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作者:上觀新聞

今年昆劇傳習所成立100周年,5月18日又是昆曲成功“申遺”20周年紀念日,為了慶賀,上海昆劇團以“霓裳雅韻·蘭庭芳菲”為主題,安排了接連4天的展演。昨晚,一台名家名角雲集的主題晚會成為此次系列活動的高潮。

開場是一段武戲集錦,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以白素貞的扮相亮相。在化妝間,她一邊讓化妝師把頭再紮緊點一邊說,“我都奔五了還這麼折騰”。20年前也是在這裡,谷好好以青年昆曲演員的身份上演個人專場。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回想起20年前的那場演出,我依舊心潮澎湃”,谷好好說。

1921年8月,昆劇傳習所在蘇州成立,一段綿延百年的傳說由此開始;2001年5月18日,也是在逸夫舞台,昆曲入選首批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消息,正式對外公布。昆曲的傳承發展,由此進入新階段。

對于81歲的張洵澎來說,昆曲是益民太妃糖的味道。1954年,13歲的她進入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幸運地得到了傳字輩老師的真傳。老師們不僅在藝術上傾囊相授,在生活上同樣百般呵護。有時候,女孩子撒嬌,不肯好好練功,要老師買糖吃,朱傳茗老師就冒着大雨,從南京路買來太妃糖偷偷帶給她們。直到今天,每次張洵澎唱起昆曲,依然會想起那顆太妃糖帶來的甜味。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老師們總是說,自己蹉跎了太多歲月,昆曲經曆了太多苦難。他們一定要把最好最美的昆曲都傳給我們”,張洵澎說。

曆史悠久的昆曲,這些年來一直在尋求創新。前不久,8K昆曲電影《邯鄲夢》剛剛殺青。這是一部全實景拍攝的昆曲電影,對于所有表演者來說,都是全新體驗。79歲的計鎮華在片中擔任主角。“那一刻我的感覺如同劇中的盧生——好像做夢一樣。但是,盧生的夢,是一個虛幻的夢,而我确是實實在在的夢想成真。”計鎮華說。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計鎮華和徒弟上台表演

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上海昆曲團正在緊鑼密鼓地排演紅色經典《自有後來人》。張靜娴、吳雙和羅晨雪上台表演了其中片段。老中青三代的組合,也傳遞出昆曲傳承“自有後來人”的寓意。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梁谷音和外孫女同台表演《西廂記·佳期》的經典片段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黎安和沈昳麗表演的《紫钗記》經典片段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這一天是昆曲的“大日子”,文藝界人士史依弘、濮存昕等紛紛前來道賀。

節目的尾聲,是8歲不到的陶牧心在舞台中央唱《牡丹亭·遊園》。在咿咿呀呀的稚嫩童聲中,所有演員上台謝幕。古老昆曲的知音越來越年輕化,它的美也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擁有600多年曆史的昆曲依然年輕,後繼有人。

600多歲的昆曲迎來“大日子”,從80歲到8歲的昆曲人都來了

欄目主編:章迪思 文字編輯:章迪思

來源:作者:章迪思 蔣迪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