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作者:張德芬

8月7日,“阿裡巴巴”刷屏了熱搜,但這一次卻是因為“女員工被性侵”。

網傳阿裡一女員工被上司強制要求出差,在陪酒被灌醉後,遭到客戶和上司的猥亵。

該女員工表示,在酒桌上,她被一直灌酒,在失去意識後,遭到男商戶摸胸、摸腿、摸私處,男上司曲一當夜更是帶着避孕套四次進入她的房間,對酒醉後的她進行侵犯。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這件事的發酵,引起全網的熱議,但于被侵犯的那位女員工來說,這場“發酵”來得太慢太慢了!

據受害當事人的自述來看,在知道自己被性侵後,她立刻報警,并回到公司想要讨個公道。

她提出的訴求,不過是讓阿裡巴巴開除侵害自己的上司曲一,且永不錄用。

可該女員工多次回報無果,承諾3天給到解決方案,卻又臨時變卦,施害者曲一仍然在公司正常工作。

8月6日,在受害女員工嘗試一次又一次地尋求解決時,換來的還是敷衍和拖延。絕望之下,她不得不在公司群裡曝光了這群人的惡行。

可收到的回報,是自己被移除群聊。

走投無路之下,受害女員工決心以一己之力為傷痛“呐喊”。

她帶着喇叭,列印了橫幅,在公司飯堂現場“呼救”,企圖有人聽見她微弱的訴求聲。可接着,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孩,立刻被一群保安圍住拖走,隻剩了旁人冷漠的注視。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從私聊的小群,到公司的大群,再到飯堂這種公共場合的曝光,該女員工一步步抗争着,終于讓這件事情沖到了熱搜層面。

她的傷口也在這種曝光範圍的擴大下,被撕扯得越來越大。

在整個事情的發酵過程裡,她抱着的是“魚死網破”的心态,以及“抗争到底”的決心。

作為女性,她深切地明白——隻有站起來呐喊,那些藏在陰溝裡的面目才可能被揭露。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但,為什麼女性需要“呐喊”才能維權?

據聯合國資料統計,全球有35%的女性都曾經曆過身體或性暴力。

這不僅僅針對成年女性,全球還有接近1.2億的未成年女孩也被強迫發生過性行為。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可面對身體上的被侵犯,卻不是所有女性都有勇氣站出來指控罪犯。因為一旦成為公衆眼前的“受害者”,她們面臨的會是更艱辛的道路。

首先,在事情發酵的過程裡,受害女性會被要求作為“完美受害者”站在大衆面前,任人審視。

在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下,似乎留給受害女性的善意和空間太有限了。

一方面,人們“談性色變”,以至于女生被性侵這樣的事情,都羞于提及。

本來是這起悲劇事件中的受害者,當站出來後,卻要接受人們指指點點的目光,甚至連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要連帶着受歧視。

我們常常會聽到外界對于她們的評價:

“是你自己不檢點啊,誰讓你出去喝酒?”

“誰讓你穿這麼短的裙子?活該!”

“不自愛,自己不守節操才落得這樣的下場。”

大家對受害女性苛刻以待,用類似的要求綁架着她們,造成越來越多的人在被侵害後不敢呐喊發聲。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除了性侵事件,社會對女性的苛刻,其實無處不在。就像電影《西西裡的美麗傳說》中的女主瑪蓮娜。

她是個美麗性感的已婚女人,住在小鎮上,安分守己等待赴前線作戰的丈夫歸來。

她日日保持沉默不招惹是非。

但她不曾想到,自己的“美麗”卻成了被别人觊觎、诽謗、中傷的借口。

因為長相出衆,她無緣無故被小鎮上的人們罵作狐狸精,蕩婦,道德敗壞的女人。

他們诽謗她有情人;他們看到她衣着潮流性感,便說她不忠于丈夫,愛搔首弄姿。

在瑪蓮娜的丈夫在前線陣亡後,人們更是在衆目睽睽之下集體剝掉她身上的衣服,對她進行“蕩婦羞辱”。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可瑪蓮娜真的做錯了什麼嗎?并沒有。

她不過是一個受害者,可又因為她天生麗質又敢穿,是以在很多人看來,這一切都是她自身的問題,“是她主動勾引男人,是她不檢點......”

