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師說新語|沈磊:期末複習,不妨這樣送學生一朵小紅花

作者:紫牛新聞

沈磊 南京市緻遠初級中學 英語老師

個人公衆号:沈磊的班主任手記

師說新語|沈磊:期末複習,不妨這樣送學生一朵小紅花

沈磊

2021年第一部爆款電影,非《送你一朵小紅花》莫屬。“小紅花”是什麼?影片中馬小遠給韋一航畫上了一朵小紅花,說:“獎勵你人生第一次積極主動。”在這裡,小紅花是一種象征,是肯定、認可、獎勵的象征,它诠釋着每一個積極生活的人都值得擁有單純而美好的獎勵。

元旦一過,期末考試的腳步就近了。這個一直被網友戲稱為“年度災難大片”的考試總能輕而易舉地讓學生變得緊張和忐忑。海量的知識,快節奏的課堂,随時炸毛的父母與老師,有目标卻不夠自制的自己……面對期末複習與迎考,學生是不是也更加在意得到一朵小紅花呢?

期末考試作為學習的檢測環節,與掌握新知、鞏固内化、補償糾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是學習的必要過程。是以,全力以赴的準備考試,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認真對待的事情。這既是對學習的回報,也是接下來調整方向、深入學習的依據。

有效複習的前提是教師的規劃與提供的腳手架。

有效複習的落實則展現在學生在複習階段的動機、行為和意志品質上。隻要學生認真地複習,教師就應該及時肯定,給予正面評價,認可學生的努力,獎勵學生一朵“小紅花”。

師說新語|沈磊:期末複習,不妨這樣送學生一朵小紅花

孩子們寫下互相激勵又互相比較的宣言

為了提高獎勵的效果,教師不妨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複習需求和心理特點,定制不同類型的“小紅花”。

送一朵“挑戰花”,刺激優生跳一跳

複習階段與新授課階段的學習内容不同,優生往往因基礎知識掌握較好而表現得興趣不足,複習興奮點少。是以獎給他們的“小紅花”應該是一種帶有挑戰性的任務。

“适度挑戰”需要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解決問題,從整體上對知識進行建構,然後再分享與表達出來。教師可以邀請這部分學生參與複習課的講授,若想把知識講清楚,學生必定會在課前進行大量的自主梳理,捋清邏輯關系;教師也需要在課後作業的選擇上給予他們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典型題目的命題和複習資料的編制。

這樣兩個做法能極大地調動優生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了成就感,還加強了責任感。

送一朵“表揚花”,讓中間生有自信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老師往往是“抓兩頭,促中間”。兩頭的學生更容易受到老師的關注,而對中間學生的放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師生互動的不充分。中間學生在複習階段通常表現為認真聽講、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但師生關系不是很親近,主動查找針對性問題的意識不強。

複習期間,教師應該主動加強對中間學生的關注。課堂上多請他們回答問題,鼓勵他們說清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步驟,這是引導他們建構知識、整理所學的過程;留足思考和回答的時間,不遺餘力的在課堂上(當着同學們的面)表揚他們的認真努力,肯定其複習效果。課下,可增加一對一的交流,指導他們找到學科的增長點(某種題型、某種方法、某類知識),提供有針對性的訓練,幫助他們達成增長點。

這樣兩種互動能迅速彌補日常接觸的不足,幫助中間生找準自己的提升點,更有針對性地複習,提高自信心,激發主動性。

師說新語|沈磊:期末複習,不妨這樣送學生一朵小紅花

孩子們給我提供了一份自薦的考前多表揚或多批評的名單

送一朵“激勵花”,幫後進生守住底線

最容易在複習階段自暴自棄甚至躺倒不幹的是為數不多的後進生。他們也想努力,但苦于知識漏洞較多,沒有辦法跟上複習的節奏,是以往往表現出複習前期有改變,中期意志力不堅定,後期灰心喪氣。

規範要求、守住底線、持續激勵、無條件關心是複習期間教師對後進生展開幫扶的核心秘訣。政策上可分為三個步驟:1.明确告訴學生“我想幫你”,讓學生知道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願意幫他們面對難關;2.提供《必會知識清單》,讓學生根據清單逐一掌握必須掌握的知識(在層級和能級上的要求需适當降低);3.簽訂《每日過關契約》,讓學生跟着老師的要求走,每日打卡基礎過關,確定拿下“容易題”。

這樣做的好處是幫助後進生看到自己進步的可能性。隻有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實際進步時,他們才會相信通過努力還有彌補的機會,提高自信心,也維護了自尊心。

送一朵“暗示花”,讓臨界生感受到期待

在不同層次的學生中還有一個共性群體——臨界生。他們是那種不管試卷難易程度如何,分數的尾數總是8或9,十分可惜。

這類學生需要的不是具體知識的指導,而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常和臨界生開玩笑“這次又是78/88,我準備送你2分,助你提升一個分數檔,下次測試通過自己的努力還給我,好嗎?”時間久了,師生間無需對話,老師的一個眼神、拍一拍他們的肩膀,都能讓學生心領神會,彼此心照不宣。

這樣的暗示不僅表達了老師對學生的期待和信心,也會在複習與考試期間讓臨界生更加集中注意力。仔細檢查、減少失誤、多得一兩分、昂首挺胸提升分數檔,成了他們美好的期待。

送一朵“目标花”,引導學生和自己比

适切的目标讓備考有了外在的動力和方向,根據目标制定複習計劃,形成可持續、可調整的複習政策。

如何确定考試目标呢?第一種——設定預期分值,這個很難把握,畢竟試卷的難易程度會有變化。第二種——設定趕超對象,比如被異化的口号“多考1分,幹掉千人”,這又容易引起功利化的惡性競争。比較合理的是第三種——與自己比。

怎麼與自己比呢?我建議複習期間要重新回看上一次綜合性考試的試卷及分析,重溫以往的丢分點,回顧不該丢分的原因和可提分項目(題型、知識結構),這樣有助于在本次複習中避免曾經的失誤。如果真的做到了不該丢的分少丢甚至不丢,測試效果的提升就是必然的,自己的進步也就是确定的。

引導學生和自己比,讓目标變得更具體、更可控,也就會更有行動力。

送學生一朵小紅花,正面回報學生在複習期間的表現,讓他們帶着認可、獎勵與自信,迎難而上,積極面對,付諸行動。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還有一個深刻的含義,那就是“愛與珍惜”。

每一個在複習期間認真、努力的學生,都值得被獎勵一朵小紅花。

珍惜學生的努力、愛着學生的努力。隻有這樣,教師才能成為學生成長的參與者與關懷者;也隻有這樣,教師才能激發學生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規劃自己,進而認真地過好每一天。

送學生一朵小紅花,讓我們一起為複習助力!

校對 盛媛媛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