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克芹去世三十周年:再回首《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作者:南方周末
周克芹去世三十周年:再回首《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在家中寫作

1982年12月,周克芹的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的6部作品中排在第一位,排在其後的是魏巍的《東方》、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莫應豐的《将軍吟》、李國文的《冬天裡的春天》和古華的《芙蓉鎮》。

周克芹出生于農民家庭,他一輩子寫農民。他的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獲獎後,電影、電視、戲曲争相改編演出。之後,他的另一部長篇《秋之惑》因真切描繪農村十年改革生活也受到好評,但影響大不如前者。

在長篇小說獲獎之前,他的《勿忘草》《山月不知心裡事》已經先期連續獲得1980、1981年兩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90年7月21日,作家被确診為晚期肝癌,8月5日淩晨二時零五分,在解放軍成都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53歲。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周克芹名振一時的代表作,但它的創作、連載、發表、出版、獲獎的詳細過程卻鮮為人知。

2020年8月5日是周克芹去世30周年的日子,我收集資料并通路周克芹的家人,完成了《周克芹年譜》等成果,現以此文紀念這位幾乎被忘卻的作家。

<h3>《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寫作緣起</h3>

1977年11月,四川省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于11月5日在四川溫江縣召開了文學創作座談會,時任簡陽縣紅塔區農業技術員的周克芹受到邀請參加會議。這次會議曆時半個月,會上,他聆聽了老作家沙汀、艾蕪、馬識途的講話及李累的報告,深受鼓舞,産生了創作一部現實題材中長篇小說的構想。周克芹回到了簡陽家中後,11月22日晚,他确定了小說《許茂家裡的女兒們》的創作思路。經過徹夜未眠的苦思冥想,于11月23日淩晨将這部準備寫作的小說最終定名為《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随即,趁熱打鐵,于23日至27日精心設計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人物,草拟了人物小傳。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創作,1978年冬,周克芹完成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初稿。

<h3>從内部刊物中篇連載改造而成的長篇</h3>

1979年,四川省内江地委決定在全地區舉辦建國三十周年征文活動,周克芹獲悉消息之後,應好友、時任地區文教局内部刊物《沱江文藝》季刊主編吳遠人的約稿,将這部小說投稿參賽。最初,這部小說是以“中篇小說連載”的形式,刊登在《沱江文藝》第1期“建國三十周年征文作品選”欄目裡,标題署為:征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篇小說連載)第一章《霧茫茫》。這本《沱江文藝》第1期于2月15日出版後,周克芹的中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好評。5月份,《沱江文藝》季刊第2期又發表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二章《未圓的月亮》。

《編後小記》說:農民作家周克芹同志的新作《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我刊第一期發表第一章後,受到廣大讀者的贊賞,一位讀者來信說:這是一篇具有清新、濃厚的泥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的好小說,它藝術地展現了沱江之濱的生活畫卷。眉山縣多悅公社國小教師覃澤倫來信說,他深夜掌燈一口氣讀完了第一章,愛不釋手,學校的老師們争相傳閱,希望盡快讀到全文。為了幫助作者進一步修改,希廣大讀者及時把讀後感想告訴我們,以促進我區文藝創作。

1979年8月,《沱江文藝》季刊第3期刊登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三章《初訪》。

8月26日,周克芹最終将中篇小說的篇幅重新補充修改定稿成二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79年9月,由四川省内江地區建國三十年征文評選小組主編的《沱江文藝》特刊——《内江三十年文學作品選》(1949—1979)在小說欄目頭條位置重新刊登了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全文,進而使周克芹這部最初是中篇小說最後“改造”成長篇小說的優秀作品得以呈現出完整的全貌。

<h3>《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公開發表</h3>

1979年8月下旬,重慶作家、評論家殷白獲悉周克芹在《沱江文藝》發表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之後,專程從重慶到簡陽看望周克芹,認定這部長篇小說是一部優秀作品,并熱情地撰寫了評論文章《題材選擇作家——評》,刊登在1980年第1期《沱江文藝》和1980年第4期《四川文學》以及《文藝報》上:“……作者原計劃寫個中篇,一發而不可收拾,中篇結構演成了長篇。這是作者的筆不由己,是生活積累的觸發,是創作醞釀的成熟,是文學誕生的規律。”

同時,殷白向《紅岩》雜志主編王覺推薦周克芹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引起編輯部高度重視。經過三審,決定全文刊發。9月19日,周克芹應《紅岩》編輯部邀請趕赴重慶商讨發稿事宜。當年12月,《紅岩》以頭條位置一次性刊登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去世三十周年:再回首《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在簡陽老家門外

<h3>對小說的反響和評價</h3>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在《紅岩》刊登之後,立即在四川乃至全國文壇引起了熱烈反響和廣泛矚目。

1980年4月,《文藝報》刊登了時任中國文聯主席周揚和著名作家沙汀高度評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通信。

