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作者:戈多看一眼

01.

2015年,李健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唱了一首陀螺。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聚光燈下他像個詩人一樣吟唱,後來這首歌火了。

可它的原唱萬曉利,依然少有人知。

印象中萬曉利總是一副清瘦的身材,眼睛細長而明亮,長發時像極了小說裡的俠客。

在成為歌手前,他隻是老家磁縣酒廠的一個勞工。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1991年他在父母的安排下結了婚,妻子的小名叫“霞”。

後來萬曉利為她寫了首歌,收錄在他的第一張專輯裡,歌曲的名字就叫“霞”。

别人都說婚後的生活是沉重的,再也不能像年輕時那樣。

但萬曉利不一樣,他抱着一把吉他,一口氣從老家邯鄲跑到了北京。

目的很單純,想出張專輯。

那一年萬曉利26歲,渾身上下隻有四百塊錢,生活也随之變成了一場遊擊戰,他曾輾轉在北京各式各樣的地下室裡,為了賺錢他每天四處奔波,在酒吧唱歌到深夜。

淩晨三四點鐘下班,回家就給自己煮碗面吃,等他要睡覺時,外面都已經天光乍亮。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日子周而複始,萬曉利感覺自己成了一個陀螺,時間就是那一條鞭子,。

後來他在歌裡唱着,如果可以停下來,我想把眼睛睜開。

活在在那一刻,在萬曉利的眼中,這個霓虹滿天的城市,開始變得陌生起來。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一度讓萬曉利感到迷茫無措。

心裡面的落差失望與着急,反複折磨着他。

直到2002年,朋友把他推薦給了“摩登天空”的老闆,他才終于得以錄制人生的第一張專輯。

但他萬萬沒想到,那時正是唱片業最衰敗的時候。

02.

2007年,正在讀大一的宋冬野,在北京中關村的圖書大廈,買下了一張專輯。

聽完之後他開始逃課,決定做一名民謠歌手。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而這張改變宋胖子一生的專輯,出自一個名為萬曉利的人。

那時别人錢包裡放的都是女朋友的照片,隻有宋胖子錢包裡夾着萬曉利簽名的演唱會門票。

後來,宋胖子說,那時是萬曉利的黃金年代。

印象中萬曉利在演出時,總會身穿一件海魂衫,歌迷們視他為精神領袖。便自發地傳奇海魂衫與之呼應。

後來萬曉利解釋說,自己當時第一次站在聚光燈下,實在不知道該穿什麼好,于是就買了三件海魂衫。

據說價格極其便宜,總共才花了18塊錢。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在那個民謠尚且處于萌芽的年代裡,萬曉利的演唱會場場爆滿。

人們高喊他的名字,像是将某種圖騰,種在了心上。

隻是沒人知道,萬曉利閉上眼睛唱歌時,他到底看見了什麼。

盛名之下,各種媒體活動的邀約,像雪花一樣,奔向萬曉利。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那是他第一次意識到,成名或許并不是什麼好事。

生活裹挾着他,義無反顧地奔向人潮。

這讓萬曉利感到不适,不久後,他推掉了所有商業活動。

把自己鎖進閣樓,支了個花僮錄音,晝夜颠倒地寫歌。

整整兩三個月,他沒有任何社交。

甚至都不怎麼和家人說話。

他像個奮不顧身的戰士,選擇獨自跟音樂死磕到底。

五年後,萬曉利的第三張專輯面世。

封面是胸口被燙穿一個大洞的海魂衫,或許在人們看不見的時間裡,他親手殺死了那個人們心中的萬曉利。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不久後,歌迷的質疑聲,響成一片。

因為他們突然發現,自己聽不懂萬曉利到底在唱什麼了。

著名樂評人馬世芳在聽完這張專輯後,說了這樣一句話,難以下咽但值得咀嚼。

可萬曉利覺得自己沒錯,之是以觀衆現在沒聽進去,是觀衆的問題,他們需要的是足夠的時間。

那是人們第一次看到,在他極其低調的性格下,是對音樂的倔強和自信。

03.

2014年《後會無期》上映。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導演韓寒把一首翻唱的《女兒情》,收錄在了自己的電影裡。

透過銀幕,很多人第一次認識了這個消瘦且不愛說話的男人——萬曉利。

不喜歡民謠的人,或許對這個名字并不熟悉。

他曾給崔健暖過場,在李志的全國巡演上,擔任特邀嘉賓。

高曉松和謝天笑曾站着看他演出。

宋冬野視他為精神偶像,畢生敬仰。

萬曉利說,那時的自己,像個在戰争廢墟邊上的老人,平靜而舒緩地講述天崩地裂的故事。

《後會無期》上映後不久,他背過身,掉進了寂寞荒涼的夢裡。

很久都沒有走出來。

當大多數同齡人,開始靠保溫杯裡泡枸杞過日子時,他卻舉家搬到了杭州。

在音樂的世界裡,不斷地審視自己。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在鄉下的小屋裡,他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聲音實驗,想給觀衆最好的東西。

态度讓他的音樂和其他的音樂有了本質差別。

但超越是危險的。

那段時間,他失去了很多觀衆,也犯了很多錯誤。

有時他會不由自主地看向窗外。

風吹動竹林,聲音像是海浪一般襲來。

細碎的陽光,會透過縫隙,撒在他的臉上。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2017年,他的新專輯終于釋出。

這次專輯名長得離譜,但人們卻能從中聽出不一樣的味道。

溫潤是這張專輯的主旋律。

萬曉利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解開關于自己的束縛。

現在他可以也很自由地唱歌,也可以走以前沒有走過的路。

人們說,我們遇到了最好的萬曉利,就像遇到了最好的時代。

如今當我們再次回到2006年,萬曉利發行了自己最出名的一張專輯,名叫《這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

萬曉利:從酒廠勞工到歌手,我唱民謠的日子

恍惚間,人們想起詩人食指的《相信未來》。

那時動蕩剛剛開始。

19年後,25歲的海子躺在冰冷的鐵軌上,留下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謝天謝地,萬曉利依然還在。

就像宋冬野曾說的,他再次回到人間。

給我們捎來新一輪的美好時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