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經拓展:十二經辨證提綱

作者:徐小麗LittleLily

足太陽膀胱經見證

頭苦痛,目似脫,頭兩邊痛,淚出,臍反出,下腫、便膿血,肌肉痿,項似拔。

小腹脹痛,按之欲小便不得。

足陽明胃經見證

惡與火,聞木聲則驚,狂,上登而歌,棄衣而走,顔黑,不能言,唇腫,嘔,呵欠,消谷,善飲。

頸腫,膺乳沖股伏兔 外廉足跗皆痛,胸傍過乳痛,口 ,腹大水腫,奔響腹脹,跗内廉 痛,脾不可轉, 似結, 似裂。

膝膑腫痛,遺溺失氣,善伸數欠,癫疾,濕浸心欲動,則閉戶獨處,驚,身前熱,身後

足少陽膽經見證

口苦,馬刀挾瘿。

胸中脅肋髀膝外至 絕骨外踝前諸節痛,足外熱,寝寒憎風,體無膏澤,善太息。

手太陽小腸經見證

面白,耳前熱,苦寒, 颔腫不可轉。

腰似折,肩 肘臂,外後廉腫痛。

臂内前廉痛。

手陽明大腸經見證

手大指次指難用,耳聾 ,耳鳴嘈嘈,耳後肩 肘臂外背痛。

氣滿,皮膚殼殼然堅而不痛。

足太陰脾經見證

五洩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黃。

舌木強痛,口疳,食即吐,食不下咽。

怠惰嗜卧,搶心,善饑善味,不嗜食,不化食,尻陰股膝 足背痛,煩悶,心下急痛。

有動痛,按之若牢,痛當臍,心下若痞。

腹脹腸鳴,飧洩不化,足不收,行善 ,腳下痛,九竅不通,溏洩,水下後,出餘氣則快然。

飲發中滿,食減,善噫,形醉,皮膚潤而短氣,肉痛,身體不能動搖,足溏腫若水。

足少陰腎經見證

面如漆,眇中清,面黑如炭,咳唾多血,渴,臍左、脅下背肩髀間痛。

胸中滿,大小腹痛,大便難,饑不欲食,心中如饑,腹大,頸腫喘嗽,脊臀股後痛。

脊中痛,脊股内後廉痛,腰冷如冰及腫。

足痿厥,臍下氣逆,小腹急痛,洩,下腫,足 寒而逆,腸癖,陰下濕,四指正黑。

手指清厥,足下熱,嗜卧,坐而欲起,凍瘡,下痢,善思,善恐,四肢不收,四肢不舉

足厥陰肝經見證

頭痛,脫色善潔,耳無聞,頰腫。

肝逆頰腫,面青,目赤腫痛。

兩脅下痛引小腹,胸痛,背下則兩脅腫痛,婦人小腹腫,腰痛不可俯仰,四肢滿悶,挺長熱。

嘔逆,血,腫睾疝,暴癢。

足逆寒, 善 ,節時腫,遺瀝,淋溲,便難,癃,狐疝,洞洩,大人 疝,眩冒,轉陰縮,兩筋攣,善恐,胸中喘,罵詈。

血在脅下,喘。

手太陰肺經見證

善嚏,缺盆中痛,臍上,肩痛,肩背痛,臍右,小腹脹引腹痛,小便數,溏洩,皮膚痛及麻木,喘,少氣,頰上氣見。

交兩手而瞀,悲愁欲哭,灑淅寒熱。

手少陰心經見證

消渴,兩腎内痛,後廉,腰背痛。浸淫善笑,善恐,善忘,上咳吐,下氣洩,眩仆,身熱而腹痛,悲。

手厥陰别脈經見證(心主)

