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瑜伽到底是什麼?

作者:無境828

現在的人們,隻要聽到瑜伽,就等于高難度的動作,就會感歎:“瑜伽太難了,肯定不适合我”認為“瑜伽就是動作,動作就是瑜伽”。

更奇怪的是在瑜伽練習者的心中,都自覺不自覺地均以能否做出高難度的動作來區分瑜伽功力的高低。

在這樣的習練心态指引下,瑜伽愛好者們一味的追求着高難度,難度高象征着水準高,比較之下就能招到更多的學員來達成經濟創收,就這樣高難度動作成了瑜伽的内卷。為了增加收益,不得不違反身理極限的做出高難度動作,受傷得了瑜伽病後又偷偷地去做手術。

但這已經不是瑜伽了!

縱觀這二三十年我國瑜伽事業之狀态,始終處于一個很初級的階段。

其具體表現為:有法無理,師資綜合素質低;一味注重體式,忽視了瑜伽修行我重心在氣脈和心性層面;沒有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瑜伽學術讨論會等等。

在印度,瑜伽有五千年乃至于七千年的曆史。處于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瑜伽的發展就是印度哲學、宗教、各思想流派等印度傳統文化的發展。

那麼到底什麼是瑜伽呢?

瑜伽最初的意思是把野獸馴化成家禽的過程,之後演變成馴化我們的心靈的這個過程叫瑜伽!

瑜伽實則是哲學概念,實際上整個東方文化都叫瑜伽,就是馴化心靈!絕大多數的人沒有被馴化。

由凡到聖、由垢到淨、由非理性到理性、由暗到明、由愚昧到智慧的過程就是瑜伽!

生物性就是沒有文化化,文明化。

生物性就是非理性,為物欲牽引,瑜伽是馴化過程,不是結果。

瑜伽的初級目的是成人,終極是成聖,就是徹底的理性。

沒馴化就是非理性。

聖人無夢---夢指非理性,就是聖人是絕對理性。

真理就是真實的理性,簡稱真理。

瑜伽哲學體系在印度正統六派哲學中一直以實修實證為其主要特點。

瑜伽哲學中所有的學說,所有的理論,所有的觀點,所有的理想,都必須落實到修行上來檢驗和實作。

唐朝的玄奘大師取回的經重點的一部就是名為《瑜伽師地論》的典論。所闡述的正是瑜伽師在修行過程中所經曆的主要境界和與該境界相應而生之見地的一部佛教大論。

印度的很多聖哲都是大瑜珈士,像《瑜伽經》的作者帕坦伽利,佛教的釋伽牟尼,19世紀的辯喜,聖雄甘地。在我國的西藏密宗有成就者都叫做瑜伽大士,像蓮花生大士,秋英多傑,密勒日巴,宗咯巴等等!

修習瑜伽就要從源頭開始了解瑜伽,瑜伽的起源,瑜伽的含義,瑜伽的作用,瑜伽的分類,瑜伽的發展這些基礎架構知識。

進而知道怎麼去修習瑜伽。

瑜伽的兩部根本大典---《薄伽梵歌》和《瑜伽經》

《瑜伽經》在印度文化史上的地位可與《論語》媲美,被稱為“印度的《論語》”

《薄伽梵歌》比《瑜伽經》還早三百年左右,它在印度文化史上相當于《道德經》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幾乎印度所有傑出人士都直接或間接的學習過《薄伽梵歌》。

自《瑜伽經》于公元2世紀誕生以來,無數哲學家,瑜伽修行家,宗教家,政治家或文學家等注釋和講解過《瑜伽經》。

但縱觀這些注釋,讓後人産生了錯誤的認識,以為《瑜伽經》如同這些注釋都所注釋的那樣,是一部宗教教典,是一部關于信仰的指導書。

在這兩千年來,《瑜伽經》一直被視為印度教經典。

而事實上,《瑜伽經》不是宗教經典,而是通過嚴格的瑜伽修證獲得終極覺醒的生命實踐科學,是一部瑜伽哲學大典,一部體系完整的生命修證著作。

瑜伽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