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索芬斯附表系列科學:婚禮上這件幸福的事情,卻小夫妻為一隻"神秘蟲子"做了一個難事,哪裡是神聖的?

最近,小李和小張終于結束了愛情的奔跑,走進了婚姻殿堂,這本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兩個人卻被一件小事做了一副悲傷的面孔,這才是為什麼呢?本來,兩人打算懷孕見見"小天使",但誰知道雙方的父母都知道,兩人家裡還有貓,這是不可能的,早在鄰居聽說貓有"蟲子"的時候,生寶寶就會有"畸形",說什麼也不同意繼續留着, 然而,兩隻貓咪好幾年了,怎麼能說自己可以放棄,是以兩個人都能傷心一臉。那麼這個"神秘蟲子"的真面目是什麼呢?事實上,這是我們近年來經常聽到的寄生蟲家族之一:弓形蟲病

什麼是弓形蟲病

弓形蟲,全名是Gangte弓形蟲病,由法國學者Nicolle和Manceaux于1908年在北非突尼西亞發現,這是一種剛剛梳理腳趾的齧齒動物,因為它看起來像彎曲的弓,它被稱為非洲弓形蟲病,一種可以通過顯微鏡看到的寄生蟲,經常引起人畜共患疾病, 弓形體病。

據統計,全世界有超過1億人感染弓形蟲病,而且這一數字逐年增加。中國最早的弓形蟲病病例是由學者謝天華于1964年報道的,他首先報道了感染者是江西省的一名1歲半兒童,并且弓形蟲病病原體是在從他眼睛底部滲出的水中發現的。

傳播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弓形蟲病有幾種方法可以潛入人體:

(1)口腔感染:食用被弓形蟲病等污染的肉,或與小型寵物密切接觸,特别是與貓糞接觸後未及時進行徹底清理等,會增加弓形蟲病感染的機會;

(2)垂直感染:母親在懷孕期間被弓形蟲病感染,通過胎盤進入胎兒;

(3)傷口與被其污染的物品接觸;

(4)接受受污染的血液制品,接受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等。其中,垂直感染是由先天性獲得引起的,其餘幾例都是獲得性的,已有學者對186例流産孕婦及其配偶的血液檢查表明:經檢測的孕婦、寵物主人陽性率為60.11%,非寵物陽性率為38.9%,即流産孕婦、寵物主人弓形蟲病的感染率确實明顯高于無人認領的寵物。

發病機制特征

一般來說,獲得性弓形蟲病不會有明顯的症狀,而先天性獲得性,有從母親傳播給胎兒的可能,導緻一系列疾病!

先天性弓形蟲病的臨床表現很複雜。大多數嬰兒在出生時可無症狀,其中一些發生在出生後數月或數年視網膜血管炎,眯眼,失明,癫痫,精神運動或智力遲鈍等,臨床上一般表現為視網膜血管炎,腦積水,小頭畸形,無腦畸形,顱内鈣化等。

檢查方式

1、首先,我們可以取樣(如外周血、腦脊液、視網膜下滲漏、室内水、胸水、腹水、羊水等)到醫院專門進行病原體檢測,常采用鏡面檢查、接種方法等。

2、其次,也可以進行血清學檢測,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驗血":這種方法不僅限于血液檢查,我們體内的一些其他液體,也可以用來檢查,這種方法是利用弓形蟲病有特異性抗原的,它進入我們的身體,人體"衛士"會産生相應的抗體(IgA, IgM、IgG和IgE),通過檢測這些抗體還可以确定感染情況,此外,實驗室還可以通過間接熒光抗體檢測、酶聯免疫吸收試驗(ELISA)等手段進行檢測。

3、當然,近年來也有新興技術——分子生物學檢測,如聚合酶鍊反應(PCR)、實時熒光定量PCR、環介導等溫度擴增(LAMP)等方式。

預防 措施

對于一般人群,特别是孕婦或準備懷孕的人群,有以下措施:

(1)飲食衛生:要完全煮熟的肉,生食和熟食處理需要與使用砧闆等器皿分開使用。

(2)孕前檢查:準媽媽一定要記得給自己和萌芽的寵物做一次弓形蟲病的體檢,準媽媽可以去醫院做TORC檢查,萌芽的寵物需要帶去寵物醫院完成檢查。

(3)寵物隔離:準媽媽們應該盡量與萌芽的寵兒保持相愛的距離,睡在同一張床上或舔父母等。另外,貓和貓應該留在家裡,喂食熟食或貓糧,不要讓它們在室外捕食,而寵物的糞便等,可以留給其他家庭成員負責,盡量減少與寵物排洩物的接觸。

(4)有關部門還應加強有關部門對牲畜、家禽和可疑動物的檢測隔離,建立必要的肉類加工廠檢疫制度;

小夫妻了解後,随後來到南大附樓二樓,進行相關檢查,結果如下:

南索芬斯附表系列科學:婚禮上這件幸福的事情,卻小夫妻為一隻"神秘蟲子"做了一個難事,哪裡是神聖的?

不查不知道,一個檢查驚呆了!小張的檢查提示可能已經收到了弓形蟲病的"入侵"!小張随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始進一步完善檢查,并進行正規治療,在治療期間醫生也強調需要嚴格避孕,直到懷孕前恢複。事情到這裡,兒子松了一口氣,氣氛也漸漸緩和下來,小張和小李仔細考慮,選擇暫時把寵物放在朋友家,比如寶寶出生後再撿起來!

誠然,寵物可能會給我們帶來這樣的隐患,但如果我們能像一小撮科學防控,事情就沒有那麼複雜了,而對于很多人來說,在現代社會倍增的壓力下,寵物可以陪伴我們度過人生的喜悅,給我們最大的寬容和善意, 教我們如何了解和照顧小生命,讓我們變得更加有責任心和同理心,如果因為各種原因不能繼續養寵物,請至少找個地方養它,不要抛棄!

吳家珍 張百軒(南昌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檢驗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