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雙 | 阿富汗總統:一個國家建構專家的跑路

作者:法意

阿富汗總統:一個國家建構專家

的跑路

文|吳雙

這兩天,美軍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勢如破竹攻占喀布爾、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連夜“出走”海外、西貢時刻、帝國墳場之類的關鍵詞刷屏了。

就在大家忙着對比美軍撤離阿富汗與當年美軍撤離越南的驚人相似之處時,推特上,有好事者翻出了1989年2月加尼發表在《洛杉矶時報》上的一篇文章的截圖,開頭第一句赫然寫道:“蘇聯人已經離開阿富汗,喀布爾的傀儡政權垮台隻是時間問題。”

吳雙 | 阿富汗總統:一個國家建構專家的跑路
吳雙 | 阿富汗總統:一個國家建構專家的跑路

不僅美軍撤離的畫風如此相似,連傀儡政權的命運都如此相似,當真如《讓子彈飛》所說——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竟能如此相像?

吳雙 | 阿富汗總統:一個國家建構專家的跑路

加尼口中的“傀儡政權”,是蘇聯扶持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上司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可是,面對同樣的敵人塔利班,加尼的政府自從今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軍即将撤離阿富汗算起,到8月6日塔利班攻占第一個省會城市,再到8月15日塔利班攻占首都喀布爾,隻堅持了四個月,實在有點費拉不堪,正應了自己當初那句“隻是時間問題”。

8月16日淩晨,加尼在臉書發文,承認自己逃離阿富汗的消息,并稱如果選擇留下,喀布爾将面臨“破壞和毀滅”,還會有更多同胞殉難,是以“為了避免大量的流血沖突,我認為我最好還是選擇離開”。

加尼選擇“出走”,大概是因為吸取了他口中的“傀儡政權”上司人穆罕默德·納吉布拉的教訓。1996年9月,塔利班攻入喀布爾後,殘酷處死了納吉布拉。前車之鑒,加尼估計不想重蹈覆轍吧。

事實上,從政之前,加尼是一位人類學學者。他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曾任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美國名校。在英語世界,阿富汗被普遍視為典型的“失敗國家”(failed state)。

作為一個長期遊走在英語學術界的阿富汗人,這麼多年,他一直關注的主題是國家建構(State-Building),還建立了國家效能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ate Effectiveness)。2008年,加尼與人合出了一本書《修繕失敗國家:重建一個撕裂的世界》(Fixing Failed States: A Framework for Rebuilding a Fractured World)。

吳雙 | 阿富汗總統:一個國家建構專家的跑路

在這本書中,加尼認為,全世界大約40-60個包括阿富汗在内的“失敗國家”已經成為系統性危機的根源,它們産生沖突、動蕩,走私武器、毒品、人口,甚至對外輸出恐怖主義,是對全球穩定最嚴重的威脅。這些失敗國家存在巨大的“主權鴻溝”。一方面,國際體系承認這些國家擁有完整的法律主權,可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卻不具備行使主權的實際能力。面對問題,過去國際社會總是習慣于訴諸強力,從外部強加某種秩序。可阿富汗的例子表明,強力解決不了問題。盡管北約在阿富汗駐紮了龐大的軍隊,阿富汗現在反而成了世界最大的海洛因生産國。國際社會的各種“赢心運動”(win hearts and minds)也隻能招來阿富汗人的憎恨。

加尼認為,解決方法是進行國家建構(state-building),隻有建設一個能發揮經濟、政治、社會職能,保護、改善、兌現公民權利的有效國家(effective state/capable state),才能保證和平、繁榮和穩定。這樣的有效國家才有合法性。

盡管加尼主張一種“公民進路的國家建設”,意思是讓廣大阿富汗公民參與進國家建設的程序,不過不要誤會,他不是說隻要搞搞選舉就夠了,相反,他認為,一次性的選舉沒辦法提供合法性,畢竟,誰願意拿着選票吃土呢?合法性隻能來自不斷擴大、改善、兌現公民權利的能力。

加尼主張,國家建設是内部力量和國際社會互相協作的結果,是以國家建設過程是“雙重契約”(a double compact)。第一是與本國公民的契約,國家要有能力改善、兌現公民的權利。第二是與國際社會的契約,保證國家會遵守國際規範和可問責性、透明等國際标準。

加尼的方案其實反應了很多第三世界窮國的共同困境。權利是有成本的,保護公民權利,說起來簡單,但保護、兌現任何權利,都要花錢,都需要資源的投入,換句話說,國家建設很燒錢,問題是錢從哪來呢?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搞建設,或多或少需要一定的外部援助,但主要應該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勒緊褲腰帶,進行高強度的内部社會動員。

很明顯,加尼的眼光高度向外,他寄希望于國際社會的援助。既然拿了國際社會的錢,自然要對金主有所交代。他意識到選舉無法解決問題,相比以前那些“政治民主化”研究,自然進了一步,可他主張的對本國公民的賦權(empower/enfranchise)仍然是一種很低強度的社會動員,他找不到真正動員本國群眾參與國家建設的方法。

加尼這本書出版于2008年,這麼多年過去了,效果如何呢?

2020年,奧巴馬出版了一本回憶錄《應許之地》,回憶了自己2008年夏天通路阿富汗的見聞。當時,奧巴馬還在競選總統,他說:“阿富汗大部分農村地區都不在喀布爾的控制範圍内,卡爾紮伊很少冒險外出,他不僅依靠美國軍隊,還依靠與當地軍閥的零星聯盟來維持他的權力。……從空中俯瞰,用泥土和木頭搭建的村莊,同周圍的石頭地貌完美融合,幾乎看不到硬化路面和電線。我在想,下面的阿富汗人如何看待美國人,又如何看待他們的總統呢?甚至,如何看待‘阿富汗民族國家’呢?我估計沒什麼概念吧。”

這麼多年過去了,加尼的“雙重契約”似乎仍然在原地踏步,于是我們看到了開頭那一幕:一個國家建構專家跑路的故事。

*本文原載于“經略網刊”,感謝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