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00年前,戰亂,3個孩子,她700裡尋夫,找到後被安排做了尼姑

作者:漢周讀書
1500年前,戰亂,3個孩子,她700裡尋夫,找到後被安排做了尼姑

01

洛陽西郊的比丘尼寺,一個尼姑打扮的瘦小女子,哄着三個孩子睡去。過去的幾個月裡,這母子四人穿過了屍橫遍野的鄧縣戰場,躲過了強盜山賊洗劫,假扮尼姑,偷渡過了封鎖嚴密的兩國邊境。

從建康到洛陽,整整700多公裡,對于第一次出閨門的江南女子謝氏來說,這簡直是個奇迹。

半年前北朝使臣出使江南。

帶來了謝氏的夫君王肅還活着的消息,聽說王肅六年前隻身流亡北魏後,從一無所有的南朝逃犯,憑着先帝孝文帝的賞識,一躍成為了執掌中樞,風光無限的大臣,并在短短幾年裡封侯拜相。

得知喜訊,謝氏很快帶着孩子們踏上了萬裡尋夫路。

02

吏部尚書謝莊的千金,在十四歲那年,撞見了那個木屐寬袍,隆鼻厚唇的少年,一路撞進了心裡,再也無法抹去。

兩人一起暮春摘茶,盛夏賞荷,秋釀美酒,冬雪下共擁鶴氅恍若一對仙人,像含苞的并蒂蓮,比翼的雙飛鳥,整日形影不離,被笑話為“比肩人”,謝氏一連生了三個孩子。

那時王肅任太子秘書丞,父兄是軍政要職,前途本是坦蕩光明,但卻誰也無法預料命運的黑暗和無情,噩夢猝然降臨,擔任雍州刺史的父親,因為隐瞞軍情,擅殺長史的罪名,聯同王肅五個哥哥被一夜之間斬殺殆盡,隻有王肅扮成了和尚,逃出了建康。

“歲去冰未已,春來雁不還。”

這一走就是六年。

誰見過謝家大小姐穿着被荊棘扯露出灰棉絮的破裙子,挨家給孩子們讨口糙麥飯吃,誰曾想一雙彈曲作字的白淨小手,會拿刀捅進奪财害命的兵痞丘八胸膛裡。

尋夫路上,小兒子高燒抽搐的那個深夜,亂兵成群的鄧縣郊外,還有什麼苦難更能磨煉這個弱女子心智,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貴族小姐如今已是什麼苦都嘗過了。

眼見過了潼關,離夫君越來越近,孩子完整的家,夫婦白頭到老的承諾,長相厮守這一切都近在眼前,母子四個甜蜜的暢想着在陌生北地上的新生活,暢想着分别六年的父親夫君如今的樣貌,越接近洛陽,幸福感越強烈,心情也越忐忑。

03

透過寺院木窗,看着東南方跳脫出一輪昏黃的大月亮,淚水在她眼裡憋成很大一泡,嘩啦啦淌了一臉。

剛在洛陽落腳,就得知了王肅已娶陳留公主的消息,以王肅的身份,時隔六年再娶,本在意料中。

謝氏得體的寫了一封信,叙述了重修舊好的意圖,既然王府有了女主人,母子四人就是擅自闖入的不速之客。

他們隻期盼着王肅見信後迫不及待趕來相聚,補回六年遺落缺損的親膩時光,于是日日盼着,在落腳的小寺廟裡翹首等着。

最後等來是一封公主代筆的冷酷回信,公主不願意接納王肅的前妻,子女可以入府,舊愛卻是不能。

當初尋夫的熱血,一路支撐着熬過千山萬水的勇氣,被此刻陌生的現實狠狠粉碎了。

曾以為無比接近家人團聚的天堂,卻比過去的離别更接近地獄,竟是再也回不去了。

04

孝文帝死後,王肅在朝中失去了庇佑,就在不久前,任城王奏章彈劾王肅,說他謀反,後被澄清,此時的王肅太需要政治力量的庇護躲過各種反攻倒算。

他不見妻子,是在向朝廷表明,他已與過去生活決裂,已與南朝決裂。對妻子,王肅愧疚日深,他把謝氏安頓在正覺寺修行,謝氏喬裝尼姑,本為夫妻團聚,但見到丈夫的時候卻變成了真的尼姑,自此阪依佛門,長宅修行。

直到他一年後去世,夫妻倆也再未能見一面,看一眼,這段張揚着追随千萬裡,忠貞不渝的愛情,以這般滑稽的嘴臉收場。

王肅去世後,公主沒有子女,由謝氏小兒子承襲了爵位,女兒嫁給了皇帝,母子在陌生北地上總算開枝散葉的活了下去,命運給了謝氏一個好結局。

王肅好友借吊喪之際,曾偷偷塞來幾件遺物,裡面一張發黃箋紙,寥寥幾筆傳神的勾出王肅小像。

那是在江南時夫妻倆某個夏夜戲谑而作,畫上的鼻梁山根被謝氏誇張的勾長,有聳入雲霄的既視感,兩人對畫相視而笑,情意在眼神間流轉,箋紙署名申如,是謝氏小名。

從南朝亡命奔逃到北地,從霁月清風的江南到富貴洛邑,王肅一直貼身收着,從未背棄,也從未遠離。

隻是愛情拗不過強大的命運,長相厮守輸給了人世的無常而已,逝去的已再也無法回去。

注:王肅(464年—501年),字恭懿,琅邪郡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北魏名臣,東晉丞相王導後代、南齊尚書左仆射王奂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