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作者:克裡斯聊體育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五羊石像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陳家祠

越秀區,廣州老城區之一,古代廣州城所在地。越秀區擁有過千年的曆史,從古至今,越秀區見證着廣州的興衰。繁榮,我們今天先走進越秀區,探秘越秀。 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自秦朝在越秀區境内設南海郡治起,西漢南越王趙陀建南越國宮署,南漢國劉龔建廣營宮室。自東吳設廣州起,曆朝所設軍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區域内。越秀區彙聚了8個朝代2000多年的文物古迹,五羊石像、鎮海樓、千年古道北京路、中山紀念堂、五仙觀、六榕寺、光孝寺、石室聖心大教堂、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均在該區。越秀區作為廣州行政、商貿、金融、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産業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帶動,商貿服務業為支撐的産業格局。中山五路一帶是廣州最繁華商貿中心和古城文化旅遊區,有北京路、海印地區、英雄廣場、一德路等一批知名商貿區,有環市東國際中央商務、東風路現代服務、流花會展等商務區。 越秀區也是教育強區,彙聚了執信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培正中學等名校,這些名校每年聯考都會創造佳績。 越秀有哪些好玩、好吃的地方呢?我們一同來看看。

一、北京路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北京路是一條集文化、娛樂、商業于一身的街道,是廣州有史以來的商業中心,北京路全長1.5公裡,保留了一些民國建築,将民國建築與現代化相融合的一條路,無論是買低中高檔的商品,在北京路應有盡有。北京路于2002年起,成為一條隻準行人步行的步行街。而北京路的地面,就有一條千年古道遺址,現在以玻璃覆寫保留遺址,供行人欣賞。而在光明廣場的負一層裡面,就有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在2000年興建光明廣場時,就發現了該遺址,令當時光明廣場,是建是拆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北京路内,還有明朝大佛寺、城隍廟、大南門遺址、廬江書院、廣州起義紀念館等名勝古迹,而新大新、廣百、天河城百貨等大型商場均在北京路上。北京路上的飲食也比較豐富,從低價的小吃店、快餐店到高檔的餐廳,應有盡有,餐飲種類亦豐富多樣,有古色古香的廣州道地西關美食,有全國各地風味菜品,有越南、意大利、法國等特色西餐料理,有回轉壽司、鐵闆燒等日本料理,此外還有南韓菜、印度菜以及東南亞美食等等。新式食肆主要集中在光明廣場,臨近的惠福東路在2010年起也大力發展飲食,臨街食肆林立。北京路的老字号餐廳有聚寶乳鴿、太平館餐廳、銀記腸粉等。北京南還有很多消費水準比較低的小食店,裡面的雲吞面、牛腩粉、魚蛋粉、拉腸也非常有特色,街邊更有燒烤店營業。北京路也有一間曆史悠久的電影院--永漢電影院,住宿還有麗都酒店。一條北京路,集文化、娛樂、商業、飲食于一身,去廣州,必行北京路!

二、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地王廣場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廣東省人民體育場與烈士陵園相對,廣東省人民體育場以往稱為“東較場”,在明清時期作為軍事訓練場使用。1916年12月由廣東省政府撥款,在此處興建體育場。在民國初年,許多日後改變中國命運的時間都起于“東較場”,1922年5月2日,在東較場舉行粵軍第二軍北伐誓師典禮,孫中山親臨授旗。1925年6月23日,為抗議帝國主義在上海制造的“五卅慘案”,周恩來和省港大罷工勞工及各界群衆,在東較場集合,聲援上海人民的鬥争,并組織了10萬人的反帝大遊行,後在遊行至沙基時慘遭沙面租界駐軍鎮壓,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六·二三”沙基慘案。1926年元旦,中國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開幕後,在東較場舉行閱兵儀式,20萬軍民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的口号。1926年7月9日,在東較場舉行了“北伐誓師大會”,為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争揭開了序幕。 現在的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多數用于足球比賽,例如香港和廣東之間的省港杯足球賽,廣東多數用“東較場”作為主場比賽。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顧名思義是為紀念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産黨上司的廣州起義犧牲的烈士而修建起來的一座紀念性公園,面積達26萬平方米。陵園1954年興建,1957年廣州起義30周年落成。陵園主體有正門、廣場、陵墓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和圓形的封土。現有景點和遊樂場所16處,集紀念、科普于一園。墓道兩旁有20個大花壇,四季鮮花不斷;墓上密鋪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園東部有中朝人民血誼亭和中蘇人民血誼亭。園中人工湖還有湖心紀念亭,橫匾上書 “血祭軒轅”,為董必武所題。 現在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是廣州市的愛國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廣州的中國小都會組織學生前往烈士陵園掃墓,在懷念革命先烈的同時,也接受愛國教育。 在烈士陵園與東較場之間,還建設地王廣場。白天的時候地王廣場是大家運動的好場所,會有一群足球愛好者在這裡開場,也有一群玩花式單車的人在這裡表演,還有玩滑闆的在這裡練習,這些娛樂活動都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是以他們在玩的時候都小心翼翼,安全第一優美的花式第二,也有人在這裡打羽毛球等等。每當人們去流行前線和中華廣場逛累了,就會在這裡坐下來休息,順便看看他們的表演。經常還引來一陣陣的鼓掌聲。晚上的時候地王廣場是情侶們談戀愛的好地方,因為這裡的燈光比較暗,每當入夜這裡的就會出現一對對的情侶在坐着談心,有的開着音樂在跳舞,她們随着音樂的節奏跳起來時快時慢,優美的動作加上華麗的裙在旋轉和飄動,感覺好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跳動似的,有的在玩遊戲追逐着打鬧着。而且晚上還經常會有帥哥在彈吉他,甜美的歌聲引來一群觀衆停下來為他喝彩。 地王廣場也建設了地下商場,提供在附近的住客和前來觀光的遊客購物。

