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ac下搭建github+jekyll寫作環境

之前有在公共部落格或是專業的技術部落格上寫寫文章、筆記。後來由于從事安全相關行業,轉而把一些工作中的總結、筆記記錄在了onenote上,純離線不對外開放。但這種轉換導緻文章産出率很低,常常半年寫不了一篇文章。為了能夠督促自己将技術或是生活點滴記錄下來,尋找一種使用markdown文法,幹淨整潔的寫作環境:github+jekyll,這正是我想要的。

由于剛更新了"優聖美地",需要安裝一下command line tools,安裝jekyll需要。

安裝jekyll需要rubygems。https://rubygems.org/pages/download

jekyll是純靜态blog,無需資料庫支援,将markdown轉為頁面。 <code>$ gem install jekyll # may need to be administrator or root</code>

這是一個快捷搭建jekyll+github pages的工具。 <code>$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plusjade/jekyll-bootstrap.git $ cd jekyll-bootstrap $ jekyll serve</code>

在github上建立帳号,并建立一個username.github.io的倉庫,這個就是你的個人首頁的空間了。 然後将jekyll-bootstrap的目錄結構導入到此倉庫,jekyll的環境準備就緒。

由于預設theme裡jquery使用了googleapis的連接配接,導緻通路會很慢或挂掉,是以這裡替換為本地的jquery。

下載下傳一個jquery壓縮版放入/assets/javascript/jquery-1.11.1.min.js 然後将_includes/themes/bootstrap-3/default.html中的

替換為:

将jekyll預設的markdown解析引擎maruku 更換為rdiscount

然後在_config.yml中<code>highlighter: pygments</code>之後加一行<code>markdown: rdiscount</code>,這樣再次生成網站的時候就使用rdiscount來解析md檔案了。

username.github.io檔案夾下建立一個cname檔案,裡面的内容就是你的域名,比如username.me

然後按照github所說将你的域名指向204.232.175.78這個ip(最新位址:192.30.252.153、192.30.252.154),這樣當再次通路你的域名的時候,就會指向github pages了(可能dns更新會需要一段時間)。

安裝一個jekyll模闆,然後使用它來變更blog界面。

頁面可以适當做一些調整,比如菜單名稱等等。

使用jekyll指令行建立文章,然後去_post目錄下用markdown編輯器或vim編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