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大帝孫權的子女情況

作者:曆史王子

長子: 宣太子孫登

孫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孫吳政治人物,吳大帝孫權長子,會稽王孫亮、景帝孫休異母兄。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他多次勸谏孫權,對時政多有匡弼。鎮守武昌時,處理政務謹慎得體。嘉禾元年(232年),還居建業。

赤烏四年(241年),孫登去世,年僅三十三歲,谥号宣太子。臨終時上疏舉薦賢才。孫權深感悲恸,此後隻要談到孫登就流淚不止。

吳大帝孫權的子女情況

次子:建昌侯孫慮

孫慮(213年-232年),字子智 ,吳大帝孫權次子,生母不詳,三國東吳宗室。

孫慮自幼聰慧,多才多藝,深得孫權器重喜愛。黃武七年(228年),封建昌侯。後任鎮軍大将軍,駐守半州(今江西九江西)。孫慮在半州任職時,遵奉法度,恭侍師友,超過衆人對他的期望。嘉禾元年(232年),孫慮去世,時年二十歲。

三子:吳文帝(追尊)孫和

孫和(224-253年),字子孝,吳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大臣,大帝孫權第三子,末帝孫皓生父,母為大懿皇後王氏。

愛好文學,擅長騎射,深受孫權寵愛,冊立為太子。南魯黨争中,受到魯王孫霸和全公主誣陷,逐漸失勢。赤烏十三年(250年),降為彰王,再封南陽王,安置于長沙。

建興二年(253)年,傳言得到太傅諸葛恪迎立,坐罪賜死。長子孫皓即位,追封為文皇帝。

吳大帝孫權的子女情況

四子:魯王孫霸

孫霸(?~250年),字子威,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吳國宗室,大帝孫權第四子。

赤烏五年(公元242年),受封為魯王。頗有盛寵,與太子孫和不相上下,萌生奪嫡争儲之心,結交大臣和全公主陷害太子,造成朝野動亂,史稱“南魯之争”。

赤烏十三年(250年),圖謀危害太子,坐罪賜死。

吳大帝孫權的子女情況

五子:齊王孫奮

孫奮(?-270年),字子揚(唐代《建康實錄》誤記為子陽),吳大帝孫權第五子,母仲姬,其妻袁氏為袁術孫女(袁耀之女)。三國時期吳國宗室、皇子,初封齊王,因擅殺封國屬官而被廢為庶人,後改封章安侯。

建衡二年(270年),孫奮和他的後代全部被孫皓誅死。

吳大帝孫權的子女情況

六子:吳景帝孫休

孫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富陽區)人,吳大帝孫權之子,東吳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

孫休十八歲時,受封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讓而受,改元永安。孫休登基,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孫休與張布、丁奉合謀,遂除孫綝。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孫休好文,即位後于永安元年建立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诏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觞,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吳大帝孫權的子女情況

七子:吳會稽王孫亮

孫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富陽區)人,吳大帝孫權之子,東吳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

建興元年(252年),登基為帝,時年十歲,太平二年(257年),正式親政,時年十五歲,一年後(258年),被權臣孫綝廢為會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孫亮再被貶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殺(一說被毒殺),終年18歲。西晉太康年間,原先任職東吳的官員戴顯将孫亮的遺骨葬在賴鄉。

吳大帝孫權的子女情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