三、高第街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為著名的許氏家族的發祥地,是第一大鹽商許拜庭故居。還是魯迅夫人許廣平童年生活的地方,許地就是許氏家族聚居的地方。“歡喜哥”許紹雄就是出身于廣州許氏家族,他也是魯迅夫人許廣平的侄孫。 關于高第街名稱的由來,傳說以前這條街上有個财主的女兒與一個叫高弟的小夥子相愛,被财主家的傭人揭發,兩人私奔出走。後來高弟夫妻在外發達回到這裡,見到财主已家道中落,于是買下整條街。街名于是就叫高弟街。後來,有一個秀才路經此地,認為高弟街名太俗,于是改一字,取高中科舉、高家府第之意,“高第街”一名流傳至今。 清初順治年間,廣州府署設在高第街。清後期時鹽務公所亦在高第街。從清朝開始,這裡還有了衆多經營廣東土布、香雲紗、洋服、西裝的商鋪。廣州傳統著名的九同章綢緞店、三多軒箋扇莊、梁蘇記洋遮、“一毛不拔”梁新記牙刷等名店,都在此興盛,改革開放後,高第街率先成為廣州最早的私營服裝商業街而聞名中國大陸。1980年10月,高第街作為廣州市第一個工業品市場正式開設,也成為中國大陸第一條個體服裝街。1990年代中期,廣州陸續開設服裝批發商廈,高第街作為時裝市場的地位逐漸衰落。現時的高第街已成為内衣泳衣一條街。

四、廣東國際大廈/花園酒店/中國大酒店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廣東國際大廈,俗稱63層,是一座集高檔酒店、寫字樓、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于一體的商務大廈,廣東國際大廈占地面積1.9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4萬平方米。由5層裙樓聯結1座主樓、2座副樓組成,主樓63層、3層地下室,主樓高200.18米,副樓分别為30層109.8米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和33層117.6米的寫字樓。63層曾是中國第一高樓,見證着廣州的高速發展,樓内還有廣州第一間麥當勞,現在的廣東國際大廈,依然在廣州不可或缺。 越秀區的景點還有中山紀念堂、鎮海樓(五層樓)、石室聖心大教堂、農講所、六榕寺、越秀山、越秀公園等,下次詳細講解。 參觀完越秀區之後,我們來到荔枝灣,參觀荔灣區。荔灣,俗稱“西關”,因區内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素以“西關”、“荔枝灣”和“水秀花香”著稱,有着“體味嶺南文化到廣州,不到荔灣就不算到過廣州”的美譽,是廣州老三區之一。明朝時,這裡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時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視窗,著名的外貿商埠——十三行所在地。荔灣區是廣州市中心城區和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擁有“一街、二路”、上下九商業步行街,康王路和中山七、八路三個重要的商業地帶。 荔灣不僅有優秀的文化遺産,豐富的曆史文化,還有很多美食,著名的陶陶居、陳添記魚皮、艇仔粥、及弟粥都源于荔灣,下面一同來探秘荔灣。

