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上海市殘障人士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21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活動今天在上海科學館舉行,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康複協會共同主辦。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青年心靈,青年青年",這是自200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以來,中國第三次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群體。

幫助兒童青少年走出"心靈迷宮"
作為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力量,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代表着希望和未來。同時,童年和青春期也是一個"風暴"階段。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始于童年,大約一半的心理健康問題在15歲之前暴露,四分之三的精神障礙患者在24歲之前首次出現精神症狀。是以,童年和青春期是我們倡導全生命周期精神衛生保健的重要時間節點。
目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并不樂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2015年全世界有多達10億兒童遭受身體、心理或性暴力;自殺是15至19歲人群的五大死因之一,也是15至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因。該國3.4億17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中約有3000萬患有情緒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精神科專科醫生和綜合醫院精神科門診人數逐年增加,呈明顯上升趨勢。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影響着自身的健康、學業、社會和發展潛力,而且延伸到成年期甚至一生,最終影響到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程序,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有全面而深遠的影響。
市衛健委副主任張浩呼籲,家長要像關心身體健康一樣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支援和協助孩子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今年9月1日,在上海市教委和市交通管理局的支援下,在市衛生健康委的帶領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和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聯合組建并實施了"上海市心理熱線962525",今天重新組建并正式上線。自試運作以來,"962525"赢得了廣大公衆的信任和贊譽,一個多月的答題時間超過今年前八個月,總答題數、兒童青少年占公衆心理健康需求的四分之一已得到充分釋放。為了讓這條心理熱線更加火爆,幫助更多的人記住和發現它,"962525"标志——紅色的"心迷宮",今天也在與公衆見面。徽标的主體是一個"心髒",就像一個"迷宮",代表着一條長長的電話線。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進入心理迷宮,熱線是幫助公衆解決幸福的結,走出迷宮的支援和幫助。
他們在《甜蜜的房子》中勇敢地說話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了解精神康複背後的故事,消除偏見和歧視,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會同全市16個區級精神衛生中心和陽光之心公園街道,共同搭建了精神康複工程線上銷售平台"甜蜜之家"。精緻的編織袋,優雅的竹雕,華麗的抽象畫......今天,綠絲帶"攜手共進"精神康複産品公益現場銷售正式拉開帷幕,這也是精神障礙患者作品首次以"康複故事和網播銷售"的形式向公衆展示。
"了解每一個痛苦,傾聽每一個幫助,支援每一份愛。"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謝斌說。正是這種"開放、合作、包容、人性化"的服務理念,讓上海的精神康複工作在全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讓精神障礙患者有了良好的康複資源和平台,也讓他們獲得了更多的融入社會、自力更生的機會。
上海市殘障人士聯合會主席王愛芬在活動中發起了一項倡議,呼籲有愛心的人和社會各界了解、尊重和接受精神殘障人士士,然後是市衛生健康委、市殘障人士聯合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中心、 等聯合推出"甜蜜之家"網上商城及本次現場銷售活動。
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先生今天也出現在直播室,為康複産品提供幫助。一批精神康複專業的學生勇敢地在鏡頭前講述康複的故事,短短2個小時,90多種精神康複作品就受到了公衆的廣泛關注,很多作品就被架子搶走了。同時,以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精神康複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展也拉開帷幕,公衆不僅可以了解藝術治療和精神康複,體驗兒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還可以體驗精神障礙患者康複的過程。據悉,後續展覽也将在全市巡回展出。此外,上海16個區還開展了一系列大型專題宣傳活動,每個區都會将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融入校園等特色宣傳活動,打造"心理健康月",并繼續營造有利于康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礙的良好社會氛圍, 形成對社會環境的接受、尊重、了解。
專欄編輯:顧勇 文字 編輯:黃揚子
來源: 作者: 黃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