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作者:電影大鳳梨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當聽到香港導演陳木勝去世,鳳梨君内心悲痛的同時也感到無比意外,50多歲正是一位導演執導生涯的高光時期。

作為香港少壯派成員,平均兩年一部作品,制作規模與卡司都能達到一定量級,摸爬滾打多年總算熬到了香港影視圈大佬級别,卻英年早逝,着實令人惋惜。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7月30日上映的《怒火重案》是陳木勝導演生前執導的最後一部動作電影。

目前上映5天時間,累計票房3.18億。

這部片子一經公映就引起了外界高度關注。

鳳梨君身邊即使不做電影的朋友,或是平時很少看的,也都在刷這部作品,熟悉的動作場景讓大家同時找到了小時候躲在家中看DVD裡老港片的感覺。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怒火重案》大盤初步預計票房将突破10億大關,而上一部能達到此成績的是劉德華的——《拆彈專家2》

影片以由白變黑的複仇故事為基調,展開了一場“反英雄”式的憤怒碰撞。

打鬥場景酣暢淋漓,動作勁爆,高燃熱血。

說真的,很久沒有在大銀幕上看到如此有爽感的動作電影了,許多觀衆在走出影院後,都會高呼這部《怒火》将會成為陳木勝導演真正的代表作品。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這部電影确實好看,那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陳導諸多作品中,單拿《怒火》來作為“名頭”代表,我卻不敢苟同。

以我個人看法,《怒火重案》還不足以代表陳木勝的電影風格。

它隻能算是遺作,而非代表作。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該片原定于2020年上映,因疫情影響一直推遲至今。

當時陳木勝并沒有參與這部電影的後期制作,那段時間他都在醫院接受治療,而參與後期的則是甄子丹以及其他主創成員。

另外影片的故事是由陳木勝、淩偉駿、唐耀良等幾位主要編劇完成。

其中為了迎合審查制度做了多處妥協,也采納了許多内地編劇所提出的意見,并進行了多次修改,最終版陳木勝的創作部分占比被削減,也弱化了獨屬于陳導的電影風格。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其實,看完電影我們不難發現,《怒火重案》是一部各種元素的混搭。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新警察故事》和《殺破狼》的身影,很明顯影片被融進了不同的導演風格化的東西。

故事設定也同樣如此,類似于《掃毒》《拆彈專家》的情節随處可見,甚至在構圖和剪輯技巧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說白了《怒火重案》并沒有屬于自己的強烈标簽。

而要說哪部作品能被冠上“陳木勝”标簽的,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他在嘉禾時期,自編自導,包括監制和後期剪輯一把抓的《沖鋒隊之怒火街頭》

巧的是,這部電影同樣也帶了“怒火”兩個字。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如果要聊傳統香港警匪片,《沖鋒隊之怒火街頭》絕對是繞不開的。

陳木勝擅于在大場面中抓取細節,在杜琪峰麾下時他學會了如何利用景深構圖去刻畫人物,對于工作一向的嚴謹态度,使他專注且苛刻,不管是劇本創作還是人物塑造,他會極盡挖掘特點與個性,哪怕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在他這裡也會變得靈動活潑。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就拿影片中飾演谷德昭的董輝來說,重案組裡最底層的小人物。

打給朱華标警長的一通電話交代了處在對立面大反派的複雜背景,以及他們瘋狂作案的真正目的。

此間谷德昭拿着電話被呼來喝去,熙熙攘攘的辦公室竟然沒有他一處容身之地,走到哪裡都顯多餘,與環境形成強烈反差。

之後即刻殺青的董輝略顯卑微的身影給觀衆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組平移鏡頭加中特寫立住一個人物,盡顯陳木勝抓取細節頗為深厚的排程功力。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沖鋒隊之怒火街頭》上映于1996年。

此間正是香港回歸前的混沌時期,大多數導演因處于前路迷茫階段會把個人情緒反應在影片裡,陳木勝借以乖張暴戾的匪徒形象盡情宣洩。

如邁克爾·曼的《盜火線》般,極緻表達着僅屬于自己的“暴力美學”。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當發洩完之後,陳木勝又重歸平靜,異常火爆的警匪動作戲不乏人情味。

該故事以香港警察沖鋒隊(簡稱EU)為主線展開,其主要責任是機動巡邏,随時準備支援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與杜琪峰執導關于香港警隊職稱部門的另一部作品《PTU》不同之處是,EU是分區乘車警力,多以突發事件增援為主,而PTU則是地面機動性巡邏部隊,俗稱藍帽子。

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是在杜琪峰鏡頭影像下,英姿飒爽如男模走T台般,出沒在香港大街小巷,以任達華為首的警察機動小隊。

據小編收集資料查證。

普通警員進PTU品格考察稽核滿一年才能進,而EU則需要四年。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剛開篇,一段警隊内部調查審問,交代了主角劉青雲(飾朱華标)的性格特征,脾氣火爆,嫉惡如仇,不受警律束縛。

還有老朱的上司,由吳鎮宇飾演的楊智龍進階督察,雖然戲份不多,看似圓滑世故,可内心卻充滿正義感,因朱華标犯錯非但沒保他,反倒要求警隊革職。

以退為進,彰顯語言藝術,将朱華标調往沖鋒隊,為接下來的故事做好鋪墊。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不得不說,這個時期的吳鎮宇應該是他演繹生涯的顔值巅峰期,而且他早年間總是接演一些反派或是變态角色,此次重塑形象,正面幹淨,着實少見。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接下來朱華标與幾位同屬一輛沖鋒車搭班子的警員角色也陸續登場。

不苟言笑,一切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胡焦(陳小春飾)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整天嬉皮笑臉的便衣警員麥兜(張達明飾)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還有活潑可愛的Apple(李绮紅飾)和山雞的嶽父,車長大丹(林尚義飾)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每一個人物都被安排了特定的出場方式。

有嬉笑怒罵,玩世不恭,也有一闆正經,肅穆嚴謹。

随即朱華标與沖鋒隊這個小家庭的誤解、沖突紛紛被展開。

從紛争,彼此排斥到最後并肩作戰,小人物身上的弧光設計完整。

每一位都有着強烈的個人屬性,不管戲份輕重都能讓人記得清楚。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殘暴的動作場面,在憤怒對撞中還能讓觀衆會心一笑。

不管别人如何評價,鳳梨君認為這部被忽視的陳木勝作品,才是最好看,也是能代表他獨樹一幟風格的警匪片。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陳木勝是一生都沒有得過金像獎的香港導演。

他崛起的時候正好是香港電影大師級别輩出的年代,像《新警察故事》《掃毒》《沖鋒隊之怒火街頭》屢屢被提名時,總能遇到更強勁的對手,這應該也是他的生前遺憾吧。

回看華語類型,像如此純粹的警匪動作片,真的很難看到,現在内地确實沒有這麼會打的演員,更沒有會拍的導演,甚至跟一些東南亞的動作題材電影都有所不如。

一切都敗在了稽核制度上,這是香港電影的悲哀,也是華語電影的悲哀。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僅以此文來緬懷陳木勝導演。

《怒火重案》5天大賣3.18億,但它卻無法代表“陳木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