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風勁吹中原扶貧戰場

作者: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用戶端記者 盧松 通訊員石銘

“當初對黨紀國法學習不深刻,對政策要求把握不精準,通過組織教育挽救,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現在想想真是腸子都悔青了!”最近,一份沉甸甸的處分決定,讓台前縣吳壩鎮李壩村黨支部書記李某某後悔不已、知錯悔過。台前縣紀檢監察幹部在一次走訪中了解到該村個别村幹部在辦理低保過程中存在優親厚友等問題,經過調查核實,李某某受到黨内嚴重警告處分。

脫貧攻堅戰正酣,清風勁吹潤民心。今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紮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決戰年行動,以決戰決勝的奮鬥狀态和紮實成效,為高品質打赢脫貧攻堅戰擰緊紀律作風“發條”。

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

“省紀委監委機關始終将脫貧攻堅作為一項極其重大、極為嚴肅的政治任務推動落實。”8月2日,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擦亮監督“探頭”,下沉監督力量,延伸監督觸角,下大力氣解決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

全省各級紀委書記帶頭對口幫扶、深入一線。省紀委書記深入今年拟脫貧摘帽的14個貧困縣和已脫貧摘帽但舉報問題仍然較多的縣,開展實地調研督導。截至今年6月底,18個省轄市紀委書記走訪有脫貧攻堅任務的鄉鎮167個,縣(市、區)紀委書記走訪督查貧困村2553個,鄉鎮紀委書記走訪貧困戶102220戶。

全省紀檢監察幹部把脫貧攻堅作為錘煉黨性、踐行黨的宗旨、轉變作風的戰場和熔爐,走出機關、走進鄉村,以作風攻堅助推脫貧攻堅。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15611名紀檢監察幹部參加調研走訪,共走訪群衆34.64萬人次,發現問題17808個,解決問題16490個。“他們待我們像親人,我們看他們勝家人。”貧困村民的心聲,道出了紀檢監察幹部的過硬作風。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省紀委監委組織青年幹部到定點扶貧村開展一線實踐鍛煉。青年幹部和鄉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聽老鄉們說說“心頭煩”唠唠“心裡話”,推動了一批能夠立行立改的問題解決在群衆“家門口”。“這次鍛煉是我成長和成熟曆程中的‘催化劑’,我們真正沉下心來,與老鄉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從‘有距離’真正變成了‘零距離’。”省紀委監委青年幹部彭永超說。

監督執紀護航脫貧攻堅

“在處理群衆易地扶貧搬遷問題上,店子鄉副鄉長王某虛于應付、不作為,受到黨内嚴重警告處分;黃塘村黨支部書記王某,不能認真對待、妥善協調解決群衆反映的問題,受到黨内嚴重警告處分……”這是三門峽市陝州區紀委監委近日通報的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典型案例。

在脫貧攻堅中不作為亂作為、急功近利搞虛假政績必受嚴懲。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将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作為重點查處對象,對搞“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名額式”脫貧、“遊走式”脫貧的,堅決從嚴查處,及時通報曝光。

脫貧攻堅任務在哪裡,監督執紀就跟進到哪裡。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方面創新措施,紮實推進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清零”工作,一方面積極打通國家監察向基層延伸的“最後一公裡”,實作對公權力的監察監督“全覆寫”,以監督實效讓群衆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紀檢監察就在身邊,正風肅紀就在身邊。

今年上半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從嚴從實監督執紀,助力打赢脫貧攻堅戰,紮實推動問題線索清零、處置機制健全,查處案件辦結、以案促改到位,幹部作風真改、日常監督常态。省紀委監委機關上司幹部“聯縣包案”第一批督辦的43起問題線索已基本辦結。全省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450件、處理253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606人,組織處理957人,問責280人,移送司法機關36人。

近日,确山縣紀委監委幹部來到雙河鎮餘莊村,通報了3名村幹部在危房改造中的違紀問題,現場宣布處分決定。“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更多基層幹部紅臉出汗、知錯知止,達到了‘查處一案、警示一批、規範一處、治理一方’的效果。”确山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拍蠅”鼓點越敲越密,以案促改喚醒初心。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3313件發生在扶貧領域的違紀違法案件,推動以案促改向鄉村延伸,紮實做好執紀審查“後半篇文章”,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紀檢鐵軍助力脫貧攻堅

紀檢監察幹部不僅要在維護黨紀權威、執行黨的紀律方面作标杆,脫貧攻堅戰場上也要走在前、作表率。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選派了一大批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撲下身子、“心入”基層,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

“多虧了耀強對俺家的幫助,我這個窮了半輩子的莊稼漢有了奔頭,家裡日子越過越幸福。”7月18日,上蔡縣黃埠鎮小王營村已經脫貧的村民楊國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夫妻倆分别在村裡做光伏管理者和保潔員,年收入12000元;承包食用菌大棚,年收入1萬多元;流轉土地2.6畝,年收入2600元,“家裡每年的收入,遠遠高于脫貧标準線。”

小王營村曾是縣裡有名的落後村,村“兩委”軟弱渙散,村民紛紛外出打工,村裡留下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兒童。老楊口中說的“耀強”,就是省紀委監委機關第十四審查調查室副處級紀檢監察員楊耀強,2017年10月,組織選派他來到小王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和黨員群衆一道想點子、找對策、謀出路、幹實事,沉寂多時的村莊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

“目前,全村已脫貧16戶,還有貧困戶31戶。”楊耀強滿懷信心地說,今年繼續在産業扶貧、金融扶貧和技能扶貧上下功夫,“確定小王營村今年年底前退出貧困村序列。”

漯河市紀委監委幹部安康駐村後,聯系收購商,利用微信和抖音平台,推動村裡的大蒜特色産業做大做強;安陽市紀委監委幹部郭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後,看好村子的自然和文化資源,謀劃民宿等旅遊項目;蘭考縣紀委監委幹部闫金金發揚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帶領群衆實作了穩定脫貧,正在加快奔小康……

選得準,沉得深,幹得實。紀檢監察系統選派的扶貧幹部着力發揮“尖兵”作用,與群衆一道找良方、拔窮根,讓鮮紅的黨旗在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

編輯:趙霄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