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奪子之妻的楚國昏君——楚平王,因何讓人掘墓鞭屍

作者:史隐

春秋時的楚君有十六位:1、楚若敖熊儀(前790年—前764年),2、楚霄敖熊坎(前763年—前758年),3、楚厲王熊眴(前757年—前741年),4、楚武王熊通(前740年—前690年),5、楚文王熊赀(前689年—前677年),6、楚堵敖熊艱(前676年—前672年),7、楚成王熊恽(前671年—前626年),8、楚穆王熊商臣(前625年—前614年),9、楚莊王熊侶(前613年—前591年),10、楚共王熊審(前590年—前560年),11、楚康王熊昭(前559年—前545年),12、楚郏敖熊員(前544年—前541年),13、楚靈王熊虔(前541年—前529年),14、楚平王熊居(前528年—前516年),15、楚昭王熊轸(前516年—前489年),16、楚惠王熊章(前488年—前432年)。

筆者在上篇文章介紹了前十三位,本文接述最後三位楚君:楚平王熊居(前528年—前516年)、楚昭王熊轸(前516年—前489年)、楚惠王熊章(前488年—前432年)。

楚平王是春秋時楚國的第二位昏君,他的昏不亞于其兄楚靈王。楚平王是楚共王第五子,本名棄疾。公元前529年,他聯合其兄公子比、公子晰發動政變,奪得王位。楚平王的昏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奪子之妻的楚國昏君——楚平王,因何讓人掘墓鞭屍

一、奪子之妻。公元前528年,楚平王二年,楚平王為太子建娶秦國公主孟嬴為夫人,命費無忌到秦國去迎親,費無忌發現孟嬴貌美,勸平王自娶。楚平王好色,自娶孟嬴為夫人。費無自此成為楚王寵臣,太子建與楚平王父子之間沖突激化,為楚國之衰埋下隐患。公元前523年,費無極怕太子建繼位後對自己不利,于是挑唆楚成王與太婦建的關系,太子建被迫離楚都,居城父(今亳州市谯城區東南城父鎮)。公元前522年,費無極又向平王進讒言,誣陷太子建要聯晉攻楚,楚平王要處死太子建,太子建逃亡宋國(河南商丘)。同年,因避宋國華氏之亂,又逃亡鄭國(河南新鄭),鄭國人對太子建很好,因為太子建有回國為君的可能,但太子建利用鄭人對他的信任,與晉國人策劃襲擊鄭國。鄭人察覺,并獲得證據,将太子建殺死。太子建死後,其子勝從鄭國逃到吳國。公子勝逃到吳國後,時刻想着複仇,且公子勝英勇善戰,對楚國形成威脅。公元前487年,楚國令尹子西将勝從吳國召回楚國,讓他住在楚國和吳國邊境的地方巢邑,為巢邑大夫,号白公,故稱白公勝。白公勝喜好用兵,禮賢下士,總想攻打鄭國替父報仇。公元前483年,白公勝向子西請求攻打鄭國,子西同意,卻遲遲不出兵。公元前481年,晉國攻打鄭國,子西率軍救鄭,并接受鄭國賄賂,白公勝對此很惱怒。公元前479年,白公勝擊敗吳軍後,以獻戰利品為名,乘機發動叛亂,殺死子西和子期,囚禁楚惠王,自立為楚王。不久葉公率軍勤王,與楚國國内的人共同攻打白公勝。白公勝兵敗,自缢而死,楚惠王(楚平王之孫)恢複王位。

奪子之妻的楚國昏君——楚平王,因何讓人掘墓鞭屍

影視劇中孟嬴

二、迫害忠臣。在楚國有一個世出大将的家族——伍家。伍參是楚莊王時大臣,在晉楚邲之戰中為楚立下大功。伍參生武舉,為楚靈王時大臣。伍舉生伍奢,是楚國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太子被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奸臣費無忌對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都有才幹,不殺掉将成為楚國的禍患。可将他們的父親作為人質将他們召來,不然就會成為楚國的禍害。"楚平王認為既然是伍奢的兩個兒子有才幹,就想先控制二人。派使者對伍奢說":你若将你的兩個兒子招來可免你一死,不然性命難保。"楚平王派人召伍奢的兩個兒子說:"你們若來,我就讓你父活命;不來,馬上就殺掉伍奢。"伍尚要去,伍子胥(伍員)認為他們兄弟倆一到,父子三人就會一起被殺。伍尚也知道這個道理,但又怕天下人笑話他們兄弟二人不管父親死活,對伍子胥說":你可逃走,你可以報殺父之仇,我将安心就死。"伍尚束手就擒,使者來捕伍子胥。伍子胥挽弓搭箭對着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就逃走了。伍奢聽說伍子胥逃走了,歎息說:"楚國君臣将要苦于戰争了。"楚平王将伍奢和伍尚一起殺死。後來武子胥逃往吳國,受到吳王阖闾重用。