笑不休,手心熱,心中大熱,面黃目赤,心中動。

手足陰陽經合生見證

頭項痛。足太陽、手少陰。

黃膽。足太陰、少陰。

面赤。手少陰、厥陰、手足陽明。

目黃。手陽明、少陰、太陽、厥陰、足太陽。

耳聾。手太陽、陽明、少陽、太陰、足少陽。

喉痹。手足陽明、手少陽。

鼻鼽衄。手足陽明、太陽。

目kt kt 無所見。足少陰、厥陰。

目瞳人痛。足厥陰。

面塵。足厥陰、少陰。

咽腫。足少陰、厥陰。

嗌幹。手太陰、足少陰、厥陰、手少陰、太陽。

哕。手少陽、足太陰。

膈咽不通不食。足陽明、太陰。

胸滿。手太陰、足厥陰、手厥陰。

胸支滿。手厥陰、少陰。

腋腫。手厥陰、足少陽。

脅痛,手少陰、足少陽。

胸中痛。手少陰、足少陽。

善嘔苦葉。足少陽、足陽明,逆。

少氣,咳嗽,喘渴。手太陰、足少陰。

喘。手陽明、足少陰、手太陰。

臂外痛。手太陽、少陽。

掌中熱。手太陽、陽明、厥陰。

肘攣急。手厥陰、太陰。

腸滿脹。足陽明、太陰。

心痛。手少陰、厥陰、足少陰。

痔。足太陽、手足太陰熱。

凄然振寒。足陽明、少陽。

如人将捕。足少陰、厥陰。

瘧。足太陰、足三陽。

汗出。手太陽、少陰、足陽明、少陽。

身體重。手太陰、少陰。

六經辨證

是指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将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的各種證候群,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其病變部位,寒熱趨向,邪正盛衰,而區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病。

幾千年以來,它有效地指導着中醫學的辨證施治。六經病證,是經絡,髒腑病理變化的反映。其中三陽病證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三陰病證以五髒的病變為基礎。

是以說六經病證基本上概括了髒腑和十二經的病變。運用六經辨證,不僅僅局限於外感病的診治,對惡性良性腫瘤和内傷雜病的論治,也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八綱辨證

即是對疾病發展階段中的病因、病位、邪正鬥争的強弱、陰陽的偏盛偏衰等病理情況的概括。

八綱辨證是中醫各種辨證的總綱,包括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個綱領。

在明、清兩代,一些傑出的醫家,如張景嶽、程鐘齡、江筆花等人,他們從六經辨證中抽出陰陽兩綱,以統領表裡、寒熱、虛實的辨證,當時受到醫家的重視和歡迎。後來加以完善,才成為現在的八綱辨證。

必須指出的是,八綱辨證的思想,源于《傷寒論》的六經辨證。

而在《傷寒論》中六經與八綱則又是緊密相連、密切結合、缺一不可的。

六經拓展:十二經辨證提綱

然而六經的證候表現,也不能離開八綱分證的規律。

六經辨證與八綱辨證,兩者必須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用于臨床辨證。

是以二者必須相結合,現将八綱辨證與六經辨證相結合的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一、陰陽

《内經》雲:“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陰陽”。

故陰陽兩綱,既為六經之綱,又是八綱之綱,用以統攝諸證及其發展變化。

1.太陽病

太陽與少陰為表裡,而有陰陽之分。

若脈浮發熱而惡寒的,則為病發于太陽,叫做陽證。

若脈沉,無熱而惡寒的,為病發于少陰,則叫陰證。

2.陽明病

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故有陰陽之分。

若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的,則為病發于陽明,叫做陽證;

若陽明中寒,内轉太陰,而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出涼汗,大便初硬後溏,為病發于太陰,則叫做陰證。

3.少陽病

少陽與厥陰為表裡,而有陰陽之變。

若其人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為病發于少陽,則叫做陽證。

若見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舌苔黑滑,為病發于厥陰,則叫做陰證。

六經為病,皆有陰陽兩方面的問題。

于此用對立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則叫做二分法的思想。

夫能分則能辨,由此也才能統攝六經,進而辨清表裡、寒熱、虛實等證。

由上述可見,

陽經之病,多發于六腑,因腑為陽,氣血充盈,抗邪有力,故以各種熱象為特點;

陰經之病,多發于五髒,因髒為陰,氣血虛寒,抗邪無力,故以各種寒象為特點。

若推而廣之:

凡身輕、氣喘、口鼻氣熱、目晴了了,不能睡眠;或熱極朦胧,視物不清;

或目赤多眵;或身熱面赤唇紅;或煩渴而小便紅黃,則皆為陽證的反映。

若身重,口鼻氣冷,目不了了,但欲卧寐,面色不紅,四肢厥冷,爪甲色青,吐利而小便色白,則皆為陰證的反映。

古人說:“陽極似陰,陰極似陽”,是以,辨陰證陽證時,須差別其真僞方不被其表象所惑。

《傷寒論》第11條說:“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它以“證”有真僞,而“情”則可信。故以“欲”與“不欲”而察其真象。臨床之時,若師其法,則庶幾近之。