周揚給沙汀的信中寫道:

我已讀了這部長篇的大部分,的确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書。……作者對農村環境和人物個性的描繪是栩栩如生的。……小說也描寫了我們農村中、社會中的不少消極面、陰暗面,但并不給人以消沉的感覺,相反給人以鼓舞的力量。

沙汀緻周揚的信中寫道:

花了兩三天工夫,總算把周克芹同志的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讀完了。的确是本好書,無怪《紅岩》編輯部、《四川文學》編輯部都先後向我推薦,您又特别寄來《沱江文藝》特刊和殷白同志根據這個特輯版本寫的文章,并告訴我您讀了大部分後的感想和對作品初步的評價。我讀完全書後的印象是,它不止是三年來反映在“四人幫”陣陣妖風橫掃下四川農村生活的佳作,就從三十年來反映農村生活的長篇說,也相當難得。因為盡管還不能說它已經達到某些早有定評的名著的水準,但卻有所突破。

1980年6月,《紅岩》第2期刊登了蘇執的評論文章《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思想藝術的成就》。同期開設“《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四人談”專欄,發表了王世德的《現實主義的新收獲》、香圃的《一條紮實的文學之路》、李敬敏的《談許茂》、陳淑寬的《生活的畫卷 希望的豐碑》等四篇評論文章。1980年9月,《紅岩》第3期繼續開設“《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筆談”專欄,刊登了吳野的《對現實的凝視和深思》、蘇鴻昌的《值得重視的藝術成就》、曹廷華的《美的發現 美的創造》、敖忠的《在“深化”上下功夫》等四篇評論文章。

這一系列評論的發表,讓《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引起了文壇更多人的關注。

周克芹去世三十周年:再回首《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在天津

<h3>作為單行本的出版過程</h3>

小說在《紅岩》發表後,引起了全國各地出版社的高度重視,紛紛争相“搶占”出版權。捷足先登的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于1980年5月出版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印數16萬冊。

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劉鐵柯曾撰文談到《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出版的來龍去脈:

記憶中是1980年元月,我先後收到四川内江作家吳遠人寄來的一本《内江三十年文學作品選》和尚未見過面的克芹寄來的一本1979年第二期《紅岩》文學季刊。兩本書刊都全文刊登了周克芹的長篇小說“許茂”。不同的是:前者《内江》上的作品是初稿,後者《紅岩》上的是加工過的修改稿。照常理講,修改過的總比沒修改的好。作者在給我的信中隐約透出,他對尚未修改的初稿,更情有獨鐘,心着愛意:“讓它像一個初生的嬰兒一樣帶着血痕(缺點)問世吧!一個剛剛下地的嬰兒,并不美,卻有幾分動人處。”

劉鐵柯一口氣讀完這部24萬字的書稿,頓覺從作品中呼吸到一股冰雪消融、大地複蘇的清新的春天氣息,憑着讀後第一印象,他向百花文藝出版社老社長林呐推薦了這部作品。林呐笑着說:“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好,咱社可以做特稿快審快辦。”很快,小說得以順利出版。

<h3>兩個制片廠同時拍電影,名列“茅獎”榜首</h3>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出版之後,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1980年6月,《新華月報》(文摘版)第6期選載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二、五、六、九章,同期刊登周揚、沙汀的《關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通信》。同月,《中國文學》(英文版、法文版)第6期翻譯刊載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二、五、六、九章。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先後開始連播《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另外,《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被改編為多種地方戲、電視劇、廣播制。比較成功的有四川自貢市川劇團的川劇《四姑娘》、湖北省楚劇團的楚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内江地區文工團的話劇《路漫漫》、四川電視台的電視劇《葫蘆壩的故事》等。

1981年,《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被北京電影制片廠和八一電影制片廠同時搬上銀幕,兩廠分别排出當時影壇最豪華的陣容打起擂台:八一廠由周克芹親自編劇,李俊執導,北影廠則由王炎編劇和導演。兩廠的演員陣容互相競賽,八一廠:許茂(賈六飾)、顔少春(田華飾)、四姑娘(王馥荔飾)、三姑娘(斯琴高娃飾)、七姑娘(周虹飾)、九姑娘(趙娜飾)、金東水(馮恩鶴飾)、鄭百如(徐光明飾)。北影廠:許茂(李緯飾)、顔少春(盧桂蘭飾)、四姑娘(李秀明飾)、三姑娘(張金玲飾)、七姑娘(劉曉慶飾)、九姑娘(李鳳緒飾)、金東水(楊在葆飾)、鄭百如(張連文飾)。

兩部電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同時在全國各地上映,書寫了中國電影史的奇觀。

1982年12月,由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首屆茅盾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周克芹的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名列榜首。

12月15日,周克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了“首屆茅盾文學獎”授獎大會,領到了3000元獎金,并代表六位獲獎者作了題為《深情地領受人民的鞭策》的發言。

姜紅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