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往刑場的火車上,她給兒子留下了這封絕筆遺書

作者:光明網

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日軍殘忍殺害,年僅31歲。她用年輕的生命踐行着“白山黑水除敵寇”“甘将熱血沃中華”的铮铮誓言。她是大無畏的戰士,也是平凡的母親。臨刑前夕,趙一曼給孩子甯兒留下一封家書……

這是一位飽含深情和遺憾的母親,在生命的盡頭寫給孩子的遺書,她就是巾帼英雄——趙一曼。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賓。自幼便頑強地同封建禮教、封建習俗進行抗争。在家人的影響下,她不斷地接受新思想,樹立了遠大的革命理想。1923年她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26年夏轉為中國共産黨員。同年11月,她進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

1927年9月,趙一曼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蘇聯留學期間,她與革命同志陳達邦結為終身伴侶。不久,黨組織召她回國參加工作,正值新婚的她,不講任何條件,含淚告别夫妻,于1928年11月回到上海。12月,她被派到宜昌工作。1929年2月,她在宜昌産下一子,取名“甯兒”。

開往刑場的火車上,她給兒子留下了這封絕筆遺書

圖為趙一曼和兒子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主動要求前往淪陷區工作。臨行前,她含淚将年幼的兒子托付給親屬撫養,毅然隻身趕赴東北。在東北,趙一曼發動群衆,建立農民會、婦女兒童團,上司哈爾濱電車勞工反日大罷工等;她還組建了遊擊隊,有力配合了抗聯主力部隊的作戰,給日僞軍以沉重的打擊。1935年秋,趙一曼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一師第二團政治委員,率部活動于哈爾濱以東地區。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戰友腿部中彈,養傷期間被日軍發現,戰鬥中再度負傷,昏迷被俘。面對嚴刑拷打,她誓死不屈,嚴守黨的秘密,敵人無計可施,最終決定将她殺害示衆。1936年8月2日,在被日軍押往珠河(現為黑龍江尚志市)的火車上,她為兒子留下了這封絕筆遺書。當日,年僅31歲的趙一曼在珠河小北門慷慨就義。

開往刑場的火車上,她給兒子留下了這封絕筆遺書
開往刑場的火車上,她給兒子留下了這封絕筆遺書

趙一曼的遺書(圖為趙一曼兒子根據信件内容謄寫,原件已遺失)

甯兒:

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

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争,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甯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親趙一曼于車中

她是英雄,也是一位普通的母親。她的遺書是寫給年幼孩子的,更是寫給中華民族的。在國破家亡、民族危難之際,一個纖細弱小的女子、一個至死仍不能忘記育兒之責的母親,用鮮血和生命兌現了自己作為一名共産黨員的铮铮誓言。

轉自|東北烈士紀念館

策劃/文案|人民網 方開燕、王婕、王普、孫欣然(實習)

來源: 人民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