六經拓展:十二經辨證提綱

二、表裡

陰陽六經為病,皆有一個發病部位的問題。故認清表裡病位,則汗、下之法,方能用之不殆。

1.太陽病表裡證

太陽證表證:

六經為病,隻有太陽病能當表證的提綱,這是與太陽的生理特點分不開的。

太陽經上連于風府,為諸陽主氣,故它總六經而統營衛,為一身之外藩,是以,太陽主表。

另外,六經各有經、腑之分,凡經受邪,而與腑比較,則因經在外而有表證的含義。

《傷寒例》說:“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傷寒論》第1條的“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等證候,皆說明了邪傷太陽經表,太陽經氣不利而發病的特點。

太陽病裡證:

太陽之腑為膀胱,而居于下焦之裡。

若太陽在經之邪不解,邪氣随經入腑,由表及裡,則有蓄水和蓄血的病變。我們管它叫做太陽病的裡(腑)證。

太陽蓄水證:以脈浮,微熱,消渴引飲,小便不利為主證,甚或見飲水則吐的,則叫做“水逆”。

太陽蓄血證:太陽病,脈微而沉,反映了表邪入裡。

而有少腹硬滿,精神發狂,或少腹急結,精神如狂,然小便自利,故知為熱與血結,而與水無關。

2.陽明病表裡證

陽明病表證:

《傷寒例》說:“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幹,不得卧”。

成無已注:“陽明脈起于鼻交頻中,絡于目。陽明之脈,正上頗頓,還出目系。......目疼鼻于者,經中客邪也”。

此證還有發熱、惡寒,無汗,緣緣面赤,額頭作疼,脈浮而長等證候。

陽明病裡證:

若胃腸受邪,則叫陽明病裡證。

《傷寒論》第218條的“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

即指陽明胃腸裡證為病。裡證不能發汗,發汗則傷津液,故而大便為難。

3.少陽病表裡證

少陽病表證:

少陽為半表半裡,位居兩脅,然從經腑而分,亦有表裡之證。

《傷寒例》說:“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脅痛而耳聾”。

成無已注:“胸脅痛而耳聾者,經壅而不利也”。而《傷寒論》第264條亦記載了“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等的少陽經證。

少陽病裡證:

指的是少陽腑證。

《傷寒論》第263條說:“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

為邪熱入于膽腑,迫使膽汁上溢則口苦,故稱為少陽病的裡證。

4.太陰病表裡證

太陰病表證:

《傷寒例》說:“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

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幹”。

《傷寒論》第274條的“太陰中風,四肢煩疼......”;

第276條的“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這都反映了太陰脾家的經表為病的事實。

太陰病裡證:

《傷寒論》第279條說:“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

則說明誤下之後,在表之邪傳入太陰之裡,出現腹滿時疼的太陰裡證。

5.少陰病表裡證

少陰病表證:

《傷寒例》說:“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

以其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這是論述少陰經的熱證;

《傷寒論》第301條說:“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湯主之”,則是論述了少陰陽虛,經表受寒之證。

少陰病裡證:

是指少陰心腎兩髒之病。如《傷寒論》第323條的“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又285條說:“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

這兩條說明了少陰病既有陽虛的裡寒證;又有陰虛的裡熱證。

6.厥陰病表裡證

厥陰病表證:

《傷寒例》說:“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

而《傷寒論》第351條又說:“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以上兩條反映了厥陰病經熱和經寒為病的特點。

厥陰病裡證:

《傷寒論》第352條說:“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内有久寒”,是指厥陰髒寒裡證而言。

以上我們用表裡兩綱,以反映六經的經絡、髒腑之為病,這才能展現出中醫辨證學的系統和完整。

如果隻講髒腑的裡證,而不講經絡的表證,則失六經辨證的宗旨。

是以八綱辨證必須與六經辨證結合起來,才不緻失于片面。

三、寒熱

寒熱兩綱,以疾病有寒熱兩種情況的客觀存在,故做為臨床治療中辨證分型的依據。

是以,它便把表裡、陰陽為病的具體病情概括無遺。

1.太陽病寒熱證

太陽病寒證:

太陽主表,然表病而有寒熱之分,不可不察。

如《傷寒論》第3條的“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這條以惡寒、體痛、脈緊反映出表寒為病的特點,故可稱為太陽病的表寒證。

