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作者:環球網

來源:央視網

(焦點訪談):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開始前,人民大會堂二樓宴會廳2000多名抗疫英雄站在一起,等候合影儀式的開始。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站在一起就是一道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大會就是對他們進行表彰。表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講到了偉大抗疫精神。怎麼了解這個精神,這次抗疫大戰又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習近平說:“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鬥争、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說:“偉大抗疫精神五句話二十個字是什麼?就是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社會、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疫情的精神寫照。”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号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說:“我覺得五條精神混為一體,不能把它分開,五條精神都很重要。特别是第一條展現了我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總書記做了很好的解釋,既符合中華文明傳統的人民至上,也符合共産黨執政的最高理念。”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說:“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們什麼都豁得出來。”

習近平指出,中國的抗疫鬥争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他用一條時間線回顧了抗疫鬥争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鬥争重大戰略成果。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疫情突襲,情勢危急,習近平提出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成為指導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方略。在黨中央的堅強上司下,全國迅速形成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的戰略布局,而生命至上的理念集中展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産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緊張的場景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搶救中并不少見。病毒兇猛,醫務工作者舍生忘死,挑戰生命關卡。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對兇險而未知的新型病毒,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生死阻擊。

86歲高齡的董宗祈教授坐着輪椅出診。感染後經治療又重返戰場的醫生護士不止一人。

渡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從2月下旬到3月中旬,武漢日新增确診病例數逐漸回落,直到3月18日新增病例清零。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舍生忘死,白衣執甲守江城。同時,這也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人民戰争。

除夕夜,第一批增援的軍隊和地方醫療隊向武漢集結。

接下來的一個月内,全國各地和軍隊共調配346支醫療隊共42632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醫療力量集結調動。

疫情目前,舉國同心,各行各業迅速動起來,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沖鋒陷陣,400多萬名社群工作者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群日夜值守。武漢的1.8萬名民警和1.6萬名輔警走進社群,承擔大量的病人轉運工作。

快遞小哥穿梭在城市間,為人們送去生活必需品。

各地醫療企業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産。

疫情防控,該靜的靜下來,萬衆一心闖難關。

全國人民都“為熱幹面加油”!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中華民族能夠經曆無數災厄仍不斷發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疫情目前,要想盡快取得勝利就得“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尊重科學,把它貫穿到決策指揮中。

“方艙醫院”,通過簡單場所改動,迅速擴大收治容量。從“人等床”到“床等人”,一舉逆轉。

尊重科學,把它貫穿到病患治療中。

不斷總結診療方法,随時更新診療方案。

尊重科學,把它貫穿到科技攻關中。

确定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分離病毒毒株,多路疫苗科研團隊日夜奮戰。3月16日,陳薇院士團隊研制的新冠疫苗順利獲批并啟動臨床試驗。

尊重科學,把它貫穿到社會治理各方面、全過程。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說:“習主席非常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專家,我自己感受很深,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按照實際情況出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針,使得我們取得第一階段的勝利。”

病毒沒有國界,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而中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就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開放合作态度,将疫情防控放在全球格局下考量,積極擔負起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責任。

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資訊;第一時間釋出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資訊;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設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并向所有國家開放;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

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抗疫鬥争中,我們不僅積累了重要經驗,也收獲了深刻啟示。習近平指出,抗疫鬥争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産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上司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

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上司小組,派出中央指導組,建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提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要求;确定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為突出任務來抓,注重科研攻關和臨床救治、防控實踐相協同。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抗疫鬥争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勢,是抵禦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積累的堅實國力,是從容應對驚濤駭浪的深厚底氣。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凝聚人心、彙聚民力的強大力量。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

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内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點上,習近平對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工作作出五項部署。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說:“始終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這個基本理念,努力平衡好疫情防控工作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做到更科學更精準防控。”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說:“如何在這樣一個變化的社會中繼續保持中國社會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要在發揚偉大抗疫精神的基礎之上把做對的事情繼續發揚光大,把需要繼續做好的事情盡快做得更好,讓中國社會發展有一個堅實可靠的發展基礎。”

焦點訪談:如何了解偉大抗疫精神?

過去8個多月抗疫大戰驚心動魄,14億中國人共同經曆了一段艱難的時光,也共同經曆了一場艱苦的大考。“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這20個字的抗疫精神是舉國上下共抗新冠肺炎疫情鬥争的真實寫照,也是這場大戰能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精神原力。現在抗擊疫情還遠遠沒有結束,在我們為前途命運奮鬥的路上,困難和風險也依然衆多。正如總書記指出的,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