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android界面設計

如果你是一個app狂熱分子,你會花大量的時間在各種app的嘗鮮中,你會明顯感受到一些app在采用着某種風格鮮明的設計語言,來标榜自己的獨特之處,行成自己的設計風格,甚至引領設計風向。去年我們關注到随着metro設計風格的影響和ios7的釋出,app明顯都開始嘗試扁平化的設計語言了,除此之外,還有哪些顯性化的設計語言嶄露頭角呢?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分享一些日益顯性的設計語言,讓人一眼就記住它的風格,有一些已經随着優秀設計師的摸索,融入到國内移動産品設計裡了,而有一些,确實是剛剛在萌芽階段,需要更進一步的摸索和嘗試。

一、唯一主色調 | simple color schemes

為什麼我們要定義一個界面多種顔色?僅僅用一個主色調,是不是就能夠很好的表達界面層次、重要資訊,并且能展現良好的視覺效果?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随着ios7的釋出,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唯一主色調風格的設計,會采用簡單的色階,配套灰階來展現資訊層次,但是絕不采用更多的顔色。

談android界面設計

卡達航空公司

卡達公司航空就是這樣的設計案例,整個界面采用粉色的主色調,從标題欄到标簽頁,從操作按鈕到提示資訊,除了黑白灰之外,全部采用粉色設計,這種簡介的的配色風格,反倒起到了很好的資訊傳達效果,也具有良好的視覺表現力,設計師在内容排版上的技巧實在是加分。

談android界面設計

readability采用紅色主色調設計,連提示資訊背景色、線性按鈕和圖示都采用紅色主色調,界面和logo也完全是一個色系的。而vivino采用藍色主色調設計,資訊用深藍、淺藍加以區隔。eidetic采用橙色主色調設計,其中的關鍵操作按鈕甚至整個用橙色提亮,資訊圖示也用深橙色、淺橙色來表達程度。

可以說唯一主色調設計手法,是真的做到了移動端app的最小化(minimal)設計,減少備援資訊的幹擾,使使用者專注于主要資訊的擷取。

二、多彩色 | hypercolour

而與唯一主色調形成對照關系的,就是metro引領的多彩色風格,為什麼我一定要給我自己的産品定義一種主色調,多彩色就不能是主色調嗎?于是出現了不同頁面、不同資訊組塊采用撞色多彩色的方式來設計的風格,甚至同一個界面的局部都可以采用多彩撞色,也産生了不少優秀的設計。

談android界面設計

優衣庫出品的recipe,是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案例,多彩色的設計風格融入到整個app中,不論是切換标簽頁,還是在内容組塊中滾動,都會變更不同的主題色。色彩切換的時候,還會有淡入淡出的效果,讓切換變得自然而然,完全不生硬。recipe的番茄鐘計時器子產品,會一邊計時一邊播放優美的美食背景音樂,同時切換不同的主體顔色,随着主體顔色的變更,所有的前景文案、圖檔也會變更為該色系,加上清晰度極高的美食圖檔,真的是視覺+聽覺的雙重享受。recipe真的是2013年難得一見的優秀設計。

談android界面設計

而peek calendar、everyweather和harmony這三個app,是清單多彩色的設計案例,這種清單多彩色,不知道是不是從clear開始再度流行起立的,用鮮亮的多彩色來區分資訊,确實能起到突出的效果,視覺上極其醒目。

談android界面設計

可是對于一些内容型的app,也許并不适用,比如googlekeep的多彩卡片,确實是在内容閱讀上會起到反效果。百度雲記事本第一版設計也是多彩色的,但是後來考慮到文字記事比較多,為提供良好的文字閱讀體驗,還是把多彩色改成灰白色微質感的設計。

三、資料可視化 | data visualization

至于對資訊的呈現,越來越多的app開始嘗試資料可視化、資訊圖表化,讓界面上不僅僅是清單,還有更多直覺的餅圖、扇形圖、折線型、柱狀圖等等豐富的表達方式。表面上看起來也不是很難的事情,但是若真想實作,背後的複雜程度也不容小窺。

談android界面設計

nice weather用曲線圖來表達溫度的變化,jawbone up用柱狀圖來表達每天的完成情況,picooc用折線圖來表達每天體重、體脂的變化。移動app利用資料可視化,可以在更小的螢幕空間内,更立體化的展示内容。

