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作者:中國國家地理道地風物

“人生隻愛揚州住,夾岸垂柳春氣熏”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說起早茶,大家首先都會想到廣東早茶。熟不知,揚州的早茶也堪稱經典。早起去吃揚州早茶,是到揚州必須體驗事情。揚州的早茶文化,得益于明清時的鹽業繁榮,揚州當時是全國最大的食鹽集散地,當富甲天下的揚州鹽商,與精緻美味的淮揚美食相遇,自然促成了揚州兼具豪氣與婉約的地域風格。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溫婉中透着隆重,即使隻是早餐,也充滿儀式感。

如果可以,訂張車票,說走就走。脫離格子間的煩悶與焦慮,搭上夜晚的綠皮火車,一夜安睡後,待到晨光初熹,下了車直接奔向茶社,一杯清茶、一盤燙幹絲、一籠蒸包、一碗白湯面,小橋流水,青磚黛瓦,不得不說,做個揚州人,太幸福了!

-01- 藏在早茶中的儀式感

在揚州人的生活中,有一句話流傳最廣:"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皮包水,說的就是吃早茶,而在揚州,吃早茶的地方叫茶社,主要是以喝茶為主的,早期,隻是為了滿足客人喝茶的需要,後來又引進了早點,慢慢的,就越來越豐富。一杯香茗,幾籠點心,邊吃喝邊聊天。揚州人有滋有味的一天,是從早茶開始的。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早“茶”

揚州的早茶一般以綠茶為主,常用的茶還有龍井,碧螺春以及本地出産的綠楊春茶。等餐前,泡好一壺适宜的茶,葉尖翻着嫩綠的新芽,再飲下一口,神清氣爽舒筋骨,喚醒揚州人清晨的睡眼惺忪,也足以為後續的餐點開胃解膩。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十分考驗廚師功力的燙幹絲

那麼喝茶一定要配點“茶菜”才過瘾,首選 “燙幹絲”。 燙幹絲先将一大塊白豆腐幹飛快地切成薄如蠶翼,燈下幾近透明的薄片,

再切成細絲,放在小碗裡;用開水一澆,幹絲便熟了;瀝去了水,撥成圓錐狀,再倒上麻醬油,放一撮蝦米和幹筍絲在尖兒,熱騰騰的一口吃下,便是早晨的第一縷溫暖。

-02- “包打天下”

茶泡好了,胃叫醒了,每日現做的包子也該上桌了。

蟹黃湯包自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富春茶社”的蟹黃湯包每年8月至次年3月都是品嘗蟹黃湯包的最佳時節。别看其癟塌在盤子上,但若用筷子小心提溜起來便出現了神奇的景象——湯包瞬時變成了一個“小燈籠”,透過光,甚至能看到湯水在裡面搖晃!因其皮薄如紙,用料講究。是以吃蟹黃湯包一定要記住一個口訣,叫“先開窗、後喝湯”,因這湯包裡汁水豐富,餘下的才是蟹黃蟹肉。把吸管插進包子中,待熱氣散發少許,再小口小口地吸取湯汁,湯汁黏稠、肉香濃郁,皮薄筋軟。這時候再蘸點香醋、就點姜絲,蟹味之鮮也被充分激發出來。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燈籠似的蟹黃包

揚州包子裡,三丁包,五丁包也深受人們的喜愛,餡料中的“三丁”,指的是“雞丁、肉丁和筍丁” 雞丁大、肉丁中、筍丁小,按照固定的比例搭配,味道誘人。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入海參、蝦丁,就成了“五丁包子”。海參滋養、雞肉味美、豬肉油香、冬筍松脆、蝦仁細嫩,五味相融,鮮美的鹵汁幾乎要滲透出薄薄的包子皮來。這些食物中的細節,揚州人認真對待毫不敷衍,或許這也是揚州被稱為世界美食之都的真正原因吧。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五丁包

-03- 等等,吃碗面,有驚喜哦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街頭巷尾常見的餃面

餃面,作為北方人的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以為是用餃子和面條做成的美食。但是,揚州人說的這個“餃”其實是皮薄如紙的馄饨,面條也與衆不同,是一種西南地區才有的扁形面條。餃面的湯底是用些河鮮加上蝦籽醬油吊出來的,鮮味極濃。湯本身就是味道的累積,最後再撒上蒜蓉,香氣撲鼻誘人。揚州面的精華都在湯裡,吃到最後,忘了喝湯,可真就太遺憾了。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鮮到掉眉毛的白湯面

當然,還有白湯面、陽春面、炒面、煨面、蓋澆面……。

揚州人對待吃面這件事兒的認真程度絕對有一百分。

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至此,揚州早茶儀式算是完成了,餘下的時間是去泛舟瘦西湖,還是去感受“揚州三把刀”,都随你。

“十年一覺揚州夢”,哪怕隻有一天,也要來揚州,吃早茶,過“神仙生活”。

- end -

文丨王小懶

編輯 | 張瑜

本文圖檔來源于“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