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作者:關中新印象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烈日下

拐進一個小巷子

熱的在陰涼處想尋一絲清涼

費了點周折

終于找到這家店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18年

15平米

夫妻兩人

從普通職工到買賣人

連老闆的姓名都不知道的我

聽到了一個脫離生意的創業故事

“我的店隻賣涼皮,沒有夾馍,沒有稀飯,連冰峰都沒有冰的,這18年,就靠涼皮,走到今天,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我也不強求。”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老闆說完呵呵笑了下跟我道歉

說自己閑了就喜歡聊天

說的有點多

我卻興緻盎然的想接着聊

嘴裡辣椒的燒感還在

望着空空的碗底

老闆提醒我再看一眼

才發現米皮清空後

隻留下清亮的紅油

沒有一點水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我這才恍然大悟

為什麼推薦我來的老食客不讓放豆芽

因為豆芽遇到鹽

會析出少量水分

而水分會被米皮吸收

講究的老食客都不放

那樣皮子就失去筋道感

嚼起來缺少趣味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這樣的細節

我想未必有多少人會對此有感受

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門店

有這樣一位老闆

不讨好食客

不為市場所動

堅持老味道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蒸米皮并不難

調味道是關鍵

一碗涼皮好不好看兩個

醋和辣子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但這碗涼皮沒醋

隻有辣椒油、鹽和味精

借着油把調味料拌開

讓每一根米皮都能裹滿辣椒

入味,很香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這是一個老吃法

傳統的手法

叫幹拌

秦鎮米皮三十年前還沒有火遍全城時

還是很常見的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

吃客越來越廣泛

這種辣椒油幹拌的閱聽人也越來越窄

尤其是不吃辣子的隻能作罷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第一次吃的人不太習慣

鹹和辣很突出

但吃習慣後

一次三碗的也大有人在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你有沒有感覺,筷子放下才顯的辣”

老闆一提醒才發現

還真是這樣

吸溜的同時喝着常溫冰峰

他繼續補充

“好菜油是關鍵,尤其是潑辣子,我沒用秦椒,秦椒香而不辣,為了辣椒油能出辣出香,我拼配了幾種辣椒,用純正菜油潑制。是以我一碗賣10塊,有人說貴,有人說我光想掙錢,其實,成本就在辣子裡,要辣子多我還是堅持要收費。”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據說有才華的人都固執

生活中不少見

但開店做生意這樣不按正常的很少見

說完這些老闆立刻更正

說他是買賣人,不是生意人

本質不同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開店一定要掙錢的話

店應該更大,更應該迎合顧客去做才行

而這種涼皮

就是給老西安,老食客一個懷舊的地方

吃吃老味道

喜歡的很喜歡

不喜歡的也不強求

一碗涼皮

對比之下顯不同

而最大的不同

是那個賦予它存在的人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有時堅守是為了結果

而他的堅守是為了價值

他希望很多年後

這家店沒了

依然有人想起來

會說一句

“那個戴眼鏡的調的涼皮很好吃”

人生足矣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不在秦鎮的秦鎮西街,沒有醋和蒜的秦鎮米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