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
除了北京人喜歡養鳥,另一大愛好就是養昆蟲,尤其是在冬天。

油葫蘆
夏天在野外時不時有各種叽叽喳喳的昆蟲,秋天尖叫的昆蟲忙着産種,冬天沒有叽叽喳喳的昆蟲,這個時候想聽叽叽喳喳的昆蟲來做嗎?這是一個錯誤。每年秋天,一家人都去野外選蟲,把選好的種類的昆蟲帶回來,在房間裡生産種子,等等,到冬天新份額的昆蟲可以供應到市場,這是家庭讓你在冬天九個寒冷的日子裡也能聽到昆蟲的聲音。
北京諸城口北面是前門栅欄,南面是天橋德雲社,在珍珠城口的這片平房保護區裡住着一個黑白相間的昆蟲世家,大佬們習慣稱他為珠口市的老王。王師傅的黑白蟲子和葫蘆砸碎工藝非同尋常!王師傅在二十多歲時學會了蟲子的技法,然後又學習了葫蘆砸底的工藝。
諸城口老王砸碎馬蜂窩底
老一輩人下水大多用糞便、老灰糊粉和江米湯,現在多用三合會土打底。用這些材料砸碎葫蘆底部的缺點是重量下沉,手感不好,容易陰葫蘆,堅固程度也差,昆蟲不容易伏擊底部。王師傅經過多年的思考,發明了利用馬蜂窩材料打底的。馬蜂窩底的優點是無味,重量輕,經久耐用。
野外巨大的馬蜂窩
雖然馬蜂窩的底部很好,但馬蜂窩不容易找到,較大的馬蜂窩更是少。王師傅經常去北京平谷的山上尋找馬蜂窩,經常空手而歸。但是發現馬蜂窩怎麼把它放下也是一個麻煩,就是要把它放下來這個馬蜂窩不隻是掉到自己的腳下,滾下山下面王師傅就得下山去找,而且馬蜂窩也是一項危險的工作,蚱蜢很容易攻擊人為這個王爺不能讓蚱蜢, 蚱蜢針更容易危及生命,尋找馬蜂窩的艱辛和危險隻有王師傅自己知道。
成型後的紙膜
工匠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工匠并不容易。王師傅現在做的紙膜葫蘆也絕對有技術含量,首先要做一個成品的騾子再用一層紙粘,最後放在葫蘆的生長上,這個葫蘆等成型和之前紙膜接觸一樣,這就是紙膜葫蘆非常漂亮!絕對有收藏價值,這種葫蘆還必須配備馬蜂窩底線,拿手玩欣賞,油葫蘆也可以,昆蟲也愛底。
尋找王師傅買葫蘆和打底的人都是多少年的老客戶,非常信任王世甫的技術,并通過朋友的口碑宣傳加上網絡媒體的報道,有很多國外朋友把手的葫蘆通過快遞公司送到王師傅家讓王師傅打底。通過葫蘆砸底,很多人與王師傅交了朋友,大佬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諸城口老王!
畫鳥魚蟲,生活百州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北京鳥友之家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