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力性尿失禁,是女性“社交癌”的真兇

作者:紫牛新聞

近日,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婦産科接診了一位53歲從外地趕來就診的女性患者。原來,這位女性一直有一個難言之隐——漏尿已經困擾她長達8年之久!

這位阿姨說自己以前開朗、活潑,喜歡與朋友一起跳廣場舞,但是自從8年前的一次和朋友聊天正歡時大笑之下突然尿濕了褲子尴尬事件之後,逐漸出現幹體力活、跳廣場舞,甚至咳嗽都會出現尿濕褲子情況,人也變得内向、不願和人交往…….通過詳細問診和體檢,診斷為張力性尿失禁,該疾病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并不是真正癌症但常被稱為“社交癌”。經過綜合評估後,為其實施了“經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TVTO)”手術,術後拔除尿管後患者自行排尿,排尿次數和尿量正常,而且尿失禁的症狀消失了。

那麼,這個很多女性都難以啟齒的“社交癌”的真兇——張力性尿失禁到底為何種疾病?應該如何治療呢?逸夫醫院婦産科專家表示,張力性尿失禁是中年婦女和老年婦女常見的一種疾病,據統計,有生育史女性超過50%有過尿失禁現象,而張力性尿失禁發病率在20%左右。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損傷所引起。

胎兒通過陰道娩出來時,由于陰道過度擴張,必然或多或少的損傷陰道及盆底的支援組織。尤其是胎兒過大、胎位不正、骨盆狹窄、難産手術所引起的盆底組織損傷更為嚴重。如這種損傷波及到支援尿道及膀胱的支援組織,必然改變了尿道、膀胱的生理位置。由于這種解剖的改變,成為張力性尿失禁的病了解剖基礎。當腹腔内壓力突然增加的,如打噴嚏、咳嗽、提重物、跑跳運動,則壓力隻能作用于膀胱,而不能作用于下移于腹腔外的尿道上段,膀胱的壓力高于尿道内壓力,就會發生無法控制的漏尿情況。

張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症狀是當患者咳嗽、打噴嚏、大笑,提舉重物、登高等活動,引起腹腔内壓力突然增加,使患者出現了不自主的排尿;平卧休息不會發生尿失禁。

需要提醒的是,有漏尿情況的女性朋友,不要覺得尴尬、羞愧,這個症狀是很多女性都會遇到的問題,早發現,早就醫,早治療是可以解決的。張力性尿失禁通常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包括盆底肌訓練、膀胱訓練,藥物治療可以選擇性使用α1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陰道局部雌激素治療等方法。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效,疾病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建議手術治療。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療效穩定,損傷小,并發症少。

盆底肌如何訓練:主要通過收縮及夾緊肛門口、陰道口與尿道口鍛煉盆底肌肉。排尿期間不斷停止和開始排尿,控制這種活動的肌肉(即括約肌)便是您要鍛煉的肌肉。訓練方法:收縮這群肌肉2-6秒,然後放松2-6秒,反複8-10次,大約5-10分鐘;每天堅持鍛煉3~8次,持續8周以上或更長。注意事項:a.運動前排空膀胱,b.雙腿、腹部與臀部肌肉都不可以收縮。

通訊員 陳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校對 李海慧

來源:紫牛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