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年少時就善屬文者?

作者:秉筆春秋呂書生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年少時就善屬文者?

密雲不雨龍挂尾,落葉辭風蟬噪林。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周末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漢末時期各個領域上都有才俊熠熠生輝,有些人在文賦方面尤為擅長,留下了諸多篇章。本篇就來聊聊漢末時期那些年輕時就擅長屬文者。

梳理了《三國志》、《後漢書》、《晉書》中那些年少時就擅長屬文者,梳理了一份名單:曹丕、夏侯榮、曹植、曹衮、裴秀、羅憲、郤正、沈友、胡綜、韋曜、邊讓、羊祜、曹髦、陸雲。很多三國時期以文采見長者沒有收錄其中,主要是缺少相應的記載,或者難以推測他們年少時的狀态。

“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三國志·文帝紀》注引《魏書》

【曹丕,同樣是滿腹經綸之輩,隻是君主的身份遮掩了太多風采,也難怪有後人評價“文帝以位尊減才”】

“幼聰惠,七歲能屬文,誦書日千言,經目辄識之”——《三國志·夏侯淵傳》注引《世語》

【夏侯榮,夏侯淵之子,由于他年幼時的優異表現,曹丕特地宴請賓客讓夏侯榮表現他的記憶力,隻是夏侯榮十三歲就随父親戰死沙場了】

“年十歲馀,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三國志·陳思王傳》

【曹植,陳思王雖然仕途不順,但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舉世皆知,十餘歲的他就已經學習了數十萬字的詩詞歌賦】

“少好學,年十馀歲能屬文”——《三國志·武文世王公傳》

【曹衮,曹操之子,顯然曹魏宗室在教育方面也頗有建樹】

“弘通博濟,八歲能屬文,遂知名”——《三國志·裴潛傳》注引《文章叙錄》

【裴秀,裴潛之子,年少成名的他在地圖學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也留下了一些作品】

“憲少以才學知名,年十三能屬文”——《三國志·霍峻傳》注引《漢晉春秋》

【羅憲,他是從谯周,被人比作子貢,年紀輕輕就能做文章也是他揚名的因素】

“弱冠能屬文,入為秘書吏,轉為令史,遷郎,至令”——《三國志·郤正傳》

【郤正,益州刺史郤儉之後,在漢末這種動蕩時期随着父親漂泊,但他也不忘勤學苦讀,弱冠之年即二十歲】

“弱冠博學,多所貫綜,善屬文辭”——《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吳錄》

【沈友,吳郡才俊,雖然才華橫溢卻觸怒了孫權】

“綜少明經,善屬文,有秀才”——《三國志·薛綜傳》注引《吳錄》

【胡綜,曾與孫權一起讀書,也深得孫權信任,吳國很多策命文書都出自他手】

“少好學,能屬文,從丞相掾,除西安令,還為尚書郎,遷太子中庶子”——《三國志·韋曜傳》

【韋曜,有些人年少時飽讀經典,有些人“能屬文”,有些人“善屬文”,彼時也有些人讀不上書】

“少辯博,能屬文”——《後漢書·邊讓傳》

【邊讓,東漢末年的名士,年少時就展現了他的才能,留有《章華賦》一篇】

“及長,博學能屬文,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善談論”——《晉書·羊祜傳》

【羊祜,還沒出仕前就以博學著稱,泰山羊氏也是才俊輩出】

“時高貴鄉公好屬文,在位者多獻詩賦,汝南和逌以忤意見斥,祜在其間,不得而親疏,有識尚焉”——《晉書·羊祜傳》

【曹髦,終年二十歲的君主,才同陳思呐】

“雲字士龍,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晉書·陸雲傳》

【陸雲,這是年齡最小有能屬文記載的人物了,陸機、陸雲這兩兄弟在魏晉時期同樣享有盛名】

如有疏漏,還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