一、沙面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别看沙面面積不大,但他見證了近現代的中國曆史。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争前後,英法兩國在廣州河南首次選點建立租界。1843年在廣州,英國原預想租用十三行對岸河南的數十畝田地,時清廷并無異議,而地方鄉紳“會齊四十八鄉,集約二千餘人”大肆反對征地,英方同意放棄選擇。直到1859年7月,正式與法國共同由清廷政府處租獲沙面。其改選這塊珠江中的小沙洲(距離清朝閉關鎖國時期中國唯一的的外貿區“廣東十三行”相當近)作為租界位址後,填築成島,并于1861年簽訂租約。島上西部4/5劃為廣州英租界,約264畝,東部1/5劃為廣州法租界,約66畝。各有一橋與廣州河北(華界)相通。在之後的大半個世紀裡,英法兩國取得了在沙面島上的許多特權,政府相關機構與企業大量移入,主要的領事館和政治、金融組織都建立在此,并在相當長的時間内給予附近的中國人不公平的待遇,沙面島是以成為後來中國乃至附近國家民族解放運動人士抗議與攻擊的目标。如發生在1920年代的廣州市民多次反殖民遊行,以及越南革命者範鴻泰在沙面行刺法屬印度支那總督馬蘭等等。1942年,大日本帝國将對英國宣戰後占領的沙面英租界交給傀儡汪精衛政權。1943年,法國維希政權退出法租界,交給汪精衛政權。同年,堅持抗日的重慶國民政府另行與英國訂約收回英租界。二戰結束後,新成立的法國臨時政府正式宣布将沙面法租界交還中華民國政府。1996年,沙面的建築群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997年,國務院将沙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 現在的沙面是外地遊客來到廣州的“打卡聖地”之一,因為它保留了很多近現代的西洋建築,從沙面西邊走到東邊,可以感受到在歐洲漫步的感覺,而沙面臨近珠江的南面的一帶,稱為白鵝潭,它的右手邊是中國第一批五星級酒店之一的白天鵝飯店,兩者交相輝映,也是羊城八景之一。信基督教的朋友也可以去到沙面的露德天主教聖母堂祈禱。沙面附近就是著名的黃沙海鮮水産市場,但是這個市場将會搬至芳村。

二、陳家祠/錦綸會館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陳家祠,位于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作為捐資的回報,這些陳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到陳氏書院的神龛内供奉。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儲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單體建築組成。 陳氏書院集中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巧妙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其題材廣泛、造型生動、色彩豐富、技藝精湛,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錦綸會館,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錦綸會館,是舊廣州紡織業(即錦綸行)的老闆們聚會議事的場所,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廣州唯一幸存的行業會館。1920年,當時國民政府要将會館收入公産,孫中山先生獲悉後,立即作出批示要“永遠保留”。2001年,廣州修建南北主幹道康王路,錦綸會館卻成了工程的“攔路虎”。幾經論證,廣州創造性地進行了國際首例連地基完整平移文物,移動面積達668平方米,重2000噸。

