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學裡的“名譽礦工”書寫救援奇迹——記全國優秀共産黨員、西安科技大學教授、科技處處長文虎

作者:西安新聞網
大學裡的“名譽礦工”書寫救援奇迹——記全國優秀共産黨員、西安科技大學教授、科技處處長文虎

文虎教授(西安科技大學供圖)

在礦山救援現場,他利用所學救人于水火之中,截至目前共參與全國15個省、百餘家煤礦企業160多次火災救援。

在學校,他為人師表,籌資助學情系教學科研,獎勵熱愛煤炭科學、品學兼優的研究所學生和大學生360餘名,發放獎金160餘萬元。“若能用我所學,為礦山安全做些事,我一定随叫随到。”他如是說,也如是做。他,就是在“兩優一先”評選中獲得“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稱号的西安科技大學教授、科技處處長文虎。

礦難救援 沖鋒在前

他被多個煤礦授予“名譽礦工”

“笏山有殇愛無疆,礦難無情人有情。1月10日,山東栖霞笏山金礦爆炸事故發生後,西安科技大學聞訊而動,千裡馳援,為成功營救被困礦工作出了積極貢獻……這份傾情付出使我們備受感動,深受鼓舞,山東人民永遠銘記在心……”今年2月份,西安科技大學收到一封來自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感謝信,信中向該校和文虎團隊9名成員在這場事故救援中的鼎力支援緻以衷心感謝。

時間回溯到今年1月10日,山東栖霞市笏山金礦發生爆炸事故,井下22名礦工生死不明!文虎此時尚在榆林出差,從新聞報道獲悉這一情況後,憑經驗判定井下人員一定有幸存者。他立即電話通知團隊成員,準備使用“鑽孔通信裝置”去現場搜救井下幸存人員,該裝置由文虎團隊自主設計研發,通俗稱為“生命探測儀”。

救援現場複雜多變,救援是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賽跑。文虎和團隊成員加班加點、24小時不間斷監控,搜尋井下被困人員,終于在井深586米處“連線”到11名幸存礦工,為專家組精準科學制定救援方案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資料,為成功營救幸存礦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時天氣格外寒冷,團隊成員每天都淩晨兩三點後才回駐地休息,還要留兩名人員現場值班。值班同志隻能在帳篷或者消防車的鋪位上休息,随時接受現場指揮部的調遣。”一位從業人員回憶說。

“隻要有一線希望,就一定不放棄!”文虎說,每次在事故救援現場,他總希望能再多救出一個人。這已經不是文虎第一次參與事故救援了,每次煤礦發生火災安全事故,他參與撲救時總會巧妙利用科技成果解決現場難題,被多個煤礦授予“名譽礦工”。

瞄準世界安全科技前沿

引領師生把愛黨愛國創新奮鬥作為人生追求

今年49歲的文虎教授,199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之後,數十年如一日,一直以優秀共産黨員的标準要求自己,情系教學科研,傾心安全事業,不僅取得了豐碩的教學科研成果,而且積極地把科技成果運用到煤炭安全生産一線,長期奮戰在礦山救災救援現場,挽救了無數礦工生命。

“作為一名西北人,尤其是煤炭領域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對西部煤炭行業留人、引人的艱難深有體會。”文虎說。從教25年來,他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積極傳承先進文化。在學校他為人師表,傳承精彩精神,籌資助學情系教學科研,獎勵熱愛煤炭科學、品學兼優的研究所學生和大學生360餘名,發放獎金160餘萬元。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的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才紮根在了西部煤炭企業。他引領師生把愛黨、愛國、創新、奮鬥作為人生追求,推動黨支部建設與教學科研互相結合,曾經帶領的安全系黨支部成為全國高校首批“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

同時,文虎瞄準世界安全科技前沿,在礦山救援和災害防治領域取得大量原創成果。長期承擔安全學科大學及研究所學生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培養博、碩士研究所學生150餘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國際合作項目60餘項,企業科技項目300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50餘項、專利80餘項,著作10多部,學術論文200多篇。他的科研成果應用于國内千餘座煤礦,并出口俄羅斯、澳洲、孟加拉等國。

踐行使命 服務社會

參與撲滅百餘家煤礦企業160多次火災

文虎長期深入礦山生産一線,臨危不懼、攻堅克難、鎮定指揮,撲滅多起火災。在陝西韓城滅火時,他冒着随時可能發生瓦斯爆炸的危險,與救護隊員一起進入災區探查,掌握了一手資料,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案徹底熄滅火區,消除瓦斯爆炸隐患,安全恢複礦井生産。在河南義馬滅火時,他和救護隊員站在齊腰深的水裡連續工作數十個小時,撲滅了煤層火災。

截至目前,他共參與撲滅陝西、山西、内蒙古等全國15個省、百餘家煤礦企業160多次火災,從火區撤出10多億元的裝置,解放當機煤量3000多萬噸,創産值60多億元。

2015年12月25日,山東平邑石膏礦發生重大坍塌事故,受國家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調遣,他率隊趕到現場,采用自主研發的“生命探測儀”發現4名幸存礦工,在後續救援中對幸存礦工的生存空間和垂直救生通道進行了50多次探測,為指揮部上司和國内外專家提供了及時、準确、關鍵的資訊,成功救出受困井下的4名礦工。黨中央、國務院、國家安監總局和山東省人民政府等給予文虎高度肯定和贊揚。

2021年1月10日,山東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文虎研發的裝備對于成功救出被困井下的11名幸存礦工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他研發的“礦山救援可視化指揮裝置”“液态二氧化碳防滅火裝置”經國家安監總局招标采購,裝備于21個國家級礦山救援基地和100多個礦山救護隊。

文虎說,服務社會是大學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十幾年來,團隊不斷鑽研、反複試驗,就是希望更好地服務社會,現在裝置越來越先進,可是,我們卻發自心底地希望它永遠不要上“戰場”。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任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