部尚書、江西觀察使,以善治财賦稱。代宗大曆八年,嶺南哥舒晃亂起,诏兼嶺南節度使,平之。因株戮舶商,沒其财數百萬私有之,為帝所惡。德宗立,陰賄宰相楊炎,始錄前功,更拜兵部尚書、東都留守。

路随

唐陽平人,字南式。路泌子。舉明經第。曆遷左補阙、侍講學士。敬宗立,拜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有以金帛謝除制者,必叱而卻之。文宗大和二年,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七年,表上史官所修《憲宗實錄》、《穆宗實錄》。後出為鎮海軍節度使,道病卒,谥貞。有《平淮西記》等。

路恕

唐京兆三原人,字型仁。路嗣恭子。代宗大曆八年,授檢校工部員外郎,從父讨嶺南哥舒晃之叛。德宗建中間,以軍功授懷州刺史,時年方三十。久之,轉京兆少尹。貞元十一年,為少府少監。順宗永貞元年,自道州刺史,拜邕管經略使。憲宗元和三年,自右金吾衛大将軍,拜鄜坊節度使。七年,入為太子詹事。九年,坐事貶吉州刺史。遷太子賓客,以右散騎常侍緻仕。恕私第有佳林園,四十年間,文士名卿,多從之遊。

路昌衡

字持正,開封祥符(今屬河南)人。第進士。曆右司員外郎,江淮發運、陝西轉運副使,知廣、潭、慶、瀛諸州及開封、成都府等。徽宗立,應诏上書極論西邊用兵,自陝以西,民力傷殘,人不聊生。旋坐治獄事,谪居郢州。起知滁州,複知開封府。又坐前上書落職,入元祐黨籍,卒。宣和中,贈龍圖閣學士。

路振

宋永州祁陽人,徙居潭州湘潭,字子發。太宗淳化三年進士。授大理評事,通判邠州,徙徐州。召直史館,複出知濱州,守城退敵,诏書褒獎。入判大理寺,改太常丞。真宗景德中,為福建巡撫使,俄判登聞鼓院。會修《兩朝國史》,為編修官。大中祥符初,使契丹,歸撰《乘轺錄》以獻。擢知制诰,同修起居注。文詞溫麗,尤長詩詠。及居文翰,文筆尤稱精厲,掌職事亦推敏贍。撰《九國志》,書未成而卒,後張唐英補撰合成。有文集。

路铎

字宣叔,路伯達子。性忠正樸實,善詩文。明昌中,為左三部司正,上書言事稱旨,遷右拾遺。盧溝河決,提出分流治理之法。多次直言進谏,君臣難容。出為南京留守判官。曆監察禦史、侍禦史,以審姬端修案不實免官,起為泰定軍節度副使。除景州刺史,立十二訓以教化百姓。遷陝西路按察副使,坐糾察官私與人宴飲,解職。後除孟州防禦使。貞祐初,元軍破城,投沁水死。曆官敢谏,有直臣之風範;文章新奇,詩篇溫潤精緻,著有《虛舟居士集》。

路振飛

明廣平府曲周人,字見白,号皓月。天啟五年進士。知泾陽縣。拒建魏忠賢生祠。崇祯四年征授禦史,疏劾首輔周延儒,被旨切責。又陳時事十大弊。八年,言任用輔臣事,忤溫體仁,谪河南按察司檢校。十六年,稍遷至漕運總督、淮揚巡撫。弘光時馬士英欲用田仰,罷振飛。唐王立于閩,拜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清兵進仙霞關,唐王走汀州,振飛追赴不能及。後應桂王召,卒于途。

路迎

明山東汶上人,字賓旸。正德三年進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師事王守仁。曆知襄陽、松江、淮安三府,治稱第一。累官兵部尚書。以上疏乞休忤旨,罷歸。卒年八十。

路審中

唐人。懿宗鹹通中,為徐州吏。十年,龐勳軍攻克徐州,殺節度使崔彥曾。審中初為彥曾知任,遂賂守卒,斂藏其屍。後官軍攻徐時,審中又率死士開南白門應之,因破龐勳。僖宗時,累官岚州刺史。擢右羽林将軍。中和元年,除杭州刺史,行至嘉興,聞周寶已入據杭州,懼而還。中和末,客居鄂州。四年,因刺史崔紹卒,乃募兵三千入據之。光啟二年,為安陸帥周通所攻,遂遁去。

路淑媛

南朝宋丹陽建康人,名惠男。以色貌選入宋文帝後宮。生劉駿孝武帝,拜淑媛。年長無寵,随子出藩。孝武即位,尊為皇太後,頗豫政事,弟子并超登顯職。初,劉彧明帝少年失所生母,為所攝養。明帝即位,尊号崇憲太後。

路光

漢順帝時人。堅心慕道。曆三國,至晉武帝太康五年,往華山仙掌峰修煉,能治病驅邪,後升天而去。事見 《陝西通志·釋道》 引 《賈志》。

路德延

唐魏州冠氏人,字昌遠。路岩侄。少以才俊稱,坐岩貶谪而淹滞。至昭宗光化元年,始登進士第。哀帝天祐二年,為左拾遺。河中節度使朱友謙辟為掌書記。初為友謙所禮。後因淩傲忤,又作《小兒詩》譏刺,為友謙沉于黃河。

路太一

唐京兆三原人。年十五,通《老子》、《春秋》。以蔭補太廟齋郎,曆衛、益、齊三州司功參軍。玄宗開元初,官太原令。秩滿,卒于歸途。

中華姓氏“路”氏之始祖起源!

路彬

宋晉陽人,字質夫。高宗紹興中,為廣西提刑,斷獄釋枉者,人服其行。時昭州複稅折布錢太重,民甚苦之。漕帥皆不言,彬獨抗章乞蠲減,獲準,一路稍輕賦稅。後去任,民攀留不舍。官至刑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