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作者:荊郢豪客

國慶節期間,看到消息,武漢新開了個“漢口鎮”,很是熱鬧。

園博園這裡有個“漢口裡”,現在又出來一個“漢口鎮”。而且從消息傳出的畫面看,這個“鎮”的建築簇新洋氣,很是有範兒,便決定去看看。

打聽到這個“漢口鎮”,在武漢的“漢口北”。這個“漢口北”由大名鼎鼎的武漢小商品集散地“漢正街”遷址放大而建。現已是一帶由連片很多幢商城組成的一個巨大的商品批發集散市場。

這一日,乘地鐵轉輕軌,路上一個多小時,到了。

輕軌站的終點即“漢口北”。但“漢口鎮“并不在“漢口北”的正街,而是在背街。是以,找到地方,費了些功夫,還彎了點路。

不過,彎點路也好。好久沒來過“漢口北”,沒想到背街處大變樣了。

古韻“新漢正街”門樓和摩登摩天輪,很有氣勢,都是過去沒看到過的建立築。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而過門樓到摩天輪,又看見一條新擴的大路和一大片漂亮的歐式建築。每一棟建築,都有一個或幾個商務主題。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大略看了一下,國内華中地區、湖北地區,國外歐洲、上合組織成員國、東盟等,均有商品展示,可以開展相應的批發和零售的商貿活動。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還有國内一些著名的電商,如京東、拼多多、等入駐,為湖北、武漢商貿與全國以及世界互通,提供電商平台。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看到很多“漢交會”的招貼,這一片商貿區,應是為“漢交會”新辟建的。意在全面商貿全中國全世界的“漢交會”落腳“漢口北”,可以說武漢有了“新漢口北”。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趕上荊門地區在搞商貿推薦活動。歌之舞之,小有熱鬧。聽到台上提問題:“請問,黃仙洞在哪裡?”正好我知道,便上去搶答“鐘祥客店”。果然答對了。獲得一袋“黃仙洞牌”葛粉獎勵。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猶不盡興,要過主持人麥克風說了一句,“俺知道答案,因為俺是鐘祥人”。

其實,嚴格地講,我隻是祖籍鐘祥。自稱鐘祥人,馬馬虎虎也過得去就是了。

哦,光顧着湊熱鬧,差點忘了,此來的主要目的地:漢口鎮。

正琢磨該往哪裡尋,隻見一隊大媽魚貫而往東去。心想,哪裡有景點,哪裡就少不了大媽。大媽們很可能是奔“漢口鎮”去的。

果然沒錯。跟着大媽,直接到了。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漢口鎮”落眼熱鬧。

大門口,最搶眼的,不是那台老式蒸汽機火車頭和兩節綠皮車廂,而是車頭站滿群擺POS、和車廂窗戶裡探出頭來單秀POS的:大媽。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一輛收費十元小轉一圈的黃包車上,也是:大媽。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一個花廊,雖是假花,卻也假得粉紅爛漫。其中的主角:大媽。

不過,真正的主角,無論如何不會被大媽搶了風頭的主角,凸顯此“鎮”之為“漢口鎮”的主角,也是最熱鬧的主角,我以為,是街面到處挂滿了的舊時店鋪酒家的招牌、布招和酒旗。也正是這樣一些投映出往昔歲月的字号,也才名分了“漢口鎮“,真正濃郁了老漢口的韻味魅力。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漢口鎮”兩條平行的街上,少數沿襲老字号的店鋪酒家,在開張營業。但絕大多數挂着的招牌、布招、酒旗,都早已迷失了鋪面所在。風動之時而旗招飄搖,曾對這許多招牌、布招、酒旗耳熟能詳且有過生活交集的故人,在歲月中凋零無幾。許多回味,終歸幾聲歎息。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想起父親母親。父親是從鐘祥走出來的,在漢口住過,對漢口也熟。母親生在北京,長在漢口。他們如在,看到這些舊識旗招,應該會有親切感吧?

欣慰是肯定會有的。不光是舊憶有尋,更在于眼前時新。

還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父親帶着我第一次逛漢口。在舊租界地段,看到一棟棟塵垢滿面的舊建築,父親有些惋惜地說,唉,髒成這個樣子。原來這些樓房都收拾得幹幹淨淨,可漂亮了……

本地觀光之:“新漢口北”逛“漢口鎮”

傷感就不必了。歲月更替,新陳代謝,事之常态。讓流韻着懷舊的“漢口鎮”,與洋溢着新銳的“漢交會”,在“新漢口北”比鄰而立,分明聽到武漢在說:我從過去走來,又向未來奔去。我的每一個歲月,都是我不磨的記憶,都是我身姿神韻的美麗。

遠遠傳來大媽的群聚爆笑。不知為什麼,但知道她們正在享受即時當下。

乃竊杜牧詩韻打油四句:

花枝招展大媽紅,

招牌布貼酒旗風。

新漢口北漢口鎮,

多少悲歡歲月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