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作者:國學踐行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第四十四期國學與教育高峰論壇暨第五期鄉村國學教師文化素養提升班現場

第44期國學班有216多名來自湖南的中國小鄉村教師,他們是受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全額資助參加本次學習。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為何參加本期國學班,對這次的學習有着怎樣的期待和憧憬!

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國學之旅

喜組學員:王博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此次學習是有緣之行,感恩所有給予我幫助及關愛的師兄,因為有緣相聚于此,願此次學習讓我認識不一樣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同僚的引薦,我來到這個學習基地學習,雖然之前沒有接觸過,但助教老師的認真負責,積極熱情讓我深受感動。素未謀面,卻感覺似曾相識。我想這份愛與責任就是國學教育訓練的核心之所在吧。在學習群裡幾天,漸漸的,我應邀的好奇心理轉變成了期待心理。助教老師和其他優秀的師兄們讓我知道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學習之旅。

我要在實踐中将國學的精髓踐行,讓更多的人受益。在生活與工作中洗去自己的浮躁與不安,學會接受學會享受學會分享,以國學的核心指導自己前行的路。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成為對社會作用更大的人。并以自己所學影響一批人,成就一批人。

研修國學 修身齊家

仁組—楊平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我來自于湖南知名藥企九芝堂,這是一家富有情懷的企業。三百餘年的曆史積澱中,企業始終堅持傳承與創新,以積極推行中醫藥文化為己任,責任與擔當。這樣的理念與踐行國學在某種意義上殊途同歸。公司很多同僚都陸陸續續參與了國學踐行公益研修,看到他們收獲滿滿,心中一直非常向往,也期待有機會能參與其中。

我是一個熱愛學習,渴望走出舒适區,尋求突破的人。工作和生活中,我力求完美,有時也會感覺壓力倍增。參與國學踐行,目的是希望通過學習國學教育思維,悟為人處世之道。找到工作、生活、教育以及與他人相處的和諧、平衡之法。

本次國學班大咖雲集,我十分珍惜這次的學習機會,這是一種難得的緣分,相信必将不虛此行。希望借助本次研修之旅,每個人都能真正有所感悟,找到自己心中想要的答案。

我定要把國學的種子撒向我的校園

愛組學員:王倩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我為自己能參與此次教育訓練而感到榮幸,也希望能借此契機把國學的種子灑向我的學校,我的校園。

若問我為何參加此次學習,我想用我在我校雲泮國學坊成立時我的發言來回答:“力争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雲泮’鑄造成品牌,讓沁園校區成為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片沃土。”老師們,當一個家庭将視若珍寶的孩子送進沁園托付于我們時,我們能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詩心,他們歡欣愉悅時能吟誦,傷心失落時能從容,我們能用精華的文化資源幫孩子們建立寬廣的人生坐标,讓他們的世界如同星光照耀的山色湖光,哪怕他現在成不了大海,也會憑着成為大海的願望而不斷吸收養料去擴充自己。

這段國小時光将成為他們人生之路的溫暖底色,光陰荏苒,唐詩宋詞已浸潤到他們的血液中,他們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無一不透露出他們讀過的書,最是書香能緻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他們能擁有高尚的情操,不凡的見解,遇事不慌張不盲從,因為他們心中有筋骨有底氣。多年之後他們回首往事,會認為國小的國學啟蒙是他們一生中最幸運的一件事,我認為我們正在做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培養有文化的中國人。

國學,讓我在紛繁的世界中淨化心靈

仁組學員:趙浩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國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是不朽的經典之作,代表着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我認為從國小習國學,有利于培養孩子“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志勇”的良好品質。

國學經典飽含古人的智慧和修養,作為成年人,學習國學更加有利于我們在紛繁的社會中,學會如何修身養性、淨心處事,在人生中遇到各種困難挫折、面臨重要選擇之時,能夠沉穩、淡然的面對,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這次來參加國學研修班,希望我能夠通過學習獲得感悟和提升,淨化心靈。《禮記·中庸》中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為學的幾個層次,學問思辨、身體力行,把所學所想堅定的在今後的生活中運用、執行,這也是我此行所學的目标所在。

重逢國學·不忘初心

賢組學員:李青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我有多久沒有擡頭仰望過星空了?我又有多久沒有翻閱國學典籍與聖人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了?

在資訊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我們力求高速高效高質的今天。“迷茫”、“焦慮”、“疲倦”似乎開始時常活躍在我的生活之中。在我使勁朝前沖的過程中,我是不是應該停一停腳步,回頭望一望?

于是我開始翻開《論語》,試着讀讀《大學》,慢慢思悟《道德經》。初初翻讀、領悟,難免停于表面,難以了解。在似懂非懂中,尋求更深的開悟。

孔子有言,“告諸往而知來者”,重溫國學教育傳統,是為了更充分地打開我們自己,讓我們足夠地廣闊,足夠地包容,足夠地去愛。重溫古典傳統,并不是讓我們固守傳統,回到過去,而恰恰是為了更好地開啟當下,迎接未來,由此更好地活在當下至未來。

本次有幸能參與到“修身齊家-國學與教育高峰論壇暨第44期國學研修班”的學習,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師兄一同踐行國學之路,重逢國學,重拾初心,這是何等的美妙?

