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

作者:燕趙都市報
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

一國有一國元氣,一家有一家元氣,一身有一身元氣。元氣者,生氣也。能養生氣,則日趨于盛矣。

——清·申涵光

夜曲

薦讀

<h2>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h2>

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

01

父母越老越薄情,我卻不谙背後真相。

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

媽媽伏在爸爸肩頭,一邊抽泣一邊說:“你是真不懂啊,如果我哭哭啼啼的去送她,她能走得安心嗎?我不想讓她為難啊!”

面對此情此景,表姐泣不成聲。她說:“我難過的不是她難過,而是在我面前,她居然假裝薄情的樣子,用她的痛苦來成全我的生活,我卻全然不知。”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父母的薄情背後,實則掩藏着他們最深沉的愛。很多時候我們不敢揭開面紗看内裡,因為不可直視的除了太陽,還有父母愛我們的心。

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

02

父母病了,我卻在他們出院後才知道。

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

收到闆鵝後的幾天,我才從堂妹那裡知道,我媽不小心摔了一跤,左手手肘骨折了。

這幾天,她一直在住院,怕我擔心,是以裝沒事,還讓父親給我郵寄了闆鵝。

堂妹還特别叮囑我,一定要假裝不知道,不然我媽會罵她“出賣她”的。

我一想到我媽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打着吊瓶,強忍着手肘的疼痛,一臉興奮地跟我說闆鵝的事,我的眼淚就往下掉。

我趕到家,她已經出院了。看着她打着石膏、吊在脖子上的手臂,我無權也不忍責備她的欺騙。隻能任由心底的那道口子不斷撕裂開來。

父母隻有我一個孩子,而他們生病了,我卻是在他們出院後才從旁人口中得知的。

我不知道這樣的欺騙發生了多少次,更不知道這樣的欺騙還要發生多少次。為什麼自己這麼粗心,居然沉浸在父母編織的假象裡全然不自覺!

我媽最擔心的是,癱瘓會不會遺傳,她會不會也患上某種慢性病。

她常說,希望自己以後能幹幹脆脆地死,不要拖拖拉拉,不要住院很久,更不要像外婆一樣癱瘓多年不能自理,那樣不僅會花很多錢,更會連累我。

哪怕是生病,他們想到的居然不是自己的難受自己的痛,而是怕給我們添麻煩。

作為他們唯一的孩子,陪他們度過一個安詳的晚年,竟成了他們最大的奢侈品。

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

03

父母躺在地上,我卻躺在父母的通訊錄裡。

與父母異地而居之後,我特别怕不正常的時段接到家裡的電話,怕出了什麼大事了。

但比起特殊時段接到父母電話更令人惶恐的是,任何時段都接不到家裡的電話。

我的兒時玩伴曉娟,研究所學生畢業後便直接進入了微軟上海分公司工作,幾年後便定居上海。

剛過完2018年的元旦,她接到嬸嬸的電話,說她媽媽在市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她瞬間僵化了。

回過神的曉娟老公趕緊去訂機票,曆時4個小時,他們終于抵達昆明。在他們準備轉機的時候,表妹告訴她,她媽媽已經不行了,等不到她了。

她抱着電話,崩潰大哭。

作為子女,我們最害怕的莫過于此了。

父母遇上難題了或是生病了,我們卻成了不知情的外人,被父母用愛隔離在他們的世界之外。

我的姑姑一個人照顧癱瘓卧床的姑父6年多了,從沒意外發生。

2017年的最後一天,淩晨3點多,姑父突然從床上掉到地上,姑姑一個人折騰了20多分鐘,還是不能把姑父抱回床上。

姑姑打開手機通訊錄,兩眼死盯着表弟的名字,最終還是沒有撥出去。

剛強了一輩子的姑姑抱着姑父哭了:“當初就不該讓你走那麼遠啊!現在,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卻在通訊錄裡……”

父母愛我們,不遺餘力,不求回報;我們愛父母,在工作、應酬、娛樂之餘,看心情,計成本。

父母隻有我們一個孩子,我們卻沒有盡到為人子女的責任。

父母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我哭了

04

父母獨守空房,我必須尋到我的詩和遠方。

父母隻有我們一個孩子,我們小時候得到了他們全部的愛,長大了就要負上全部的責任。

父母老了,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我們沒有資格叛逆,沒有資格堕落。

我們總在不停努力,不停拼搏,隻怕自己“成功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我表弟在讀大學的時候每天曠課、打遊戲、抽煙喝酒無所不幹,畢業的時候因為挂掉的科目太多,畢業證都沒拿到。

我舅舅一個快60歲的人了,一個特硬氣且有些清高的人,見誰都不低頭,然而為了表弟的工作,到處找關系,請人吃飯,給人當孫子。

表弟說,有一次他看到他爸給當地的一個縣官賠笑臉,低聲下氣地去讨好。

那一刻,他真的很想給自己兩耳光。

他是家裡唯一的孩子,不僅沒有成為父母的驕傲,反而毀了父母堅守了一生的原則。

他進了那個事業機關,下班後每天苦讀,終于考取了在職MBA。

4年以後,他成功的創辦了自己的教育訓練中心,時隔9年,12家連鎖店遍地開花。

現今,他已然成了父母炫耀的資本。

我的中學同學李慕北,更是抱着父輩們的殷切希望,大學一畢業就留在了北京。

創業失敗兩次後,他依然賴在北京不走,因為北京是他們一家人的夢想。

他一想到自己“慕北”這個名字,就覺得自己不孝。于是一邊懷着愧疚,一邊玩命地工作,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父母能夠等到他接他們到北京團聚。

是啊,多少80、90後不都是懷揣着自己的夢想,在遠離父母千裡之外的大城市,尋找自己的詩和遠方嗎?

借由父母,我們赤條條地來,在索取中長大。在時光的跷跷闆上,我們的風華正茂,是父母的風燭殘年。

他們默默承擔了空巢老人的所有風險,用不需要我們的謊言來支撐我們随夢想飛翔,我們總是想離家遠一點,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卻忘了我們就是父母的全世界。

年少無知的我們,總以為父母無堅不摧,直到一次次撞破他們的無措,才明白他們的三頭六臂都是因為愛,為我們他們才願意扮演英雄。

作為父母唯一的孩子,前30年我沒有當好,而後的10年、20年、30年,我定要好好當父母那個唯一的孩子。

親愛的爸媽,往後餘生,請讓我做一次你們的蓋世英雄:

冬雪是你,春花是你,夏雨也是你,秋黃是你,四季冷暖是你,目光所緻是你……請你們伴我久一些、再久一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