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事:說書人奉虎仙,卻遭百姓毆打,入駐憲兵隊,一曲定軍山送敵人升天

作者:星塵講故事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路走中央,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是老秦腔嘴裡說出來最多的一句話。

老秦腔是個說書人,年齡五十出頭,雖然他叫老秦腔,但卻是個地道地道的東北人。也有人打聽過,他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故事:說書人奉虎仙,卻遭百姓毆打,入駐憲兵隊,一曲定軍山送敵人升天

他從不解釋,隻是他一個同鄉說過,他的母親是陝西人,或許是為了緬懷母親,才取了這個名字。

老秦腔說了一輩子書,從三國到水浒,從封神到隋唐,從三俠五義到瓦崗點香,是樣樣說的詳細,句句說的光亮。

哪怕是戰争年代,靠着這張嘴,老秦腔也過得滋潤快活。

然而,自從侵略者進了關,老秦腔開始不招人待見了,原因無他,這老爺子開始幫助侵略者宣傳起了共榮,原來的老詞兒一點沒有,現學現編仍然是句句押韻,活靈活現。

這好話随口傳,成人不受影響,可是孩子們受到的影響就大了,一個個的都知道共榮好,整日裡把這話挂在嘴邊,但是家大人可是受不了,這樣下去,還不得教出來一批亡國奴。

家大人一個個都憋着氣,但愣是沒人敢動他,不為别的,都知道老秦腔家裡供着虎老仙兒,這雖然是外五行的仙家,但是以武力見長,更何況老秦腔的同齡人都知道,老秦腔年輕的時候,一人摔牛穿鼻環,簡直是易如反掌。

故事:說書人奉虎仙,卻遭百姓毆打,入駐憲兵隊,一曲定軍山送敵人升天

如此的背景下,别說他已經年近六十,單單是虎老仙兒這一項就吓退了不知道多少人。

當然了,這虎老仙兒給老秦腔的也不全是好處,要知道老秦腔到現在為何光棍一根,也全是因為虎老仙兒的原因。

就因為這虎老仙兒的名頭太響,一般的姑娘是不敢嫁給老秦腔的,萬一惹怒了虎老仙兒,說不定小名就打上了。

故事:說書人奉虎仙,卻遭百姓毆打,入駐憲兵隊,一曲定軍山送敵人升天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老秦腔打了一輩子光棍,若不是早年間遇到了山東的先生,學了這門手藝,現如今說不準在什麼地方要飯呢。

也幸好,山東的先生已駕鶴西歸,若是還活着,知道老秦腔用評書讨好侵略者,估計得氣死。

仗着虎老仙兒的威名,和司令部的淫威,老秦腔可算是活得滋潤了,莫說他買東西不給錢,即便是給錢,都沒人敢要,當然了,不願意要漢奸的錢,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這些事情,老秦腔都知道,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整日裡除了吃喝玩樂,就是上台說書,但那書的内容真的是進不了人的耳朵。

故事:說書人奉虎仙,卻遭百姓毆打,入駐憲兵隊,一曲定軍山送敵人升天

幾個和他年齡相仿的老人都私底下勸過他,但是老秦腔不聽,每次勸他,他都是一句話:“你們啥也不懂,有能耐,你們打我一頓!”

漸漸的,老朋友看他死性不改,也就不再勸了。

老秦腔反倒好,沒人搭理他,他反而故意找茬,年輕時候沒做過的壞事,沒說過的壞話,他可是發洩了好一番,終于有人忍不住了,趁着老秦腔罵街的時候,上去扣上了一個麻袋片。

而後,所有人一擁而上,對着老秦腔就是拳打腳踢。

和侵略者混在一起這麼久,老秦腔别的沒學會,就學會一句日語“救命!”。

這一句日語喊出來,司令部的士兵就沖過來了,老百姓是一哄而散,老秦腔得救了。

鑒于老秦腔對共榮的貢獻,和外面百姓對老秦腔的态度,侵略者決定讓老秦腔入駐司令部。

這是老秦腔希望的,但是他有個條件,要把家裡的虎老仙兒也一塊搬到司令部去,這本就不是個問題,但是當司令部的人跟着老秦腔來到他家裡之後,卻發現這虎老仙兒有些大,得需要多人擡過去。

故事:說書人奉虎仙,卻遭百姓毆打,入駐憲兵隊,一曲定軍山送敵人升天

作威作福的侵略者,自然不願意幹這個苦力活兒,老秦腔也是明白他們的意思,于是自己提出,要去喊幾個人來給自己擡虎老仙兒,但是恐怕他們不來,需要他們跟着去一趟。

這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幾個侵略者就跟着老秦腔去抓壯丁了。

老秦腔記性很好,他找來的都是那天打他的壯小夥兒,他們雖然不願意幫忙,但是看到侵略者手裡的槍,他們隻能跟着來。

虎老仙兒确實挺沉,十幾個小夥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虎老仙兒擡到了司令部。

臨走的時候,老秦腔拉住一個小夥子悄聲對他說道:“今天晚上都離司令部遠點兒!”

小夥子雖然不知道什麼意思,但是出去之後,還是挨個的通知了。

另一方面,老秦腔找到司令部的長官,告訴他,虎老仙兒喬遷之喜,需要開堂會,今天晚上他就給演上一出。

侵略者長官很高興,來到這裡也沒有什麼娛樂項目,如今有人表演,他們還是樂意看的,甚至司令部的侵略者還幫忙搭起了台子,整個台子都圍繞在虎老仙兒的周圍,看起來是相當的風光。

到了晚上,老秦腔專門換上了自己的大褂,把頭發也整的立正的,整個人顯得神采奕奕,好不精神。

當所有侵略者都坐定了,老秦腔的表演也開始了,聲音通過司令部的大喇叭傳遍了整個城市。

先前表演的還是他自己改編的共榮,讓司令部的人都紛紛叫好,而司令部外面的百姓紛紛叫罵。

這一演就是兩個多小時,等台下的觀衆都疲倦了,外面的觀衆也要睡覺了,老秦腔卻唱起了平劇《定軍山》。

故事:說書人奉虎仙,卻遭百姓毆打,入駐憲兵隊,一曲定軍山送敵人升天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天助黃忠成功

站立在營門三軍叫,大小兒郎聽根苗

頭通鼓,戰飯造,

二通鼓,緊戰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上前個個俱有賞,退後難免吃一刀

衆将與爺歸營号,

到明天午時三刻成功勞!

随着最後一聲唱完,老秦腔手中繩子一拉,隻聽得轟隆一聲,司令部裡傳出劇烈爆炸,而後就是各種爆炸聲傳來,頃刻間司令部火光通明,慘叫聲無數,吵雜的聲音中似乎還夾雜着一聲虎嘯。

第二天,天亮了周圍的百姓小心翼翼的來到了司令部,卻發現一個活口也沒有,整個司令部都全軍覆沒了。

百姓們這時候才明白老秦腔的好,但是翻遍了司令部,也沒有找到老秦腔的屍體。

有人說他被燒化了,而有人說,他被虎老仙兒救走了,他可是聽見了虎嘯的人,具體是什麼情況沒人知道,隻留下他那首定場詩,時常在耳邊回繞。

正所謂:

說書唱戲勸人方,

三條大路走中央,

善惡到頭終有報,

人間正道是滄桑!

作者:星塵講故事,專注民間故事,關注我,更多好故事粉絲可見,您有好的故事也可以給我分享哦~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純屬虛構,不得與封建迷信對号入座,配圖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喜歡請關注我,點贊評論轉發喲,講民間故事,看世間百态,品百味人生!謝謝您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