那些女性美好的特質本應該成為她驕傲的資本,卻因外界“龌龊的意淫”淪為了一場悲劇。

再回到性侵案件上,縱觀整個社會,除了對“受害者”苛刻的目光導緻女性不敢反抗之外,還有的是對“性侵”的輕視。

在阿裡女員工被侵犯這件事上,記者對其中一名施害者進行采訪,對方将自己的性侵行為歸咎為“正常的酒局”。

那句“餐桌上通常都是喝酒,中間肯定有接觸,有抱抱的過程。警察一定會讓我無罪的”,令人作嘔。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張某是酒局裡其中一名涉及侵害行為的商家)

在他們的心裡,絲毫沒有對受害者感到愧疚,甚至并沒有認知到自己的行為已經構成了“性侵”。比起無知二字,他們更能被稱作為“思想的惡臭”。

整個事件發展至此,除了涉案者的“毫無廉恥”之外,更令人心寒的還有阿裡在事情處理上的冷漠。

相信看過受害女員工在食堂“呐喊呼救”視訊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孤立無援。

食堂内很多人在打飯,卻無人理睬,遭遇的隻有冷漠的圍觀。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在事情沒有鬧大之前,高層内部多次不予處理,甚至對女員工強調“施害者曲一的工作很重要,不是說交接就能交接完的”。

一拖再拖的處理方式,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對于“性侵的輕視”,以及對這位女員工遭遇的無視。

在男權、父權為重的社會話語體系中,女性的路途本就艱難,維權愈加。

一方面,在職場上,不少男性憑借自己的權利,理所應當地認為自己有權力要求女性進行交換,包括身體上的交易。

在衆多性侵案件中,我們都能看到施害者以自己的社會地位、名譽威望來取得女性的信任,抑或直接脅迫女性。

另一方面,女性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價值,常常被男性作為一種“資源”亦或者“工具”,将女性物化,讓女人淪為了“酒桌上的一道菜”。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那女性個體的呐喊,還有意義嗎?

阿裡女員工在自述中寫到:“現在想起來,感覺就像夢一場,一個讓人恐怖、害怕、無助、無奈的噩夢。”

這場噩夢讓她感覺“生不如死”,連續幾天不吃不喝,甚至割傷手腕自殺。

但是對于阿裡這樣一個員工規模超25萬的超級大廠來說,她所受到的身心傷害,似乎“隻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事”。

她的呐喊和訴求,沒有被真正重視。不斷向上申訴,等來的卻是欺騙和敷衍。

等到承諾的期限後,公司仍然繼續拖着,毫無處理結果。

文明理智的途徑解決不了問題,她選擇放下名聲和尊嚴,用最“潑婦”的方式去維護自己的權利。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到食堂發傳單,大聲喊出自己的遭遇,在網絡上發長文自曝……

“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是豁出去的決心。”

她幾乎用盡了自己全部的力氣,去抗争到底,但這樣的“魚死網破”真的有意義嗎?

從過往的性侵事件中,我們清楚地看到:

受害者的“忍”,隻能換來加害者的“狠”。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敢于用正義保護自己,勇敢站出來是女性捍衛權益的第一步。

這是女性内在力量的崛起與捍衛,是一場推動社會意識良性發展的正義之戰!

群體的力量揚升,就是一個靈魂動搖、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

2017年,Me Too運動曾在全世界範圍内進展得轟轟烈烈。

起因是,《紐約時報》記者披露好萊塢金牌制作人哈維·溫斯坦,有大量性侵犯或騷擾女性的行為,引爆了社會輿論。

随後,歌手兼演員艾莉莎·米蘭諾在推特上首次附上了“#Metoo”的口号,她憤怒地寫道:

“如果所有被性騷擾或侵犯過的女性都能發一條‘Me too’(我也是)的狀态,那人們或許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怯懦的沉默不會帶來安穩,愚昧的寬容隻會助長壞人的嚣張氣焰。