三、上下九步行街/陶陶居/蓮香樓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上下九步行街是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關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步行街的合稱。在1995年9月30日正式成為商業步行街。其實際涵蓋範圍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寶華路、康王路等路段。上下九步行街為著名的“西關商廊”,也是舊城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而上下九的美食多不勝數,陶陶居和蓮香樓均位于上下九。陶陶居(俗稱孖陶)是廣州的一間老牌茶樓,位于廣州西關第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由黃澄波建立于1880年(清光緒六年),陶陶居擁有的高雅格局,跟其源遠流長的曆史,使該茶樓在廣州茶樓中擁有殿堂級的地位,曆年來均是各方的文人雅士樂于聚首的地方。陶陶居能烹制多種廣東風味菜,其中被定為名菜的就有豬腦魚雲羹、五彩鮮蝦仁、 姜蔥炒肉蟹、西湖菊花魚、手撕鹽焗雞等 10 種。豬腦魚雲羹用豬腦、鮮蝦、魚雲、火腿、肉粒、瘦叉燒粒、鮮菇粒等原料燴成,湯色金黃,是有名的傳統菜肴。還有曆屆美食節獲獎菜式,如金牌麻皮乳豬、滋補鹽炖雞、浙江風味雞、瓦煲鎮江雞、秘制乳鴿皇、花膠洋參炖水魚、瑤柱綠豆扣田雞、金粟桂魚件、花枝秋菊、雙果紫菜丸、瑤柱綠豆扣田雞、百花齊争豔、哈蜜水晶丸等。陶陶居最具盛譽的還有曆史悠久的精美點心,每天供應的點心不下百款,如乘風破浪船、陶陶蝦餃皇、蟹黃幹蒸燒賣、蜜汁叉燒包、鴛鴦雞蛋撻、陶陶甘粟餅、海南水晶球、五仁白绫酥、裱花蛋糕、迷你像生、榄蓮香波、香麻鴛鴦卷、雞粒千層盒等。 蓮香樓是一間過百年曆史,有着“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于中國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它與陶陶居均是廣州僅餘的兩間過百年曆史的老茶樓。從這些老茶樓的興起,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漸漸成型。蓮香樓以蓮蓉食品出色以成名,蓮蓉包隻在早市、午市供應,但其蓮子的香味撲鼻、蓮蓉入口幼滑,而且蓮香樓一直選用湖南的湘蓮作餡,湘蓮呈啡紅色,使制成的蓮蓉包的餡也是啡紅色,使食客大為欣賞。還有一些以蓮蓉作主題的特色小菜如雙蓮藕餅:(将蓮蓉混入臘,夾在蓮藕段炸成的特色小菜)。蓮香月餅更是廣州月餅的其中一個馳名品牌。 上下九著名的特色食品有榮華酒樓“榮華麻香酥”,南信的“南信雙皮奶”和“南信姜撞奶”,歐成記面食的“上湯鮮蝦雲吞”,伍湛記粥品的“伍湛記及第粥”,清平飯店的“姜汁奶撻”,蓮香樓的“老婆餅”,銀記的豉油牛肉腸、金鐘閣的鴨潤水餃等[4]。另在華置廣場旁邊的一條小巷有專設的食街,有各種廉價的特色小食供遊客品嘗。因制作簡易,上下九最為多見的小食是臭豆腐和蘿蔔牛雜。 著名的陳添記魚皮也在上下九附近的十五甫路。

四、恩甯路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恩甯路是一條富有西關特色的道路,西關大屋都集中于此處,而且著名的西關小姐,也集中于此處。恩甯路東起寶華路,西北至多寶路與龍津西路相連,長1115米,寬18米,雙向兩車道,目前車輛通行方向為雙向行駛。1931年擴建成路,因原來由東至西分别為十一甫、恩甯東路、恩甯鐘巷、恩甯北路和恩甯市,故采用“恩甯”為路名[1]。其與龍津西路、第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騎樓相連,成為廣州最完整和最長的騎樓街,兩側内街有連片的西關大屋、竹筒屋,著名的有泰華樓、廣東八和會館、李小龍祖居、詹天佑故居、張活遊故居、金聲電影院、寶慶大押、銮輿堂等。恩甯路有大觀河流經,昔日為西關最繁華之地,湧上的八座橋清朝名為“八橋之盛”。在恩甯路北,十二甫西側,下西關湧上源兩支彙于彙源橋北。恩甯路南,十二甫西側,逢萊正街口有蓬萊橋。但是現在受到土地發展的影響,現在的恩甯路面臨着拆遷的危機。

五、艇仔粥

廣東攻略第三篇:廣州篇越秀&荔灣

艇仔粥是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遊民——疍民(又稱水上人家)創造的,其後又在廣州發揚光大。舊廣州,珠江西濠、沙基湧和荔枝灣一帶,入夜時分,一排排花艇靠向岸邊或大遊船,每隻艇的尾部都插着一支黃旗,上面有一個大大的“粥”字,那就是賣艇仔粥的疍家船。艇家多是疍家女人,她們會向岸邊或遊船的遊客兜售艇仔粥。正宗艇仔粥,是水上人家用新鮮打撈的魚蝦蟹蚬螺等,雜七雜八,彙入一煲粥裡熬出來的,由于新鮮,粥水鮮甜無比。最初的艇仔粥每天用料不盡相同,打到什麼就放什麼料,美味異常。後來陸上店家也仿做艇仔粥,慢慢把它的配料固定下來,有魚片、燒鴨絲、海蜇絲、炸花生、雞蛋絲、鱿魚絲、油炸鬼等,後來又增添了浮皮、炸薄脆等佐料。現在在艇上賣艇仔粥已經絕迹,但可以在陶陶居、蓮香樓等老牌茶樓嘗試下它的風味。

荔灣的景點還有:華林寺、廣州文化公園、流花湖公園、荔灣湖公園等。

本篇越秀&荔灣篇時間也差不多,下一期我們将會講述黃埔&白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