奪子之妻的楚國昏君——楚平王,因何讓人掘墓鞭屍

伍子胥

在楚國還有一位忠臣受到迫害,那是就是郤宛。郤宛是楚王左尹,他為人耿直,賢明有能,深受百姓愛戴,是以受到了少傅費無忌的忌恨。費無忌挑撥楚國令尹囊瓦(子常)與郤宛的關系,然後又當和事佬,對囊瓦說卻想請他吃飯。郤宛平時為官清廉,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招待囊瓦。費無極說令尹愛好甲兵,可以挑幾件上好的铠甲兵器放在門口,令尹來了一定會觀賞。宴會那天,費無極對囊瓦說郤宛要對他不利,讓他不要去。囊瓦到了郤宛家後,看見門口放的铠甲兵器,大怒,下令攻打郤氏。郤宛一族被殺,隻有兒子嚭逃到了吳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伯嚭。

伯嚭與伍子胥二人受到吳王阖闾重用,并且吳王決定為二人複仇。公元前506年,楚國令尹囊瓦攻蔡國,蔡國向其盟主晉國求救,晉大夫中行寅向蔡國索賄不得,不讓晉國救蔡。這裡不得不說一下,這個中行寅以前曾向鄭國索賄,也沒有得到,于是晉鄭關系惡化。當時晉國一些卿大夫恃其國勢大,經常向一些小國索賄,如郤犨曾向魯國索賄。這種無德的行為害已害國,終使自己的家族遭滅族之災,也使國家是以而衰。晉國的中行氏和郤氏都被滅族,晉國也失去霸主地位。接上文,蔡國向晉國求救不得,又向吳國求救,而吳國重臣伍子胥與伯嚭與楚國都有不共戴天之仇,說服吳王阖闾攻楚。阖闾同意了二人請求,親自出征,并以孫武為大将,子胥、伯嚭為副将,率三萬精兵長途跋涉攻楚。吳軍與楚囊瓦軍戰于柏舉(今湖北省麻城東),吳軍勝,五戰五捷,并一直攻入郢都,創造了三萬吳軍勝六十萬楚軍的奇迹,孫武是以被稱為兵聖。占領楚都之後,吳王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為伍、伯二人報仇。令尹囊瓦逃到鄭國;楚昭王逃入雲夢澤中,被當地強盜攻擊,又逃到随。楚國大夫申包胥求救于秦,秦開始不答應,申包胥在秦國大哭七日,秦哀公可憐他,出兵救楚。吳軍帥孫武主張退兵,伯嚭向阖闾立下軍立狀帶軍出征,敗于秦國,伍子胥率軍将其救出,并向吳王求情饒其喪師之罪。孫武是以憎恨伯嚭。這時,吳軍遠征已有一年多,時間已經到了公元前505年,吳王阖闾之弟夫概自立為王,在這種情況下,吳軍班師回國,阖闾奪回王位。

三、奸臣當道、政治腐敗。楚平王不用忠臣,而是用了囊瓦和費無忌一群小人。囊瓦嘲笑使楚的晏子;"我聽說君王将相,都是魁梧俊美之相,因而能立功當代、留名後人。而你身不滿五尺,力不能勝一雞,你不覺得羞愧?"晏子回答:"秤駝雖小,能壓千斤;舟槳空長,終為水役。僑如長身而被魯國所殺、南宮萬絕力卻死于宋國,你自以為高大,還不是隻能為楚王禦馬嗎?我雖然不才,但能獨當一面,忠心為國效犬馬之力。"囊瓦羞愧難當。囊瓦還曾向他國索賄賂。公元前510年,唐成公和蔡昭侯來朝見楚王。囊瓦得知他們有寶馬、玉佩,便向他們索要,兩位侯爵都不肯,于是囊瓦向昭王進言,說他們将會為吳國做向導攻打楚國,使兩位侯爵被囚三年,向囊瓦交出寶物後才脫身。蔡昭侯為了雪恥,請求吳王阖闾出兵,這就是公元前506年的柏舉之戰。楚昭王得知吳國伐楚的緣由後,痛罵囊瓦;"誤國奸臣,偷生于世,犬豕不食其肉!"敗楚之後,伍子胥得知囊瓦在鄭,就發兵圍鄭。鄭國剛死了賢臣遊吉,鄭定公懼怕,歸咎于囊瓦,囊瓦自殺。

費無忌為了自已得到楚王重用,讓楚平王娶太子建之妻。後擔心太子建登位後對自己不利,于是不斷離間平王和太子建。迫害太子建之後,又害伍奢全家,伍子胥僥幸逃脫到吳國,給楚國大亂埋下了伏筆。後來費無忌又妒忌左尹郤宛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美名,借囊瓦之手殺其全家,郤宛之子伯嚭奔吳國。國人怨令尹囊瓦,囊瓦(子常)殺費無忌并滅其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