女性權益需要靠那些勇敢站出來的女性去主動争取,而不能奢望侵犯者良心發現之後的給予。

她們沒有做錯什麼,不該獨自忍受被侵害後造成的痛苦,那些施暴者理應受到唾棄和法律的懲罰。

被媒體稱為日本“Me Too”運動第一人的伊藤詩織,在紀實小說《黑箱》中說到:

“若始終保持緘默,他所姑息的惡就會像照鏡子一樣,反映在我們今後的人生中,反映在我們孩子的人生中。”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這是女性受到性侵害的維權之旅,也是校準我們整個社會意識的過程。真正的男女平等,是社會内在意識的中正與客觀。

隻有還女性一個公平的意識環境,女性最基本的安全保護,才不需要通過呐喊來維護,法律與道義才不會“真空失守”。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目前,案件還在調查當中。我們絕不是呼籲大家“性别對抗”,也不是呼籲大家無理由的支援某一方,而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我們目前的社會,仍然需要一部分女性拿出視死如歸的勇氣,拿出中華兒女的尚武精神來揭露施暴者的罪行,來對抗男性強權意識罪惡的一面。

我們也深知這些女性的不易。

就像此次事件中阿裡女員工之是以敢站出來反抗,是因為她受過良好的教育,有支援她的丈夫;

而Me Too運動之是以能在全世界範圍内得到聲援,是因為女性之間的共情和了解;

伊藤詩織之是以能取得一場勝利,離不開身邊朋友家人的幫助,以及網友們的支援。

這些受害的女性在非常用力地告訴這個世界:女性被性侵或被猥亵,是刑事犯罪而不是簡單地“陪酒文化”!

實際上,處于弱勢地位的她們,是在與長久以來的社會意識做鬥争。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雖然女性想要赢得一個更平等的環境,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仍舊要團結、要成長,共同掀翻隐藏在角落的黑惡勢力!

這是一場女性力量的覺醒之戰,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戰鬥中的一員。

1、有意識地建構個人力量

在很多勇敢站出來的女性中,無一不發現,她們都接受過很好的教育,有明确是非的能力。

這不是與生俱來的力量,這些力量是需要我們去學習、有意識的建構起來的,當自己内在的力量得到發展和揚升,才能清晰地分辨出自己正在遭受的傷害,是何種性質。

不會因為他人的威脅或欺騙,就妥協或放棄,而後,才能勇敢地反擊那些施害者。

是以,每個女性都需要成長自己,不管是内在的心理能量,還是外在的物質基礎,滋養自己的同時,也能抱持她人,自助助她。

2、善用資源來建構個人支援系統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要有清醒的頭腦,去尋找可以幫助自己的人。

比如報警、聯系婦聯、身邊的親人朋友等。

甚至,當你勇敢站出來發聲時,會有更多支援性的力量朝你湧來。

比如在阿裡女員工性侵事件發生後,阿裡員工自發成立維權組織“勇敢牛牛幫助群”,目的是為受害者提供心理和法律援助。

3、要有強烈的自尊自信

很多女性在受害後,之是以不敢站出來,更多是源于對内在的恐懼和否定。

她們自認為不是“完美受害者”,一旦事情被披露,自己将失去工作和名聲。

然而施暴者,正是利用這一點來進行哄騙和威脅。

這時候,女性内在的力量起到非常大作用。

親愛的,你要堅定地看到:你是值得被愛的,做錯事的不是你,而是那些被欲望和傲慢驅使的施害者!隻有把壞人揪出來,才能讓更多人免受傷害。

而要想培養女性的這種勇氣,整個社會都有義務為女性建構更平等的輿論環境。

放下“蕩婦羞辱”的男性凝視,放下“完美受害者”的苛責,成千上萬的人,願意為她們提供支援和希望,才能讓更多女性個體挺身而出。

願每個女性都能免受傷害,也希望女性不需要通過“呐喊”也能維權,女性的被尊重才是社會良性發展的表現。

阿裡女員工自曝被上司灌酒、性侵:女性被侵害,沒有人是旁觀者

*本文由張德芬空間主筆團共同創作,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策劃 | 張德芬空間主筆團

編輯 | 魚甜

芬空間主筆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