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作者:駐馬店網

駐馬店網訊(記者 駱萬華 通訊員 李雲飛 陳培 宋韶培)在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每天清晨,早起的村民便會看到一個瘦削的年輕人騎着一輛小小的電動車出現在村子的大街小巷裡,他緩緩騎行,邊走邊看,哪個路邊的坑塘裡扔了垃圾,哪個路口的垃圾桶滿了,哪條路邊溝裡又堆放了雜物,他都要一一記錄下來。

這個每天早上堅持“巡村”的年輕人叫張純,是西平縣委宣傳部派駐到二鋪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一名扶貧戰線上的老兵。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黨建引領“紅色路”。“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政策的落實,關鍵靠人。駐村以來張純同志非常重視黨建工作,引領村黨支部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和黨建“三集中”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對全村黨員資訊進行梳理完善并備案,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建立黨建工作台賬。駐村三年多,二鋪村黨支部已培養村兩委年輕後備幹部2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人,發展年輕黨員1名。更好的發揮了基層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

真抓實幹聚民心。來到二鋪村後,張純騎着電單車走訪時發現村内部分道路一直未實作水泥路硬化,每逢雨雪天氣,村内部分道路積水,泥濘不堪,嚴重影響村民的日常出行。

“修路,想盡一切辦法去修路!”他在支部大會上擲地有聲。

張純想盡一切辦法,經過多方溝通協調,縣鎮村反反複複跑,終于為二鋪村争取到了3800米的村組道路修建項目,為村裡修起了20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

道路修建項目開工那天,施工道路的兩旁站滿了圍觀的村民,他們的臉上滿是興奮的笑容。從此,“單車書記”的單車也騎得更踏實、更穩了。

他走訪中看到還有部分貧困群衆的住房仍存在有漏雨的隐患。為了掌握實情,一到下雨,他就冒雨一戶一戶地檢視,認真地拍照,将貧困群衆房屋漏雨情況仔細地記錄下來彙總上報給鎮扶貧辦。這年,二鋪村改造修繕貧困群衆住房21戶,實作了“危房清零”,切實保障了群衆的住房安全。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村民都說:“張書記雖然身材瘦小,但是村裡的事一直放在他心上,他是真心為我們做實事的好書記。”

發展破解脫貧難。穩定脫貧要靠産業發展。為幫助二鋪村貧困群衆徹底甩掉貧困的帽子,張純和村組幹部一起,通過多方走訪,反複調研座談,通過優化整合産業資源,帶領群衆發展無公害蔬菜大棚種植、養殖裝置制造和家庭作坊加工等産業項目,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衆就近就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産業帶貧作用。

目前,已引進投資1000萬元流轉土地316畝的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一座,動員村裡的黨員緻富帶頭人及在外成功人士共投資600餘萬元建設了芫荽、茼蒿、秋葵等各類蔬菜種植塑膠大棚112座。産業投入至今,該蔬菜種植項目已認證轉移就業和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3戶建檔立卡貧困群衆實作了穩定脫貧。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初心不忘砥砺行。在這場時間緊任務重的脫貧攻堅戰中,長期的熬夜也造成了血壓的升高,頭發出現大把脫落,這些他都沒有放在心上,他的心中隻想着檔卡資料是否完善,還有哪些困難群衆需要去走訪,政策落實得如何。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在妻子懷孕期間,隻在孩子降生的當天請假匆匆趕往醫院,很快又懷着對妻子和孩子深深的愧疚傳回工作崗位,繼續五天四夜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名駐村第一書記,肩上有沉甸甸的責任,肩負着組織的重托和群衆的期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張純同志在脫貧攻堅戰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個共産黨員的職責。

“單車書記”的扶貧路——駐西平縣二郎鎮二鋪村第一書記張純

張純同志騎着他這輛小小的電動車踏着秋風落葉訪貧問苦,在大雪中為貧困五保老人送去了棉被,匆忙的腳步走過村裡的每一條小巷和每一塊田間地頭,在四季的交替中将黨的惠民政策送入了千家萬戶。

一人、一車、一包,便成了扶貧路上的一道風景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