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方名小吃之川北涼粉的道地做法

作者:愛書從未赢

川北涼粉,又名黃涼粉,是川中地方名小吃。 最早源于農舍小吃,春夏收播之際,農家将新收源于農舍小吃,春夏收播之際,農家将新收獲的碗豆等雜糧磨成細粉,放水中煮熟攪好,放涼,再拌以各種調料,用于佐餐下飯或田間地角的“零食幺台”。因放涼後Q彈軟滑,涼爽解暑,故稱之為涼粉。 現在說起川北涼粉,有人說南充的地方名小吃,因為1956年南充就組建了國營南充市川北涼粉店;也有人說是重慶的,因為1994年川北涼粉注冊商标“川北”,被重慶名小吃公司在國家工商局搶注;但據說真正的川北涼粉之名字由來卻是出自四川遂甯。 以前走街竄巷的擔擔涼粉很多,但尚無人座堂專營,形成名号,直到1945年前後,有個遂甯人王光南(人稱王涼粉),在遂甯縣城的天上街購了一扇門面,開店專營涼粉生意,他制作的涼粉,用料精緻,攪制得法,調料考究,并以其質地細膩,綿軟筋道,口味麻辣鮮香,别具風味而著稱。當時還沒有店名,經衆人提議,取遂甯”小川北”之意,故名“川北涼粉”。由此,川北涼粉名聲大噪,以其獨特的風味赢得了聲譽。解放前王涼粉為了謀生,将生意遷至重慶,由遂甯同鄉取名“天上來”涼粉店,含有從遂甯天上街遷來之意。 現在就來看看四川遂甯的道地川北涼粉是怎樣制作的吧。 主料: 碗豆 輔料:菜油 幹紅海椒粉 黃豆豉 川鹽 冬菜 大頭菜 豆瓣 冰糖 紅糖 花椒 味精 五香粉 芝麻 生姜 大蒜 水豆粉 大蔥 制作:将碗豆洗淨,用冷水浸泡4到5小時後,加水磨細,然後用紗布過濾沉澱。将粉漿加入20%幹澱粉合勻,再下入開水鍋中慢慢攪均,用細火慢慢煨熟,至涼粉用鏟提起呈瀑布流質狀便可起鍋冷卻,凝固後備食。 作料調制:将菜油煉熟,放入幹紅海椒粉中制成紅油辣椒備用。冬菜,大頭菜洗淨切碎,生姜拍破,黃豆豉和豆瓣剁成泥狀,花椒鍘碎。下菜油煉熟,将上述調料下鍋煵好,然後加水煮半小時左右,熬成濃汁,起鍋前撈出姜塊和冬菜,再入水豆粉制成豆母子。 食法:用刀将涼粉打成長約5到8公分,寬約1到3公分,厚約0.5到1公分的條狀裝入碗内,加調料适量,拌勻後即可食用。

地方名小吃之川北涼粉的道地做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