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和我的父輩》上映,這位老戲骨的原聲令人破防!對抗癌症20年,他靠16字經驗戰勝病魔

作者:文彙網

最近《我和我的父輩》電影上映,感動了不少人。

“人類第一次時空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李雪健老師飾演的老年科學家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讓人熱淚盈眶。

《我和我的父輩》上映,這位老戲骨的原聲令人破防!對抗癌症20年,他靠16字經驗戰勝病魔

但大家發現李雪健的聲音不對勁。這是因為電影中用的是李雪健老師自己的原聲。

官方亮出的拍攝花絮中,64歲的李雪健老師因為聽力、聲帶受損,每次對戲都不容易,但他卻非常敬業。而這種聲音的變化,源于二十年前的一場鼻咽癌。

《我和我的父輩》上映,這位老戲骨的原聲令人破防!對抗癌症20年,他靠16字經驗戰勝病魔

電影《焦裕祿》中飾演焦裕祿

2001年,在拍攝一部電視劇時,李雪健脖子上長了一個小疙瘩,嗓子很難受,沒想到隔些天他便咳出了血,吃點消炎藥他就去拍攝了。

一個月後,李雪健被确診為鼻咽癌。病重時,當時喝水都咽不下去,一活動就頭暈,嘔吐不止。

《我和我的父輩》上映,這位老戲骨的原聲令人破防!對抗癌症20年,他靠16字經驗戰勝病魔

考慮到病情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當時沒有選擇切除手術,而是采取傳統的化療方法。化療過程十分痛苦,李雪健做化療時要平躺着幾小時不能動,化療的痛苦一度讓他想放棄。

後來,在談起和病魔做鬥争的日子,并戰勝癌症時,李雪健主要覺得有這四點:

1. 能吃能睡,2. 放寬心态,3. 配合醫生,4. 配合家人。

他曾說“感謝我的家人,在那段時間,他們從來沒有讓我感覺到緊張的氣氛。我能恢複過來,秘訣就是能吃能睡、放寬心,配合醫生治療。”

2003年春天,李雪健的病基本痊愈。他2012年在媒體采訪中說“醫生給我診斷過,痊愈了,他們老早把我這(患癌的)帽給摘了!”

面對癌症,李雪健老師的心态還是放得相對寬的。

在采訪中,主持人問及他被确診癌症,是否感到害怕時,他是這樣說的:

“我沒有(害怕),我還挺有好奇心,我說我能吃能喝的,我能得癌?我還是這樣的心态。”

《我和我的父輩》上映,這位老戲骨的原聲令人破防!對抗癌症20年,他靠16字經驗戰勝病魔

開始治療時,李雪健上午去醫院治療,下午回劇組拍戲。

後來出院後在家休養的時間,他又開始從頭學起了書法和畫畫。有人問他練的是什麼字型,他說:“人家都說我是‘沒體’,其實就是為了養心。我畫的畫,都是去買來兒童學畫的那種書,跟着學。有時候朋友來了,就和他們下下圍棋,或者在電視上看看圍棋。”

李雪健還十分喜歡觀看拳擊比賽,他說:“圍棋和拳擊,一個是靜中有動,一個是動中有靜。這裡頭寫着人生啊。”

實際上,放化療的過程并不輕松,李雪健也曾一度想要放棄。

《我和我的父輩》上映,這位老戲骨的原聲令人破防!對抗癌症20年,他靠16字經驗戰勝病魔

他多次在采訪中坦言,多虧家人的支援,才能讓他一直笑對人生。

李雪健發現,這場大病改變了自己以前的很多“惡習”,恢複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狀态,就連演戲風格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做一個好演員并不容易,李雪健老師對自己也特别“狠”。曾經為了演好焦裕祿,他生生餓了一個1個月減肥,那段時間完全不沾米飯和菜,隻喝沒有油的白菜湯,餓了就嗑瓜子。而這也讓他出現了内分泌紊亂的情況。

後來,李雪健提到了自己身患鼻咽癌的那段經曆說道:“我家人說,這個病是老天對我的一種愛。那之後我反思了兩年,也讓我對自己的事業、甚至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經過大概兩年的積極治療,李雪健病愈後再度回歸熒屏。“醫生說适當參加一些工作對恢複有好處。“

每個人都要學會提升自身抗癌力!

