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站轉化率與漏鬥模型

前段時間剛完成了一個分析網站流程的每個步驟的流失率,并用漏鬥模型進行展示的需求,這裡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分析過程可以從以下三步展開:确定需要分析的通路路徑或操作流程,收集資料并分别統計出該路徑中每一步的人數,最後用漏鬥模型展示結果。

之前的從web日志到點選流這篇文章中對點選流的概念進行了介紹,其實一個點選流就是使用者的一次通路路徑。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者的通路路徑随意的,無序的,使用者在通路一個網站時可能會經常使用後退、傳回首頁或者直接點選某個連結等,不同使用者通路路徑的重合度可能隻有1%,分析這些無序的路徑是毫無意義的。

是以,我們要分析的是網站中的一些關鍵路徑(key path),即使用者是為了某個目标而進入了一個相對标準的有序的路徑,使用者的目标就是為了到達“出口”,而不是随意遊蕩。如電子商務網站的注冊流程、購物流程,應用型網站的服務使用流程等。舉一個電子商務網站購物流程的簡單例子:

網站轉化率與漏鬥模型

于是,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關鍵路徑來計算每一步的轉化率了。

轉化率,顧名思義,就是從當一個頁面進入下一頁面的人數比率,比如通路我的部落格首頁的使用者有30,而從首頁點選進入本文的使用者有12,那麼從首頁到這篇文章的轉化率就是12/30=40%。當然,我們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通路路徑計算每個頁面到下個頁面的轉化率,同樣這類工作大部分也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需要抓住重點——關鍵路徑的轉化率。

以上面的購物流程為例,我們可以分别統計出這5步中每一步的人數,然後計算得到每一步的轉化率:

浏覽

購物車

訂單

支付

完成交易

人數

2071

622

284

235

223

上一步轉化率

100%

30.0%

45.7%

82.7%

94.9%

總體轉化率

13.7%

11.3%

10.8%

網站轉化率與漏鬥模型

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統計,我們已經可以初步判斷該流程轉化率的情況,及每一步的流失率情況。當然,為了讓分析的結果更加具體形象,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圖表工具,漏鬥模型用在這裡正好恰當不過了。

因為可以拿到原始資料,是以我選用了更加靈活,定制程度更高的excel表格來處理。為了能顯示漏鬥的效果,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很實用的方法——設定占位資料,然後用條形堆棧圖展示資料,并将占位資料的資料條顔色去除,顯示效果上就是下面每個資料條都居中了,占位資料=(進入人數-目前人數)/2,結果如下圖:

網站轉化率與漏鬥模型

這裡的下面每個藍條的左邊都是占位資料條,隻是它們被“隐形”了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單一的漏鬥模型對于分析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不能單從一個漏鬥模型中評價網站某個關鍵流程中各步驟的轉化率的好壞,是以必須通過趨勢、比較和細分的方法對流程中各步驟的轉化率進行分析:

趨勢(trend):從時間軸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适用于對某一流程或其中某個步驟進行改進或優化的效果監控; 

比較(compare):通過比較類似産品或服務間購買或使用流程的轉化率,發現某些産品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細分(segment):細分來源或不同的客戶類型在轉化率上的表現,發現一些高品質的來源或客戶,通常用于分析網站的廣告或推廣的效果及roi。

是以,漏鬥模型适用于網站中某些關鍵路徑的轉化率的分析,以确定整個流程的設計是否合理,各步驟的優劣,是否存在優化的空間等。試着去了解使用者來你的網站的真正目的,為他們提供合理的通路路徑或操作流程,而不是一味地去提高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