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騰訊視訊方芳:劇集市場的長期主義與精品重塑|價值年代

作者:經濟觀察報
騰訊視訊方芳:劇集市場的長期主義與精品重塑|價值年代

2020年,劇集市場呈現着怎樣的趨勢?面對一些已在台面上的趨勢,平台和制作方應當怎樣應對?這些問題,是整個劇集行業從理論到實操都應當去解答的問題,不論是宏觀還是細節。

11月18日上午,企鵝影視副總裁方芳應邀在三聲“第五屆中國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回顧了騰訊視訊在2020年對劇集市場的一些洞察,以及對未來劇集市場的展望。

方芳表示,“長線布局、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從業者的一個共識,在這種共識下,如何長期經營劇集市場、如何重塑精品的讨論将更加發揮價值。

2020年,受疫情和整體環境的影響,劇集的供給結構繼續着調整的程序。在整體供給減少,頭部内容更受偏愛的現實下,低産能逐漸被淘汰,太過平庸的内容,越來越難以“坐享”使用者紅利。“落後産能自生自滅、自求多福或許會成為常态。要吸引更多觀衆的注意力,必然給他們帶來更多驚喜。”

在使用者需求端,短視訊看劇、熱搜追劇成為一種現象,這對行業而言喜憂參半。“憂”的是,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娛樂形式在搶占使用者目光,使用者的時間被切割,碎片化程度越來越高;“喜”的是,盡管使用者目光被别的娛樂形式吸引,但這些劇集作品依然是受到觀衆熱捧的内容,并且,短視訊、熱搜鼓勵了二次創作、衍生讨論,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劇集的熱度,延長了劇集的生命力。

方芳表示,在供需兩側的變化下,“制造爆款”并無定律,但制造爆款的前提,是對一些陷阱的回避。四大陷阱:改編的能力配不上野心,内容主旨扭曲綁架價值觀,追求華麗卻表達空虛,劇情平庸卻缺少後發力。

除此之外,創作的過程當中還要把握三種平衡:一是進階感和話題感的平衡,二是還原度和創新性,三是個性和共鳴。

方芳在演講中表示:“無論影視行業如何風雲變幻,無論技術如何疊代。做内容,做好内容,始終都要建立在‘尊重’與‘熱愛’的基礎上,秉承尊重創作規律的初心,熱愛内容的赤心。”

要達成這樣的目标,也需要平台與連接配接更多的合作夥伴,并根據自身的力量,扶持有創作活力的年輕團隊、中小公司,一同參與到影視行業的創作中,

“我們希望能夠和很多優質的合作夥伴,一同去探索更多樣化的生産模式、 商業模式,共同攜手打開更多的突破口。”方芳表示。

以下是方芳在第五屆中國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的演講實錄: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騰訊視訊的方芳,很開心今天能來這裡跟在座的各位溝通交流。在這個不平凡的一年,電視劇行業也經曆了從規則、到方法論、再到實操的一系列轉變。我想就我的一些經曆和發現,談談我們做電視劇的一些感觸,希望在長線布局、可持續發展的共識下,和大家一起讨論如何長期經營劇集市場、如何重塑精品。

01 | 行業趨勢

首先,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了劇集内容供需的變化。從我們平台騰訊視訊來看,盡管整體的播放資料依然堅挺,但在劇集的供給上,無論是上線部數還是集數,都有降幅。從行業整體看,2020年上半年的電視劇備案總數也同比下降了16%。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疫情導緻許多項目延期。而且對電視劇市場來講,疫情的“陣痛”是有滞後性的,可能對接下來一兩年的劇集播出都有一定的影響。

另一方面是市場釋放的一個重要信号:低産能正在逐漸被淘汰。近幾年上新的劇集減少了,但我們對頭部内容的投入卻在不斷加大。

大家都有感觸,雖然我們的存量使用者一直穩中有升,但要像以往那樣,一部劇要創造各種播放記錄卻越來越難。由于供需關系的變化,觀衆的注意力對頭部内容會顯得更加“偏心”,平台的資源也會更多的傾斜于這些優質的頭部劇集上。

以前即便是平平淡淡、中規中矩的内容,都能吃一波使用者紅利。但以後,這樣的“僥幸”行不通了。落後産能自生自滅、自求多福或許會成為常态。要吸引更多觀衆的注意力,必然給他們帶來更多驚喜。

騰訊視訊方芳:劇集市場的長期主義與精品重塑|價值年代

其次,是使用者行為的變化。這兩年,行業裡出現了一些新詞,比如“熱搜式追劇”,幾條短視訊就能看完一集劇的精華點。

短視訊看劇、熱搜追劇成為一種現象,對于行業來說,是憂也是喜。

“憂”的是,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娛樂形式在搶占使用者目光,使用者的時間被切割,碎片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也說明,使用者的耐心,已經不足以将大把時間耗在一整部劇上,倍速觀看,高能片段等成為了他們的首選。如何讓使用者從“路好”變“死忠”,而不是僅靠片段維持,這是對我們創作的一大考驗。