四、卡片化 | cards

卡片也是一種采用較多的設計語言形式,無法考究這種卡片的設計,是從metro的tiles流行起來的,還是從pinterest的瀑布流流行起來的。總之我們可以發現,google的移動端産品設計已經全面卡片化了,甚至web端也沿用了這種統一的設計語言,據說是google搜尋的體驗負責人引領的設計語言統一更新。

談android界面設計

luvocracy的卡片流突出資訊本身,用大圖和标題文字吸引使用者,強化了無盡浏覽的體驗,吸引使用者一直滾動下去。google now的卡片則更加的定制化、個性化。有的卡片是用來做使用者教育的,有的卡片是用來告知天氣的,有的卡片是呈現聯系人清單的,有點卡片是顯示待辦事項的。不同的卡片都遵循在一個統一寬度和樣式的卡片内,進行發揮和設計。既保證了卡片和卡片之間的獨立性,又保證了服務和服務的統一化設計。shazam則用一種趣味的卡片樣式,呈現專輯和歌曲。

五、内容為王 | content first

app産品的發展,最終的路徑勢必會跟web産品一樣,突出内容,内容為王,當繁華褪盡,纖塵不染,再重新去看app存在的意義,不外乎是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與内容相比,所有的設計和包裝,都不外乎是一種表現手法,而真正具有價值的app,一定是内容取勝的。facebook用190億美金收購了whatsapp,這個全是用統控件搭建的app,并不是因為他的設計多出衆,而是因為他的服務足夠有價值。

談android界面設計

artsy的圖檔瀑布流,完全沒有用到線和面來區分資訊組塊,而就是用内容本身做排版,使用者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于圖檔内容上。prismatic利用字型排版,盡可能的内容前置,弱化圖示和操作,讓使用者更集中注意力于内容閱讀上。而mr porter則利用商品圖檔、名稱和價格直接做設計,讓使用者聚焦于商品本身。

六、圓形的運用 | circle design

原形是最容易讓人覺得舒服的形狀,尤其是在充滿各種方框的手機螢幕内,增加一些圓潤的形狀點綴,立刻就會增加活潑的氣息,徒增好感。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iphone的撥号數字鍵盤,一開始都是矩形設計,疊代到ios7,均變成了圓形,可以說是對傳統電話的緻敬,也可以說是增強了界面的柔和感。當然相應的,也要處理圓形的實際點觸區域,不要因為設計成圓形點選區域也變小了,導緻點選準确率下降了,美觀度提升易用性受到了影響。

談android界面設計

beats music把選擇喜歡的标簽設計成了圓形,這就比普通的清單、矩形tag的感覺要好很多,更加趣味更具探索性。movse每天走的步數、消耗的卡路裡均用圓形承載,是資料可視化、關鍵資訊顯性化的最好案例。tumblr則把要建立的内容的類型選擇,用蒙層+圓形選項按鈕來設計,讓選擇變得專注而明确,又不那麼死闆。

七、大視野背景圖 | bigger vision image background

用通欄的圖檔作為背景,也成為今年的一個流行趨勢,或者是作為整個app的背景,或者是作為内容區塊的背景,既提升了視覺表現力度,又豐富了app情感化元素。一些資訊或操作,浮動在圖檔上。這種設計方法,對字型和排版設計要求更高,難度也更多,但極容易渲染出氛圍。

談android界面設計
談android界面設計

大視野背景圖風格也分為兩種,一種像secret、the whole pantry這樣的,内容區塊中采用大視野背景圖,好處是可以利用圖檔做區塊分割,難度是圖檔拼接後的效果不一定好看,是以可能還需要配合描邊、留白等設計手段優化拼接。另外一種就是想vsco、flink、mindie、soundwave這樣的,全屏背景圖甚至打通狀态欄,前景做内容排版、導航、操作。好處是設計非常具有生命了,所有有朋友把這種風格也叫有計劃設計,說的就是回歸大自然的設計手法。但風險也是很明顯的,就是前景的資訊排布設計其實是有很大挑戰的,必經花花綠綠的背景太過于幹擾注意力,導緻前景的文字内容可讀性會變弱。是以需要把重要操作用明确的按鈕區隔出來,閱讀型文字跟背景圖要用明顯的反色,還是不行的話就把文字浮在半透明蒙層上,解決可讀性問題。

最後總結來說,2014年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7種設計語言,唯一主色調、多彩色、資料可視化、卡片化、内容為王、圓形的運用和大視野背景圖。其實設計風格很難有全新的,也是不斷輪回的過程,為凸現内容app都在往輕薄化方向設計,不過保不準哪天,又颠覆回最開始的重質感拟物話設計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