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作者:汗青史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綜述</h1>

《臨江仙》是一首耳熟能詳,脍炙人口的詞,它朗朗上口,言簡意赅,短短幾句話既可反應人生經曆,也可展現出曆史大勢。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這首詞的作者也很不簡單,他從國小識廣博,年紀輕輕便榮獲狀元,但他的仕途卻遠沒有他求學時的一帆風順;他的生活如同顔回一般,雖然周遭的物質條件十分落後,但卻依然以學習為樂趣;他就是明朝第一大才子:楊慎。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文曲星下凡</h1>

楊慎的一生在文學方面可謂是成績斐然。他是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之子楊延和的兒子,成長在這富有書香氣息的家庭,他七歲便可流利背誦古詩,十一歲時便可創作近體詩。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他曾模拟賈誼的《過秦論》,議論秦朝一統天下與迅速滅亡的慘痛教訓,與賈誼的諸多觀點可以說是不謀而合,其祖父楊春在閱讀後十分高興,把楊慎稱之為楊家的賈誼。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正德二年,楊慎參加四川鄉試,四川提學劉丙閱覽楊慎的考卷,把他比作像蘇轼一樣的人才,九月發榜時,楊慎不出意外的成為鄉試第一名,為他的仕途向前邁出一大步。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後來,楊慎在24歲時便參加殿試,成為殿試第一名,也就是所謂的狀元,這充分證明了他的學識和學問十分的淵博,我們不知道他當時是有着“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喜悅,亦或是對于自己未來人生的美好憧憬。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嘉靖二年,楊慎參加纂修《武宗實錄》,主編對他的定稿十分贊賞,達到了“盡付稿草,俾削定“的地步;而在朝堂上,楊慎在與皇帝和群臣對話時也常常對答如流,沒有什麼差錯,憑借自己的學識非常優秀的勝任了翰林院的職位。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據統計,楊慎一生存詩約2300首,詩風變化多樣,内容涉獵廣泛;他的《詞品》六卷是明代篇幅最大的一部詞話,是研究中國詞學史的一部重要著作;除此之外,他還涉及到散曲、散文、書法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全才。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才子的個人“愛好”</h1>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不怎麼光彩的小癖好,大明第一才子楊慎無出其右,他的癖好将他的放蕩不羁展現的淋漓盡緻,同樣也讓我們了解到這個人獨一無二的處世風格。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在翰林院任職期間,楊慎經常脫下官服,同官宦子弟們一同飲酒作樂、彈琴起舞,晚上則在青樓通宵達旦;被流放雲南後,更是變成了“女裝大佬“,他臉上塗脂抹粉,頭上插着鮮花,梳着女性發型,被時人稱之為”另類“。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明代著名畫家陳洪绶的名畫《楊升庵簪花圖》記錄了楊慎當時的姿态:楊慎醉酒後步履蹒跚,臉上塗着白粉,頭上插着鮮花,身後跟着兩名女伎,在大街上招搖過市的場景。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這種行為和楊慎“才子“的身份看上去十分相悖,人們難以想象一位文學大家竟然會做出如此荒唐之事,但在我看來,這異樣的行為恰好讓我們看到楊慎這個人最真實的一面,讓我們感受到他也是和我們一樣,是一位具有真實情感的人。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坎坷的仕途</h1>

楊慎24歲中狀元舉世矚目,然而卻在37歲時被流放到雲南,長達三十餘載,最終病逝于雲南,本應前途光明的年輕狀元,究竟在這十三年中經曆了什麼導緻他落得如此下場呢?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正德年間,明武宗不理朝政,四處遊山玩水,楊慎認為這種行為不符合皇帝的身份,在正德十二年呈上奏章《丁醜封事》,希望明武宗可以改過自新,理事朝政,但沒想到明武宗完全不理睬,楊慎隻得作罷,稱病回家修養。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後來明世宗即位,授楊慎為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楊慎對于朝堂之上的腐敗與黑暗有諸多不滿,經常借講學之名告誡皇帝,但這時常引起嘉靖帝的不滿,導緻皇帝在聽課時常常找借口停止講學;楊慎失寵于皇帝,又不願意巴結權臣,導緻他在朝堂上沒有靠山,滿腔報國之志難以實施。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大禮議“事件是導緻楊慎流放的直接原因。簡而言之,嘉靖皇帝想給自己的父親争取一個名分,然而遭到了朝堂之上舊臣的反對;這舊臣之中便有楊慎和他的父親。

楊慎在六月時召集三十六人一同上書《乞賜罷歸疏》,以集體辭職相要挾,而在七月更是聚集百餘名大臣集體罷工,導緻嘉靖帝龍顔大怒,對這批人進行暴力鎮壓,将鬧事者送入大牢,楊慎在被廷杖兩次後發配到雲南充軍,自此開始了三十年的流放生活。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按照大明律法規定,年滿六十歲的楊慎可以贖身回家,但迫于皇帝淫威,朝中無人敢受理,導緻楊慎在六十歲後依然被流放,一直到死也沒能傳回家鄉。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失意時成就佳作</h1>

據悉,《臨江仙》這首詞是楊慎在被押解前往雲南的途中,路過湖北江陵時,看見一個樵夫和一個漁夫在岸邊煮魚品酒,好不惬意,一時有感而發,便向随行軍士要來紙币,寫下這首著名的詞。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我認為這首詞表現了楊慎對于自己目前遭遇的樂觀态度和豁達境界,正如詞中所表示的:多少出了名的英雄如同浪花一般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人們把酒言歡,談笑着古今往事,那麼自己的這段事在以後會不會也是這般由人評說呢?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後來,嘉靖帝因為“大禮議“對楊慎父子十分憎惡,常常問起楊慎的情況,大臣們有意保護楊慎,表示楊慎體弱多病,嘉靖帝才略感暢快;楊慎聽聞此事後,則更加沉浸于遊山玩水之中,同時也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終成為一代文學大能。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7">結語</h1>

楊慎的一生可謂是十分豐富,年輕的時候背負狀元的榮譽進入仕途,但卻連續遭到打擊,更是導緻自己被流放到雲南,這對他的仕途而言是緻命打擊,然而對于他的人生卻又是一段新的開始,在雲南可以讓他潛心鑽研學術,被譽為明朝第一才子。

當我們回望過去的那一段曆史,或許正如他在詞中描寫的一般:“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而這首詞也成為了至今都廣為流傳的千古絕唱。

明朝第一才子楊慎,被人稱為一代流氓,晚年的一首詞,成千古絕唱綜述文曲星下凡才子的個人“愛好”坎坷的仕途失意時成就佳作結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