當然“喜”的是,盡管使用者目光被别的娛樂形式吸引,但他們喜歡消費的内容依然是我們的作品。而且,短視訊、熱搜鼓勵了二次創作、衍生讨論,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劇集的熱度,延長了劇集的生命力。

另一個行業内比較熱的詞叫“分衆”。這并不是個新詞,我們早在幾年前就注意到了使用者的圈層化,為不同喜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内容,甚至在我們平台的劇集内容地圖上,也細分了超過30個品類。其實分衆概念的底層邏輯,核心還是要懂使用者。我們平台推出的《全職高手》《穿越火線》這類劇能收獲好評,一定程度上也是制作層面對電競、對玩家有足夠的了解。

分衆時代的來臨還讓我們看到,隻要懂使用者,他們是願意為優質内容買單的。這也讓我們的商業模式能輻射到更多元的人群,比如高知人群、二次元人群、遊戲玩家、運動達人等等。

再者,是創新帶來的變化。今年最火的是短劇,不管是同行的《隐秘的角落》,還是我們平台推出的《摩天大樓》《不完美的她》等,這些劇都引起了業内的讨論。短劇爆紅點燃創新賽道樂觀情緒,使用者、市場的回報,讓我們看到了這條賽道未來的潛力。

但我們也看到,這些新賽道因為沒有人趟過,前面的道路上依然可能有種種的不确定。

從題材上看,目前市場上與短劇形式結合的内容相對較窄,多以懸疑類為主,輔助一些小衆口碑劇。從商業模式上看,短劇的商業模式還有待觀察。一部短劇在制作周期、單內建本等方面與長劇相比差距較小,但短劇的影響力周期卻相對要小,變現能力也相對不足。客觀而言,今年大熱的幾部短劇,雖然赢得了口碑,但在商業層面上并沒有盈利多少。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市場上的短劇集多由平台定制、買單,幾乎沒有影視公司自發的短劇項目。

是以,短劇如何突破以上兩道坎,更為持續化的發展,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最後,是我們在劇集的創作中遇到的幹擾。之前經過整個行業的努力,我們遏制住了“天價片酬”等亂象。頂級演員的片酬也都回歸到了理性。但“番位癌”等場外因素,又成了新的幹擾。這些年,相信很多制片方都為演員的番位問題頭痛過,撕番、C位之争等問題,不僅影響了制作、宣發進度,也引發了很多社會議題的讨論。到最後,大家都很受傷。我們其實也一直呼籲,創作能回歸到更本質、更本真的軌道上來。

02 | 爆款的誕生

可以看到,市場永遠是在變化的。這些年,大家聽到最多的兩個字,可能都離不開“爆款”,大家渴望爆款,甚至也有很多人為我們總結所謂的“爆款定律”。但其實爆款的誕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沒有套路可言。

尤其是我們這個行業,具有“超前”性質。今年籌備立項,很可能明年才能拍、後年才能播。立項時候看到的熱點,等播出的時候百分之九十都“冷”了。别的行業都是“追熱點”,我們隻能自己“造熱點”。

不過,雖然沒有成功的鐵律,但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年看到的,做過的案例,分享一些經驗。

從近幾年我們觀察分析的不成功案例,以及我們走過的彎路中,我們總結出了一些想要産出好作品就必須繞開的陷阱:

第一個,劇本改編的野心配不上能力。有些電視劇,原著粉絲基礎強大,結果編劇意志搖擺不定,主題不清晰,支線又龐雜,最終原著小說的靈氣被耗盡,新增的原創内容又難說服閱聽人,最終變成兩邊都“得罪”的平庸之作。現在市場上有些劇改着改着就變成了“四不像”,你很難去定義它到底是哪種類型,好像什麼都想要,又什麼都展示不全。

第二個是内容主旨扭曲,綁架價值觀。我們發現很多口碑與市場都相對失利的電視劇,一部分通常都是劇中人設、劇情與當下觀衆的價值觀嚴重違背,這種脫離當下的創作方式很容易造成觀衆的“不适”。

第三個陷阱可能很多從業者會覺得委屈——畫面設計華麗但表達空虛。一部好的作品,在服化道上下功夫、提升質感是很有必要的。但問題就在于,如果隻有精美的構圖,觀衆根本感受不到這副華麗的外殼下的“幹貨”,最終隻能選擇棄劇。

