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鹽幫菜:美食是一座城市的象征

作者:富順鄉村觀察
鹽幫菜:美食是一座城市的象征

美食是一座城市的象征

——讀陳茂君先生新著《食話實說》

高仁斌

川南自貢是鹽幫菜的故鄉,以鮮香麻辣為特色的各類美食有口皆碑自貢知名記者陳茂君先生,長期緻力于地方美食文化研究與寫作,早在2010年就曾出版《自貢鹽幫菜》一書,2012年又與人合著《自貢鹽幫菜經典菜單》。在探尋自貢美食文化的道路上,茂君先生不知疲倦地執着耕耘,試圖通過文化層面的挖掘為自貢美食建構一個完整的成長體系。相對于其早期的研究,他的新著《食話實說》(2020年4月四川科技出版社)更多了一些講述和解讀的意味,所有篇目均為美食題材,寫人記事,娓娓道來,給人提供了一種親切可感、意趣盎然的閱讀體驗。

關于美食的往事記憶,傳遞出一種回望家山的鄉愁。在收入《食話實說》的51篇文章中,有不少篇幅都寫到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場景,每述及此,“母親”便成為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主角,她用自己的勤勞和母愛編織着平淡生活中的夢想。比如,在《泡酸菜》一文中,“日當午,母親才挑着洗淨了的青菜回家,取下門闆或鋪上竹席,将洗淨的青菜攤在上面晾幹,然後才放入泡菜壇裡。青菜一層一層壓緊,放一層青菜,撒一層自流井粗鹽、花椒,再放一層青菜,再撒一層自流井粗鹽、花椒。母親泡的青菜,從葉到柄都是黃燦燦的,香味撲鼻,香飄十戶。”類似具有年代感的描寫還有很多,作者一邊在講述母親制作酸菜的過程,一邊也在追憶那段艱苦的歲月。所謂美食,并不僅限于餐桌上的色香味俱全,更包括它從離開泥土開始,每一個被悉心呵護的細節。作者在《殺豬菜》中寫道:“李師傅嘴裡咬着尺多長寒光閃閃的牛耳尖刀,左手抓着一隻豬耳朵,右手順勢一掀,就将百五六十斤重的肥豬掀翻在殺豬凳上四腳朝天,然後一隻膝蓋頂住豬的身子,幫忙的鄉鄰穩住豬的四條腿。李師傅口中念念有詞,一刀刺進豬的頸項,再順勢一旋拔出,豬血立時就飙出來,沖出一米多高,回落到接豬血的盆裡。”這樣的場景,有一些驚心動魄的意味,乍看似乎和美食無關,而實際上,這正是美食之是以稱為美食的精華部分。也正因為美食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對美食加深了了解,也增進了熱愛。在這一點上,我認為茂君先生是因為對美食充滿了感情,才願意去努力探尋美食成長的那些微小細節。

從曆史的角度了解美食,所有美食都有了文化的光芒。茂君先生擅長于研究,是以他筆下的自貢美食,自然不會缺少曆史淵源的探究。是以,《食話實說》裡大量的篇幅都具有梳理美食源流的成分,這樣的處理方式,給讀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閱讀體驗。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茂君先生筆下的美食曆史,不經意地融入了很多鮮活而不廣為人知的史料,這使得文本具有了更高的價值。比如,在《寒冬吃羊肉》一文中,他特意提到侯漢初1986年編著的《川菜筵席大全》中,收錄有重慶市粵香村1965年12月承辦的全羊席菜單,并錄下菜單全文(包括涼菜9道、熱菜7道、小吃3道)。簡短的一段文字,讓我們體會到美食的演變,也體會到美食所傳遞的民俗文化。為了進一步闡釋自貢美食的文化屬性,茂君先生還特意搜集整理了《自流井百年前與飲食有關的竹枝詞》一文,所收錄的竹枝詞,折射出自貢濃厚的地方色彩。如:“一個銅元買一圓,厚如燒餅大于盤。天晴遮日陰遮雨,早作柴燒午作餐。”(《自流井的牛屎粑》)“新年時節上元燈,綠女紅男去采青。笑罵由他終不管,為官為賊一般心。”(《過年偷青不為偷》)平常生活中的普通菜肴,一旦具備了曆史的沉澱,她們便有可能上升到文化層面,并形成根植民間的美食文化。不難看出,鹽幫菜深入人心的口碑,不僅在于鮮香的口感,更在于廣泛認同的文化背景。

茂君先生熱衷于自貢美食,并深入研究過其制作方法,《食話實說》雖為散文集,但他亦不失時機地把美食制作工藝推介給讀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按照他介紹的制作方法,完全可以進行實際操作。比如他在介紹“扣肉”(鹹燒白、甜燒白和夾沙肉)時,還特意指出所使用的的食材“五花肉”有“硬五花”和“軟五花”之分,而制作“扣肉”最好的材質是肥瘦相間的“軟五花”。豆花是一道頗具民間風味的美食,很多地方都有豆花佐餐的習慣,尤其是聲名遠播的富順豆花,制作工藝十分複雜,茂君先生在《富順豆花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更是不吝筆墨地把富順豆花從“選豆”到“點豆花”的五道工藝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無異于做了一次細緻入微的科普。有關牛肉的系列菜肴,也是自貢美食的一大特色,《自貢特别能做牛肉菜》一文則是用了大量篇幅詳叙了各種牛肉菜肴的制作方法,從選材到刀工、油料、火候……講述之詳盡,無異于讓讀者領略一堂别開生面的美食制作講座。我想,作者采取這樣的寫作方式,一定是出于對自貢美食的百般青睐。大概是茂君先生希望這些具有非遺意義的美食制作工藝,能不斷傳承下去,并為衆人接受,為衆人喜愛吧。

由于地域文化的影響,可以說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引以為豪的地方美食。對于川南自貢而言,美食的位置已經上升到城市名片的高度,是“鹽之都”“燈之城”“龍之鄉”“食之府”四張城市名片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美食已經成為自貢城市文化的一種象征。而茂君先生為自貢美食所結集的《食話實說》,無疑是在賦予這座城市文化的意義,對于擴大自貢美食影響力将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動作用。

2021年7月4日于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