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作者:高師

董源自稱“江南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南唐中主,南唐亡後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大師。五代宋初對董源的山水畫成就并不重視,北宋米芾對他的畫作了極高的評價。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南唐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圖卷 絹本淡設色 縱50厘米橫320厘米 遼甯省博物館藏

明代的董其昌對董源則是推崇備至,将董源作為山水畫發展史上的正宗對待,又把董源同王維、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後貫穿,組成文人畫系。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清 王翚 仿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卷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董源(934-約962年)中國五代南唐畫家。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鐘陵(今江西南昌市進賢縣)人,自稱“江南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南唐中主(934~960)時期。事南唐主李璟時任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南唐亡後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大師。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潇湘圖卷 五代 董源 縱50厘米橫141厘米 絹本墨筆 北京故宮博物院

《潇湘圖》卷,明末經由河南人袁樞(袁可立子)至浒墅關寓所随身珍藏得以躲過兵燹,畫的是江南景色。山水樹石都籠罩于空靈朦胧之中,顯得平淡而幽深,蒼茫而深厚。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蔥蔥俱得以表現。

董源擅畫秋天的景色,充分階段表現出南方山水風景秀潤多姿。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畫,而不為奇峭之筆。記載說他山水多畫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無此品”。米芾曾盛贊其山水曰:“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元代趙孟頫稱其類似李思訓。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夏山圖卷 五代 董源 絹本水墨 淡設色 縱49.2厘米 橫313.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夏山圖卷局部

《夏山圖》卷,構圖從高遠取景,一派江南山鄉氣象。有蔥郁繁茂之感,極盡變幻莫測之奇。此畫曾經明末袁樞收藏。現藏上海博物館;

早年學李思訓,亦師王維。五代的《畫鑒》裡記載,董源山水有二種:一樣水墨,山水多皴法;一樣着色,皴文甚少,人物多用紅青衣。二種皆佳作。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溪岸圖 五代 董源 絹本設色 縱221.5厘米橫110厘米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溪岸圖局部

《溪岸圖》明末經睢陽袁樞收藏,後來也曾經在上世紀40年代被徐悲鴻收得。張大千得知《溪岸圖》現身,便托人轉告徐,願意用自己任何收藏與之交換《溪岸圖》。不過,在張大千得到這幅令他愛不釋手的古畫之後的若幹年,他又将之帶出國去賣給了書畫經營商、大收藏家王季遷。直至上世紀80年代,王季遷才将此畫出手賣給了華人企業家唐氏。最後,由唐氏出面捐給大都會博物館。今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龍宿郊民圖 五代 董源 絹本設色 縱156厘米橫160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高師讀史|董源憑何被看作“南派”山水畫開山大師?「44」

龍宿郊民圖局部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董源善畫,龍工秋岚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山峭之筆",又稱"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

文字、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