最後還有一個陷阱則是最為關鍵的,那就是劇情走向平庸,缺少後發力。我發現有些劇,看上去好像沒有明顯的缺點,但觀衆就是不愛看。其實這類劇集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平庸。觀衆的感官和思維是需要刺激的,幾十集“細水長流”,中途缺少鮮明的觀點和扣人心弦的戲劇沖突,這場拉鋸戰觀衆是很難“熬下去”的。

避開上述提到的四點陷阱之後,我們在此也總結了創作上的三點平衡,可能并不是萬能定律,但相信在項目開發上,對于少走彎路是非常有幫助的。

首先,是“進階感”和“話題感”的平衡。過往的一些經曆給了我們教訓:一味追求進階感顯然是行不通的。曲高就有可能和寡,進階就意味着多少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也意味着不自覺地就将一部分觀衆拒之門外。大家确實不必無底線的迎合觀衆,但一個能出圈、能引發觀衆自發讨論的話題,對于一部劇而言還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樣的話題一定是邏輯自冾,導向正确,而非一味博眼球、踩紅線的。

其次,是“還原度”與“創新性”之間的平衡。這幾年,我們看到太多頂着IP光環而來,最後卻撲得毫無蹤影的例子。其實,對于IP改編,我們必須要對原著的經典要素進行高度還原,但“還原”并非一味地複制粘貼原著,也需要在人物塑造、劇情設定上拍出新意,富有“當下性”與“創新性”。觀衆其實并不願意總看到“一成不變”的内容,但創新又并非“肆意放飛”而忽視了基本的創作規律與使用者喜好,如何拿捏好兩者的平衡,是決定一部作品成敗的關鍵。像我們平台開發《鬼吹燈》系列,初始也面臨過不少質疑,但我們慢慢開始找到了改編這類IP的規律,口碑也就立住了。

最後,是“個性“和”共鳴“之間的平衡。劇集市場其實是一個“疊代”很快的市場。一個題材火了後,跟風的、同質化的一窩蜂而來。是以,這些年,大家都在避免“同質化”,也在絞盡腦汁尋找“個性”。但光有“個性”而忘了“共鳴”,也會是得不償失的。

在我們看來,不管是你的内容多具有市場開拓性,多富有“個性”或“差異化”的張力,最終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共鳴“的前提之下。而共鳴的本質,還是要洞悉使用者的當下心理,與他們玩在一起,讓他們有所“心動”。像我們今年播得比較好的兩部現實題材劇《安家》《三十而已》,都是在“個性”和“共鳴”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點。前者聚焦房産中介這一新興領域,後者聚焦三十這一年齡段的女性群體,兩部劇的題材都具有市場個性化,但又都不約而同地把握住了當下觀衆對職場、婚姻等最為現實的心理需求,給了觀衆極強的參與感,也讓劇集的熱度居高不下,成為全民爆款。

03 | 我們的内容觀

前面分享了一些我們對于創作的看法和經驗。其實我想說的是,無論影視行業如何風雲變幻,無論技術如何疊代。做内容,做好内容,始終都要建立在“尊重”與“熱愛”的基礎上,秉承尊重創作規律的初心,熱愛内容的赤心。

對于好作品,我們平台這些年一直堅持“百花齊放”的态度,是以大家既能在我們平台看到《全職高手》《陳情令》這樣劇漫關聯的作品,也能看到《三十而已》《安家》這樣的全民話題劇,既能在《龍嶺迷窟》這樣的男頻劇中各種冒險,也能在《傳聞中的陳芊芊》《雙世寵妃》等女性劇集中獲得情感的力量。

當然對于優質的内容,我們也一直堅持着判斷力與标準。首先,價值觀正确,傳遞正能量是不可動搖的原則,我們不做也不會采購三觀扭曲、低俗庸俗的劇集,我們希望劇集能更多地傳遞善意、積極、陽光的一面。在内容價值的衡量上,我們更加強調創新、匠心、真心,要新鮮、創新、不要老套正常;要極緻亮點、不要中規中矩;要觀照現實、真實有力;不要懸浮虛空,誇張造作;要深度共鳴,不要晦澀自嗨;要制作精良、節奏緊湊,不要拖沓注水、流水線制造。我們會持續對優質内容投入,我們也需真正能夠激發使用者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時代新精品。

今年對影視行業來說确實是很艱難的一年。是以,我們希望能夠和很多優質的合作夥伴,一同去探索更多樣化的生産模式、 商業模式,共同攜手打開更多的突破口。我們也願意用最佳的合作模式、本着開放共享的态度,給予合作夥伴全方位的資源支援和商業回報。當然,這建立在我們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信念,而不是一味地抱着短視的眼光。

同時我們也願意盡可能地扶持有創作活力的年輕團隊、中小公司,一同參與到影視行業的創作中來,讓這些新生力量為劇集市場帶來更加精品的内容,促進影視行業的長遠發展。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謝三聲,謝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