太陽病熱證:

有寒必有熱,此乃相對而生之故。然太陽表熱證,不外以下兩種形式:

一是感受溫熱邪氣,如《傷寒論》第6條的“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因溫熱之邪尚在太陽,未全入裡,故叫太陽病表熱證。

一是由于風寒束表,日久不解,則寒郁化熱,而脈由緊變緩,身由疼變重,身無汗而精神煩躁者,也可稱為太陽病表熱證。

此外尚有27條的“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湯”,也屬于太陽病表熱證的一種。

2.陽明病寒熱證

陽明病裡寒證:

陽明主裡,而以裡證為主。然裡證有寒熱之分,試叙如下:

《傷寒論》第226條說:“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哕”,此條論陽明裡寒作哕;

而243條說:“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此條論裡寒作嘔,并提出了治法。

陽明病裡熱證:

陽明病的裡熱證,有在上、在中、在下的不同。

熱在上,郁于膈脘,則心中懊侬,舌上生苔;

熱在中則渴欲飲水,口幹而燥;

熱在下,則脈浮發熱,渴欲飲水,而小便不利。

3.少陽病寒熱證

少陽病寒證:

其證胸脅滿悶,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腹中脹,大便溏,脈弦遲等證。

少陽病熱證:

其證口苦、心煩、咽幹、目眩為主。

4.太陰病寒熱證

太陰病寒證:

《傷寒論》第277條說:“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

“髒有寒”,指脾有寒,故證見腹瀉而不渴”。

太陰病熱證:

《傷寒論》第278條說:“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

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

太陰為濕土,故發病而有濕熱與濕寒的不同。必須辨清而不能相混。

5.少陰病寒熱證

少陰病寒證:

少陰病寒證,包括甚廣,《傷寒論》第282條說:“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以下焦虛有寒”一語,道破了少陰病的寒證明質。

少陰病熱證:

《傷寒論》第303條說:“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卧......”說明了少陰病熱證煩躁的情況。

6.厥陰病寒熱證

厥陰病寒證:

《傷寒論》第352條說:“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說明了其人肝有久寒,表現為下焦積冷,少腹冷痛,或上逆作嘔等證。

厥陰病熱證:

厥陰病的熱證,或感受熱邪為病;或陽氣被郁,久而化熱;

或厥陰陽複太過、熱氣有餘等所緻,茲舉熱厥一例,以資說明:

《傷寒論》第335條說:“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

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說明了厥陰内熱,而有緻厥之機。

六經拓展:十二經辨證提綱

四、虛實

虛實兩綱,常以反映六經為病,正邪鬥争的虛實情況,大概來講,凡三陽經病,多以實證為主,三陰病中多以虛證為主。

1.太陽病虛實

太陽病表虛證:

太陽病為表證,若表證汗出的,則叫表虛證。

如《傷寒論》第12條的“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啬啬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是說太陽病表邪的虛證。

太陽病表實證:

太陽病表證,若無汗而喘的,則叫表實證。

如《傷寒論》第35條的“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疼、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是說的太陽表邪的實證。

2.陽明病虛實

陽明病裡虛證:

陽明病的裡虛證,如《傷寒論》第196條說“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成無己注:“胃為津液之府,氣虛津少,病則反無汗。胃候身之肌肉,其身如蟲行皮中者,知胃氣久虛也。”

陽明病裡實證:

陽明病的裡實證,以“不更衣”“大便難”為主要臨床表現。

《傷寒論》第180條的“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就是論述陽明為病的特點。

裡實的具體證候有:不大便、腹滿疼痛,或繞臍疼痛;

或腹滿不減,反不能食,脈沉緊,或沉遲有力,舌苔黃燥等證。

按:太陽主表,故以有汗為虛,無汗為實。陽明主裡,則以有汗為實,無汗為虛,以見表裡虛實之辨。

3.少陽病虛實

少陽病虛證:

少陽病的虛證,如《傷寒論》第100條的“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少陽病,脈本弦,今浮取而澀,沉取而弦,與太陽病的“尺脈遲”意義相同,反映了少陽病挾虛而氣血不足之象。

先與小建中湯以扶正氣之虛,後用小柴胡湯(似當去黃芩加芍藥)以和解少陽之邪。

今之肝炎息者,每見脅痛不止,服藥而不效,脈弦澀遲的,餘每用小建中湯取效。

此乃“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之法。

肝病用糖治療,蓋古已有之,非始自于今。

少陽病實證:

