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年以"寶貝"結束!上海動物園的"美國紅鲱魚"首次自然繁殖成功

作者:上觀新聞
三年以"寶貝"結束!上海動物園的"美國紅鲱魚"首次自然繁殖成功

最近,上海動物園的美國紅鲱魚首次自然繁殖成功,三對紅鲱魚夫婦生下了幼鳥。美洲紅鲱魚的成功繁殖于2018年下半年上海動物園引入後,被放置在入口鳥類公園展區。

落下"上海"不到3年就來了生殖成功的好消息

早在2016年,上海動物園河軒的美洲紅鲱魚也有自然繁殖的經驗,但幼鳥沒有存活下來。是以,這種育種的成功似乎更有價值。

三年以"寶貝"結束!上海動物園的"美國紅鲱魚"首次自然繁殖成功

因為野生美洲紅鲱魚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相對于上海的年平均氣溫較高。為了讓這些"異國情調"适應上海的生活,在上海潮濕寒冷的冬天,飼養員提前在鳥園安裝了兩個大型巢箱,并内置了可調節的加熱器進行加熱。2018年冬季,紅鲱魚集中在巢箱頂部取暖,2019年冬季,紅鲱魚已經完全适應了鳥園的溫度,開始遠離巢箱所在的位置,尋找更好的地方。

築巢困難 紅夫婦開始建造"新房子"

2020年春天,紅鲱魚在鳥園築巢,但遺憾是因為首次築巢,技術尚不成熟,巢穴不牢固,在暴風雨之夜被吹到地上,是以去年沒有成功繁殖。

三年以"寶貝"結束!上海動物園的"美國紅鲱魚"首次自然繁殖成功

今年4月,種雞發現紅鲱魚正在交配,4月中下旬,它們開始築巢。築巢時,紅鲱魚會在築巢地點附近選擇合适的樹枝,或者幹脆用嘴折斷樹枝上的樹枝。雄鳥和雌鳥都參與築巢,主要是雄鳥選擇材料,築巢主要是雌性的功勞。

Takeva出路立即啟動"二孩"項目

5月9日,飼養員感覺到鳥兒在巢穴2中的聲音,然後用相機蹲在巢邊,終于在鳥的身體下找到了小家夥,毛茸茸的,或者粉紅色的。美國紅鲱魚是一種晚期形成的鳥類,出生的小鳥需要父母喂養它。

三年以"寶貝"結束!上海動物園的"美國紅鲱魚"首次自然繁殖成功

親鳥喂養的紅鲱魚發展迅速,20天大,幼鳥已經能夠獨立站在巢穴旁邊,雖然此時要吃東西或要媽媽喂食,但體型已經接近成年鳥的三分之二。在33天大的時候,紅鲱魚從巢穴中飛了下來。目前,老父母現在已經開始孵化第二窩蛋,期待第二個孩子順利出生。

鳥園迎來美國紅鳥的"嬰兒潮"

三年以"寶貝"結束!上海動物園的"美國紅鲱魚"首次自然繁殖成功

與此同時,飼養員觀察到,在巢穴2下,另一對紅鲱魚夫婦已經開始築巢。第二對紅腹夫婦也在五月下旬生下了一個孩子,現在可以自由地在鳥園裡走動,有時還會在鳥園裡追逐黑水雞。

經常"誤讀,誤認"紅精靈

長喙除灰黑色外,全身鮮紅色,色澤暖暖,是世界上最紅的鳥類之一,主要在南美洲,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鳥類,它們是特立尼達的國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三年以"寶貝"結束!上海動物園的"美國紅鲱魚"首次自然繁殖成功

美國紅卡波辛是紅色的,在你面前像紅色的火焰一樣閃爍,很多遊客會被誤認為是"火烈鳥"。其他遊客會認為美國紅鲱魚是美國紅蛞蝓,雖然名稱和起源相似,但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鳥類。目前,有近30隻美國紅鲱魚生活在鳥園和河軒,期待遊客和朋友的到來。

照片來自上海動物園

文字:李豔丹

編輯:畢陽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