感恩國學,感恩遇見,感恩更好的明天。

弘揚國學,必将有我

舍組—黃海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華夏泱泱,源遠流長;五千年文明,璀璨輝煌;儒子仁心,天下大同;匹夫有責,先憂後樂!古仁人之心,家國情懷,掩映在曆史的長河裡,融入在華夏兒女的血脈中。

然近年來,我們教育中,國學經典成份在減少,媚外思想在擴張。特别是我們的學生們鮮讀經典,疲于課業,遊于俗世,缺乏信仰,精神沒有得到中華優秀文化的滋養,靈魂沒有受到華夏精粹的滌蕩!逐漸淡忘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新時代,新号角,新風尚。世界進入新的發展格局,中國已經站到世界舞台中央。中華兒女的風骨需要用炎黃血脈來澆鑄,中國人的形象需要用國學經典來張揚。是以,時代呼喚國學,育人需要國學,中國的未來離不開國學。如何弘揚?一是營造國學學習氛圍。需要大家都關心國學,學習國學,要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決心。二是教材要加入更多的國學經典内容。三是從娃娃抓起。從幼稚園、國小就要多讀經典,恢複一些經典禮儀,用“滿滿的儀式感”來烙下學生人生的每個階段的印記。四是學校要多開展國學文化活動。把國學經典内容、禮儀、人生教義融入到活動中,将“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的道理貫穿其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是以,第44期國學班,我來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作為一名國小教師,當以弘揚國學為己任,潛心學習,言傳身教,披肝瀝膽,死而後已!

踐行國學——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恭組學員:陳玲玲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秋風送爽,金桂飄香,在這流光溢彩的日子裡,居然想起了2012年在延安大學畢業的場景了。2008年我以美術學專業被延安大學錄取。因為是師範專業,是以大學四年裡國畫、油畫、攝影、設計、書法都開設了課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從小就有的想法——學國畫。

大學時光一晃而過。而今天,我已經是一名有着九年教齡的人民教師了,内心帶着憧憬,更帶着熱情,去追求我一生的職業。

承蒙湖南省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對鄉村教師的厚愛,我有幸參加第44期的學習,去學習國學知識。雖然我在學校教的是美術和曆史課程。但我仍然對國學有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在此次教育訓練活動中學有所成,把我們的國學文化和美德帶進我們馬江中學。我也将不斷的努力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努力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心系國學班 踐行再出發

友組學員:朱豔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大家好!我是來自湖南省衡陽市常甯市培元國小的朱豔,是一名國小教師,目前任教二年級的國文兼班主任。感恩湖南踐行國學公益基金會提供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讓我在國學踐行這條道路上走的更久更遠。

早在2016年的時候,因為一些機緣巧合,我進入了一個國學經典的誦讀平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誦讀國學經典,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雖然隻是誦讀原文,不求甚解,并且讀的遍數也不多,但是卻有很多經典句子深深地紮根進了自己的心裡,每每想來都回味無窮,真是無比敬佩和贊歎聖人的胸懷和智慧。比如《易經》中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論語》中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還有《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啟蒙讀本中的很多句子,也像一面鏡子一樣,時時照見和規範自己的言行,在此不一一枚舉。

後來由于生育二寶,中斷了經典誦讀。但是自己作為傳統文化的受益者,一直對國學經典充滿了崇敬和喜愛。期間也想過帶着班上的孩子誦讀和踐行《弟子規》,但是由于自己學習不夠深入,領悟得不夠透徹,再加上大環境下教學任務繁重緊迫,學校更注重知識的學習和成績的考核。是以這個美好願望一直沒有真正落實。

正好這次很幸運地被第五期鄉村教師國學班錄取,我相信通過這次學習,不僅是自己的思想會得到洗滌和升華,更希望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上找到更多優秀的引領者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學習,永不止步

恭組學員:樊豔蘭

為何參加第44期國學班?9位學員的心聲和期待——滿滿的愛與能量

人有時候是很奇怪的,會在不經意的瞬間想到過去的時光。時光教會我們成長,我感恩時光帶給我的點滴,它讓我體驗着作為老師的教之歡愉。有時我也會深感自身的不足,作為老師應該時刻保持學習精神,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方能成長。

我來自江西省萍鄉市,2019年進入茶陵的教育事業當中,作為數學考進來的老師,在學校師資緊缺的情況下,安排我同時教國文和數學,我頂着壓力,完成“萬精油”般的教學,與孩子們互相成長,共同進步,但是靜下來想想自己需要提升的空間挺大的,在學校作為班主任的我外出教育訓練機會很少,我很珍惜這次教育訓練機會,希望有所成長,對國學有深入的了解,在今後的教學中滲入國學的情懷,用知識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生。

攝影 / 葉新球 周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