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康圓夢丨四川安嶽花果村:“安嶽檸檬”發源地 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

作者:封面新聞

朱國強 張英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今年檸檬行情好,現在收購均價在每斤3塊左右了。”10月26日,四川安嶽龍台鎮花果村,數千斤重的檸檬鮮果堆滿了村民廖福倫的家,一股檸檬的清香彌散在空氣中。地裡,廖福倫還在熟練地采摘,一個個黃燦燦的檸檬經他的手聚集到一起。

小康圓夢丨四川安嶽花果村:“安嶽檸檬”發源地 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

廖福倫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示了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十億元鎮和億元村名單,四川共有5個鎮、19個村入圍。其中,安嶽縣的花果村和石筍村(現兩村經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後合并為花果村)入圍,是資陽市僅有的入圍村。

安嶽被譽為“中國檸檬之鄉”,是世界五大檸檬主産地之一。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結果顯示,“安嶽檸檬”品牌價值達180.67億元,在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排名中位列四川省第二。而花果村作為“安嶽檸檬”的發源地,是如何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帶着疑問,記者前往村裡尋找答案。

黃金果成緻富果

村民一年純收入17萬

“現在種水稻畝産一千多斤,一斤售價一塊五左右;種檸檬畝産三千多斤,一斤售價三塊左右。”談及為何會把家裡的地都種上檸檬,廖福倫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今年他家裡種植七畝多地的檸檬,預計收入5萬多元。

像廖福倫這樣的村民在花果村不算個例。明年将滿80歲的祝光吉依舊穿梭在檸檬地裡,一把剪刀、一個背簍是他近期的“正常裝備”,“我是從1999年在政府的牽頭下開始種植的檸檬,開始大家都有顧慮不願意種,後來看我種檸檬掙了錢後,就都開始種起來了。”談及最開始種檸檬的情況,老人滿臉笑容地說到。

小康圓夢丨四川安嶽花果村:“安嶽檸檬”發源地 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

正在采摘檸檬的祝光吉

祝光吉家中不僅種了20多畝檸檬,還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修建了一個400多平方米的凍庫,能儲存檸檬近二十萬斤,為檸檬錯峰銷售提供了堅實保障。

“我家裡面凍庫是2013年修建的,凍庫修好後,檸檬可以儲存到第二年4-5月份銷售,價格比應季銷售高接近一番。”祝光吉分享了自己的經商訣竅,據其介紹,去年他家檸檬銷售純收入達17萬元,今年已經以2.8元一斤的價格,銷售了1萬多斤檸檬。“接下來的檸檬,可能會根據市場情況,采取冷藏保鮮的方式錯季銷售。”

“安嶽檸檬”的發源地

檸檬産業帶動鄉村振興

“花果村現有耕地3000餘畝,檸檬種植面積也有3000餘畝,全村幾乎能種的地都種植了檸檬。”花果村黨總支書記蔣明龍,是土生土長的花果村人,在他成長的記憶中,接觸最多的就是檸檬。

小康圓夢丨四川安嶽花果村:“安嶽檸檬”發源地 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

花果村的檸檬産業

據蔣明龍介紹,花果村是“安嶽檸檬”的發源地,現存最大樹齡的檸檬樹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發展種植,樹齡已快滿一甲子。如今,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花果村已經有40餘家檸檬營銷企業、6家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檸檬産研銷于一體的市場體系,保證了花果村檸檬産業的健康發展。

在位于花果村的某果業有限公司工廠中的房間内,近百名勞工正在熱火朝天的對檸檬進行拆袋、分選、包裝等作業,這些檸檬鮮果将按照不同等級和品類分裝,精準對接不同客戶的需求,主要銷往國内各大商超以及俄羅斯、阿聯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小康圓夢丨四川安嶽花果村:“安嶽檸檬”發源地 上榜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

勞工正忙着拆袋

“我們擁有世界先進的自動化分選線,每小時處理檸檬鮮果達20噸,一天處理量可達200噸。”該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蔣雄說,作為一家本土企業,将持續緻力于拓寬國内外檸檬銷售管道,解決花果村村民檸檬銷售的後顧之憂,共同為檸檬産業的高效發展而努力。

當下,漫步在花果村,入眼所及的皆是檸檬樹,鼻間萦繞的皆是檸檬香,一個小小的檸檬果,在當地村民的辛勤耕耘下,真正成為了緻富增收的“黃金果”。龍台鎮副鎮長陳大洪表示,在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工作中,龍台鎮将以花果村為藍本,持續推動檸檬産業健康發展,以檸檬産業帶動鄉村振興,力争打造更多的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