是指少陽病胸脅苦滿,心下急,郁郁微煩、嘔不止,

大便秘結,口苦心煩,脈弦滑有力等證。

4.太陰病虛實

太陰病虛證:

太陰病的虛證,往往和寒證相連,如《傷寒論》第273條的“太陰之為病,

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鞭。”

這一條,充分反映了脾氣虛寒的吐利之證。然臨床所見,厥陰病寒證的吐利,是以吐為主而下利為次;

而太陰病的寒證吐利,則以下利為主而嘔吐為次,不可不知。

太陰病實證:

《傷寒論》第279條說:“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就說明了脾實可下之證。

然其脈必沉而有力,如脈弱者,則不可用。

5.少陰病虛實

少陰病虛證:

少陰病的虛證,應當分析陰虛和陽虛,

如《傷寒論》第286條說:“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這一條是講,因脈微陽虛,故禁用汗法。

第285條說:“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

這條以脈細數陰虛,故禁用汗法。從中反映出,少陰病的虛證,而有陰陽之分。

少陰病實證:

俗雲:腎無實證,肝無虛證,此乃粗略之言,固不足法。

然少陰病的實證從何得之?多以“中髒溜腑”的方式形成。

如《傷寒論》第321條“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幹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條說明,燥熱内實,迫陰下奪,窮必及腎,成為少陰病可下的實證。

6.厥陰病虛實

厥陰病虛證:

厥陰病的虛證,有陽氣虛和血虛的不同。

陽虛的如《傷寒論》353條說:“大汗出,熱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是說的厥陰陽虛寒證。

血虛的如《傷寒論》第351條“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是說的厥陰血虛受寒之證治。

厥陰病實證:

厥陰病的實證,而有痰壅水停,熱結使肝的疏洩不利,氣機不達,而發生厥逆之變。

如《傷寒論》第355條說:“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

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此條論述了痰邪凝結胸中,厥陰氣機不利的手足厥冷之證。

又第356條說:“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此條是論水停于胃,肝不疏洩,氣機不達,手足厥冷之證,因内有水邪,故稱為實證。

通過以上八綱辨證,與六經辨證結合來看,于每一經中,皆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個方面的變化。用以反映六經為病的證候規律,是以說它有辨證的綱領意義。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特色,這種特色靠的是中醫的思維。筆者行醫35年來,在臨床工作的摸爬滾打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辨證思維模式,願與同道探讨。

辨證之首,注意主症

辨證之首,首先應抓其主症,因為主症是辨證的要點、治療的重心。抓主症應從幾方面着手。

一是主症多在一般問訊病人何處不适時的第一句回答中出現,既是病人希望你解決的主要問題,也是常見疾病的主要問題,如胃痛、頭痛;二是在證中找主症,如病人反映心煩、心慌、頭暈、耳鳴、入睡難,顯然失眠是其主症;三是病人不知道什麼是主症,醫者多費心思,盡量找出主症與主因。

辨證之性,注意兼症

辨證,既要辨病位,又要辨病性。而辨識疾病的性質,實際上就是辨疾病的寒熱虛實。而辨證之性,主要是辨兼症之性質。

如胃脘痛者,病位在胃,其兼症中喜溫為寒,喜按為虛,合而辨之,謂之虛寒。當然,辨疾病之性,也可辨舌苔和脈象。如脈沉遲無力,其沉主裡,其遲主寒,無力主虛,合而辨之,謂裡虛寒證。

需要注意的是,臨床有主症與兼症病性不一緻或相反的情況,這就要求醫者仔細琢磨,既要主兼分明,真僞分明,又要辨清病位與病性。

辨證中證,注意聯系

辨證之中,多見證中有證。如胃腸不适病人,既有寒凝氣滞型胃脘痛,又有腎陽虛之五更瀉。一為新病,一為久病;一為實證,一為虛證;一在上腹,一在下腹;一以溫散,一以溫補。故選方既選良附丸主治胃痛,又選四神丸兼顧洩瀉。待胃脘痛愈,又在主選四神丸的基礎上合理中湯治療五更瀉。

故辨證之中,一定要注意證中之證。隻有掌握好兩個證型之間的聯系,才能抓好主治、兼治、合治、先治、後治之機。

辨證外之證,注意夾雜

所謂證外之證,是指臨床表現中有兩個系統以上的疾病證候群。如内科證候、婦科證候、五官科證候同時并存。怎麼辨?

