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當彭氏宗規:以儉示後 以儉率人

作者:不斷記住黎明
兩當彭氏宗規:以儉示後 以儉率人

彭氏宗譜

彭龜年(1142年—1206年),字子壽,南宋臨江軍清江(今江西省樟樹縣)人。宋孝帝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與朱熹友好。曾任職湖北安撫使,宋甯宗開禧二年(1206年),以待制寶谟閣之職退休,同年去世,皇上加贈龍圖閣學士。彭龜年學識正大,議論簡直,善惡是非,辨析甚嚴,其愛君愛國之忱,先見之識,敢言之氣,都是人們所難以做到的。著作有《止堂訓》、《蒙經解》、《祭儀五緻錄》。

兩當彭氏宗規:以儉示後 以儉率人

彭氏宗譜首卷

彭氏族譜名為“十策堂”,總譜1冊,為清光緒16年(1890年)重刊,共82卷,現僅存49—82卷。據彭氏族譜所載,彭氏族從春秋至清末共傳66代,有67人在朝為官。從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至嘉慶十年(1805年),彭定求、彭甯求、彭啟豐、彭浚等三代4人均中狀元。族譜57卷載,清光緒年間,彭光樸、彭宗萃由茗山(湖北省陽新縣)彭家灣遷甘肅省兩當縣金洞鄉太陽工作站黃連溝,後有彭先知、彭先芳、彭先榜兄弟3人遷金洞鄉太陽工作站燒牛溝。

兩當彭氏宗規:以儉示後 以儉率人

彭氏後代民國時期老照片

兩當彭氏宗規:以儉示後 以儉率人

彭氏宗族治家嚴謹,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聚合族人訂《宗規》十則。彭氏龜年宗規十則,分别是“鄉約當遵、祠墓當展、名分當正、宗族當睦、姻裡當厚、閨門當肅、職業當勤、節儉當崇、争訟當鑒、譜牒當重”。其中:節儉當崇規定:老氏三寶,儉居一焉。人生福分,各有限制。若飲食衣服、日用起居,一一樸啬。留有馀不盡之享,以還造化。優遊天年,是可以養福;奢靡敗度,儉約鮮過,不孫甯固。聖人有辨,是可以養德;多費則多取。至于多取,不免委曲徇人自表己志,如果随分随足,浩然自得,是可以養氣。且以儉示後,子孫可法,有益于家。以儉率人,敝俗可挽,有益于國。顧莫之能行者,何哉?其敝在于好門面一念,好門面便賣田嫁女、厚賂、聘媳、開廚、設供、倡優、雜劇無所不至,似此惡俗,可憫、可悲噫!士者民之倡賢,智者衆之倡責,有所屬,吾日望之。(王銘 唐琳)

兩當彭氏宗規:以儉示後 以儉率人

苟昌盛

兩當兵變紀念館

副研究員

彭氏家族是兩當望族,其宗族治家嚴謹,有《彭氏龜年宗規十則》,傳于後世。這雖然是根據封建倫理所提倡,但卻鮮見糟粕。儒家思想的生命力,從中可見一斑。“曆覽前賢家與國,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持家、勤儉辦事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彭氏宗規裡做了很好的闡釋。彭氏宗規第八則《節儉當崇》,告誡子孫“以儉示後”、“以儉率人”,有益于家、有益于國,勤儉可以興家、助廉,奢靡可以破家、敗身,這在當今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方面,很有現實意義。

兩當彭氏宗規:以儉示後 以儉率人

編校:席娟娟 稽核: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