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呂太後一生都經曆了什麼?又有哪些故事?

作者:視野曆史

呂太後是高祖微賤時的妻子,生了孝惠帝和女兒魯元太後。

太史公司馬遷在其所作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中,為漢高祖劉邦之妻呂雉做傳,《史記·呂太後本紀》是史記本紀的第九篇,是史記中唯一一篇單獨為女性作的傳記。司馬遷對呂後的評價為:“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穑,衣食滋殖”極高贊揚了呂後在位時的為政政策。這位一生極富傳奇色彩的“女強人”既勤儉持家、溫婉善良,同時為了獨掌大權而兇狠殘忍、用盡手段,為何這位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會有如此大的轉變?這位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又有哪些傳奇故事?

曆史上的呂太後一生都經曆了什麼?又有哪些故事?

一、老夫少妻,颠沛流離

呂雉早年的生活可以說是不幸的,呂家因躲避仇家遷居沛縣,沛縣各官員紛紛前來祝賀呂家喬遷之喜,泗水亭長劉邦看不起沛縣諸官吏,是以口出狂言,對負責傳信的人說“賀錢萬”。呂公大驚,親自出門想看看是哪位出手如此闊綽的大佬,結果隻是個身無分文的“潑皮”,負責排定賓客座次的是主吏蕭何,他對呂公說:“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呂公不以為然,見劉邦器宇軒昂,與衆不同,不僅安排劉邦為座上客,還将小劉邦十五歲的掌上明珠呂雉嫁給了他,這對老夫少妻就這樣被綁在一起了。

婚後的呂雉并沒有多幸福,因為丈夫劉邦這個時候不僅隻是個“潑皮無賴”,沒什麼家産,而且還有個與情婦曹氏生下的孩子,盡管晚年的呂後心狠手辣,殺起劉氏宗親與功臣毫不手軟,但在劉邦未發迹前,呂雉并沒有對劉肥有任何苛刻之舉,這實屬不易。後來劉邦喝酒誤事,将要到骊山服役的徒役們都放跑了,自己也潇灑地落草為寇,照料一家子人的重擔卻落到了呂雉身上,她不僅要獨自承擔支撐家庭外,還不時長途跋涉,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得婦如此,夫亦何求?”

但這位賢惠持家的女人并沒有得到丈夫多少了解和支援。劉邦起兵反秦,得封漢王後楚漢争霸,劉邦趁項羽深陷泥濘,一舉拿下了項羽的老家彭城,項羽率騎兵迅速回防,與漢軍戰于睢水,漢軍大敗,呂雉等一衆劉邦家屬為楚軍所俘,項羽想要屠盡劉邦家人迫使其投降,但劉邦一點都不為所動。直到雙方談判商議,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劉邦父太公、妻子呂雉被放回,本是潸然淚下的夫妻相聚,但呂雉卻發現劉邦身邊早已有了新的情婦戚夫人,呂雉的心情可想而知,想必也是從此開始,呂雉不再想做一名賢淑有德的婦人,而是執掌大權的“女強人”吧。

曆史上的呂太後一生都經曆了什麼?又有哪些故事?

二、屠戮功臣,臨朝稱制

呂雉歸漢後成為漢決策集團重要人物,也不再是溫潤婉雅的夫人了,她的政治手段遠超劉邦寵愛的那些嫔妃。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她積極為兒子劉盈争奪儲君之位,逼迫張良為自己出謀劃策,“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四人”,而這四人正是劉邦都請不來的“商山四皓”,劉邦大驚,認為太子劉盈已經是“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後真而主矣。”遂打消了廢長立幼的念頭。此外呂雉還參與打擊割據勢力,她趁劉邦在外征戰之際,與蕭何用計殺掉了韓信,震懾其他有功之臣,又将被貶為庶人的梁王彭越帶回鹹陽,明面上是想要替梁王求情,實則将這歸山“老虎”帶回來殺掉,“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後力”,可見其不凡的政治手段。

漢高祖劉邦駕崩,嫡長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身為母親的呂雉上位為太後,所做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劉邦的寵妾,“諸禦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後怒,皆幽之,不得出宮”,隻有薄姬由于極少見高祖的緣故,得以出宮,跟随兒子到代國,成為代王太後。呂雉不滿當年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而改立趙王劉如意,本想找個借口殺掉的,但劉盈看出了母親的心思,“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但劉盈沒想到母親的态度竟如此堅決,“聞其獨居,使人持酖飲之。趙王已死”,同時呂雉也沒放過趙王的母親戚夫人,“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還叫善良的劉盈去觀看,劉盈知是戚夫人後大哭,認為母親的行為慘無人道,與母親決裂。而在位七年間,劉盈的身體越來越差,最後憂郁病逝,呂雉擁立太子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制,行使皇帝職權,而少帝隻不過是個擺設,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後之手,呂雉也成為了中國太後專政的第一人。

三、布置黨羽,執掌天下

孝惠七年(前188)八月戊寅,漢惠帝駕崩,發喪期間,隻見呂雉幹哭,不見落淚,張良之子張辟問丞相陳平:“太後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陳平稱不知,張辟曰:“帝毋壯子,太後畏君等。君今請拜呂台、呂産、呂祿為将,将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後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陳平照做了,太後大悅,“其哭乃哀。呂氏權由此起”,這也為日後諸呂作亂,最終滿門抄斬埋下伏筆。

呂雉代行皇帝職權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首先便是打壓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對派,殺掉了趙王劉友和梁王劉恢。重用寵臣審食其為左丞相,居中用事,呂雉常與他決斷大事,公卿大臣處理事務都要通過審食其才能決定。然後呂雉又打破“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追封已故的兩個哥哥呂侯為悼武王,呂釋之為趙昭王,封侄呂台為呂王,呂産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呂後王諸呂,欲以危劉氏”,諸呂遍布朝野,因呂雉而得勢,好不嚣張。

曆史上的呂太後一生都經曆了什麼?又有哪些故事?

然而人終将一死,就算風光無限的太後呂雉也要面對生老病死這一人之常情。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呂雉可沒想過要歸政于劉氏,而是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将軍,統領北軍;呂産統領南軍,想要他們掌握軍權,鞏固呂氏天下。此外呂雉還三千金賜給諸侯王,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階賜給黃金,大赦天下。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呂後一死,諸侯列侯一應而起,齊王劉襄發難于外,陳平、周勃響應于内,劉氏諸王,遂群起而殺諸呂,政權重歸劉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