著名惡性良性腫瘤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何裕民教授通過分析從醫30多年來接觸到的23000多例惡性良性腫瘤病例發現,每個人體内都有原癌基因,而抗癌力的存在使得大多數人與原癌基因相安無事。

但如果身上抗癌力較大程度的流失,很容易導緻癌症。而一些患癌的人,可以痊愈,甚至帶癌生存,就是因為激發了自身内在的抗癌力。

所謂抗癌力,指的是人體的一類綜合能力,它表現為身心協調狀态下機體對于正常機能的維護、适應、修複與增進。同樣,抗癌力包也含着免疫力。正是因為抗癌力,才讓癌症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慢性病,更讓癌症有了自愈的可能。

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這5點,讓你患癌幾率一降再降!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健康呢?上述研究歸結了以下5種:

1、戒煙:從不吸煙或戒煙30年以上

吸煙已經是明确的緻癌因素,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呼吸熱病科主任醫師張永生在2016年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煙草煙霧中含有超過7000種化合物,數百種有害物質,其中既有緻癌劑,又有促癌劑。是以,吸煙不僅會誘發基因惡性突變,更可怕的是,煙草煙霧中的化合物和有害物質還會加速基因的損傷和阻止基因的修複,進而誘發癌症。

是以,“吸煙有害健康”并不是單純的說說而已,而對于吸煙人群來說,戒煙是唯一選擇。不僅如此,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全球煙草流行報告》資料,不同年齡戒煙會為身體帶來不同的改變:

30歲時戒煙,能使預期壽命增加約10年;40歲是戒煙,能使預期壽命增加約9年;50歲時戒煙,能使預期壽命增加約6年;60歲時戒煙,能使預期壽命增加約3年。

也就是說,一個人30歲時戒煙,比在60歲時戒煙預期壽命增加7年。

2、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運動也是保證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項。

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11月釋出《關于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指出,所有成年人,包括有慢性病或殘疾的人,每周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者進行75-15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活動。此外,每周至少有2天進行中等或更高強度的肌肉訓練。

3、健康飲食:至少4種食物量達到推薦标準

上述研究強調,要保證健康飲食,以下6種食物食用量,至少要有4種達到推薦标準,包括水果≥4份/天、蔬菜≥4份/天、魚≥2次/周、加工肉類≤1次/周、紅肉≤1.5次/周、全谷物≥3份/天。

《我和我的父輩》上映,這位老戲骨的原聲令人破防!對抗癌症20年,他靠16字經驗戰勝病魔

4、從不飲酒: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

2021年7月,《柳葉刀·惡性良性腫瘤學》最新發表一項來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領銜的全球大型研究,對飲酒導緻全球癌症負擔的最新評估。評估結果表明,2020年有74萬例新發癌症可歸因于飲酒,即便是适度飲酒(每天兩杯左右),一年也導緻了超過10萬例新發癌症。

研究人員證明了與酒精有因果關系的癌症,包括上呼吸消化道(口腔、咽、喉和食管)癌症以及結腸癌、直腸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以及非黑色素瘤皮膚癌以外的所有癌症。

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也曾在2018年4月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

5、體重指數(BMI):在18.5kg/m2-30kg/m2之内

體重指數(BMI)是肥胖程度的重要名額,而體重過胖(BMI>30)或過瘦(BMI<18.5)對于身體健康都不利。

2021年1月,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BMC醫學》雜志上刊登的一項在350萬人中進行的大型研究發現:體重指數(BMI)較高的肥胖者患12種癌症的風險增加。研究人員對這些參與者進行了平均8.3年的長期随訪,其中超過20萬(202837)名參與者被診斷為癌症。

編輯:吳金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