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遊對話|吳思遠:中國電影到了新的拐點

作者:上遊新聞
上遊對話|吳思遠:中國電影到了新的拐點

吳思遠

他曾經是一位電影人,他當年制片的電影《醉拳》捧紅了成龍,出品的電影《賭聖》讓周星馳從“星仔”變成了“星爺”,還曾大膽啟用新人導演徐克拍攝《蝴蝶》。現在他更為人熟知的身份則是UME影院管理集團董事長,10多年以前他是第一家進入重慶開五星級電影院的外地電影公司……他就是吳思遠。

24日下午,UME影城在重慶的第11家電影院南濱店在南濱路正式開業,72歲的吳思遠來到重慶為影院揭幕。在開業儀式前,吳思遠接受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的專訪,對于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吳思遠直言:“不管是電影院建設還是電影制作,中國電影都到了一個新的拐點。”

上遊對話|吳思遠:中國電影到了新的拐點

UME影城(南濱店)是UME在重慶的第11家電影院

談電影院建設

重慶還有很多空間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UME是否一直非常重視重慶市場?

吳思遠:我們10多年前來到重慶,是第一家本土以外的電影公司來到重慶開五星級電影院的。當時重慶在電影放映是二線市場,都是别的地方演過了的舊拷貝再拿到重慶來放。UME目前有36家電影院,其中11家在重慶,12年我們在重慶開設了11家電影院,我們讓全國都看到了重慶是一個大市場,重慶的觀衆有多愛電影。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重慶現在已有經營性影院176家,銀幕覆寫率為2.56萬人/張,遠高于全國平均水準,很多人都認為重慶的市場已經飽和了,請問你怎麼看?

吳思遠:重慶還有很多空間,但大家不要一窩蜂的都擠在市中心開影院。在偏遠的地方開電影院,特别是UME堅持每一家都按五星級電影院标準修建,肯定有壓力,會擔心票房不高。但我們也會看到,在節假日這些地方也會貢獻很高的票房。電影院的前途遠大,但不要惡性競争。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但現在開電影院好像形成了一種熱潮?

吳思遠:我一直認為,電影院是一項文化事業,是對電影的文化擔當,需要長線投資,不是短期行為。

上遊對話|吳思遠:中國電影到了新的拐點

談電影市場

中國電影到了一個新的拐點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今年中國的電影市場表現似乎不太樂觀?

吳思遠:去年電影票房達到了400多億,增幅高達48%,很多人都認為按照這個速度今年會是500多億,明年就要超過北美。但我認為,不管是電影院建設還是電影制作,中國電影都到了一個新的拐點。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吳思遠:10多年前UME在北京開電影院,票價是50元左右,現在的平均票價是30多塊錢。這其中很大原因是電商介入要搶占有率,高票補出現了9塊9、19塊9看電影,結果造成了去年電影票房的泡沫化。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現在電影好像也喜歡紮堆上映?

吳思遠:中國的銀幕數已經超過了美國,但中國的影院都放同樣的電影,這就導緻了每周10部電影上映,但觀衆隻能看到一兩部,另外的都成了炮灰。這樣的發行制度不合理,這讓制片方都去找大明星、做大制作,這樣才能吸引觀衆,明星的片酬也漲到了一個不合理的高度。目前的問題是影院要不要做分線發行,給中小成本電影一個生存空間。

談電影放映

建議設立電影分級制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今年的文藝電影引發了很多話題,UME一直比較支援,未來有沒有什麼計劃?

吳思遠:我一直建議要搞藝術電影院,專門放映文藝片和藝術片,名字我都想好了,就要UME Classics。但還有一個問題是一定要有片源,國内的有,國外的也要有。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今年關于電影反壟斷的聲音也很多。

吳思遠:如果制作、發行、放映形成了一條龍,的确有壟斷的可能性。每一部電影我們都應該給它一個公平競争的空間和環境,讓觀衆決定。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今年雖然好片不斷,但有家長認為有些電影不适合小朋友觀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吳思遠:我最近看了幾部電影,血腥的不得了,我當時就在想,如果讓青少年看到了怎麼辦?我建議電影要有分級制,既能保護觀衆,也能給電影創作者方向。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孔令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