其辨證原則是在先治某一系統疾病的證候時,一定要兼顧其他疾病的證候,尤其是在主辨證候與兼顧證候病性不一緻或相反時,更要注意其錯雜、繁雜的特點。如胃脘為虛寒、腸道為濕熱、咽喉為實火,在多證并存、證外有證的情況下,一定要統籌兼顧,主次分明,千萬不能顧此失彼。

辨靜态之證,注意守法

靜态之證,是指疾病的病位、病性表現為恒态時期,或為氣虛,或為血寒,或為肝經濕熱……

此期病位、病性已定,一旦辨證準确,療效可以,就效不更方,可守法守方。

辨動态之證,注意靈活

動态之證,是指經過治療後臨床表現出現了變化。如濕熱帶下,應用龍膽瀉肝湯治療後,帶量減少,帶色由黃變白,帶質由稠變稀,帶味已輕,瘙癢已除,說明濕熱病邪已輕。

此時是效不更方,守方守法,繼續按肝經濕熱鞏固治療,還是根據現有的帶白、質稀症狀,按肝虛帶下論治,改用健脾利濕之劑呢?

如何定奪,要靠醫生的經驗,要行方圓智,膽大心細,臨證需靈活掌握。

辨無證之證,注意隐症

臨床有無證可辨之證。如B肝無症狀的“小三陽”“大三陽”,糖尿病無症狀的血糖偏高,化驗提示的尿中潛血,b超提示的無自覺症狀的結石、積水和各種惡性良性腫瘤的早期階段,因其無證可辨,皆屬無證之證。

臨床要根據個體的病史、體質、個性,結合臨床經驗,借助現代各種理化檢驗手段,尋找蛛絲馬迹,找到隐症所在,由無證可辨為有證可辨。

辨錯雜之證,注意調平

慢性胃炎,臨證每見寒熱、錯雜證候,既見胃脘痞滿、喜溫喜按之虛寒象,又有口幹、口苦、苔黃膩之熱象,或見口腔潰瘍,或見大便偏幹,對此寒熱錯雜之證,我多選半夏瀉心湯,用溫清并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調節功能,臨證用之,療效滿意。

同樣治療虛實錯雜、升降錯雜之證,總以平調為要。

辨有效之證,注意病程

對于藥後有效的病人,要注意其服藥療程。如感冒、暑熱之證,病程短,療程亦應短,多服藥3劑而愈,不必繼服。

對于慢性病人,臨證或效不更方、或做些微調,使漸治漸佳。可1日1劑,亦可隔日1劑,或連服2劑停1天,亦可1周服2劑。

對于滑胎病人,其療程多間服至病人上次流産後的1月以上;對于顫證病人,多長期間隔服用,取減西藥毒副作用之效,以增止顫之功。

辨無效之證,注意審查

藥後無效的病人,臨證要細心審查。屬于辨證用藥無差誤者,多系病程長、邪氣未被制服,應堅持原方,不要輕易改方,否則越改越亂。

而對于辨證用藥不妥者,應細審其因,當機立斷,及時糾正。

辨先效後無效之證,注意演變

臨床有先效後不效之證,即先服數劑療效很好,再服則效果不理想。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

一是藥應變而未變之故,當責之于醫,如胃脘痞滿中的寒熱錯雜證型,應用半夏瀉心湯後,黃苔已退,口苦已止,表明熱象已除,虛寒證成為主要沖突,而繼服半夏瀉心湯,其藥性偏寒,故而不效,當改用黃芪建中湯、理中湯、四君湯即可。

第二種可能是病人自身因素,如飲食、起居、情志變化等影響所緻,醫者當幫助病人查找原因,指導病人服藥,并注意服藥期間的調理方法。

辨藥後加重之證,注意審因

對于服藥後病情加重的病人,除用藥失當外,還有藥性與病情相争較劇而出現病情加重之象。

臨證必須差別對待,慎重而定。用藥失當者,要及時更方。藥病相争者,在服藥前就應告知病人。

對于藥後出現不良反應者,要查找其因,或減少服藥劑量,或改變服藥時間,或增減方中藥物,或停藥觀察。總之要認真對待,不可粗枝大葉。

本頭條号有很多内容隻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注[作揖]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