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外侮需人禦,将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罴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殒命,壯志也無違。”

這首詩是毛主席唯一一首寫給國軍将領的悼念詩詞,獲得毛主席詩悼的将軍就是赫赫有名的戴安瀾。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緬甸遠征背景

戴安瀾是安徽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學員。1939年,憑借在北伐戰争中立下的累累戰功升任國民軍第200師師長。200師是中國軍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機械化師。

1937年,日本倭寇發起侵華戰争,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受到殘害。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曆經幾年,國内局勢依然緊張。

日本人在中國橫行霸道,他們鎖死了所有國内通往海外的海關線路,使得國外的物資無法運送進來,想要把中國人包圍在圈子裡困死。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戰争的勝利,除了戰術和将士的無畏精神,更重要的是武器,裝備和糧食。海關線被鎖死,物資無法運來,軍隊想取勝難之又難。

1941年,日本軍占領了緬甸。從緬甸通向中國的滇緬公路是當時唯一的中國物資運輸公路。如果滇緬公路再被日本人堵死,中國人就要被掐着脖子了。

國民政府組織了遠征軍去支援緬甸。遠征軍先鋒軍就是骁勇善戰的200師。1942年,身為師長的戴安瀾将軍帶着精英部隊告别父老,整裝齊發踏上了去往緬甸的征程。而這一去,竟然是永别。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将軍不隻有才華,還有情有義

戴安瀾出生在1904年,遠征緬甸時38歲。他有幸福美滿的家庭,那一年和妻子王荷馨已有四個孩子。

戴将軍和妻子從小就認識,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感情十分好。戴安瀾進入黃埔軍校學習,畢業後因表現優異節節升職,而妻子是農村普通家庭的女兒,因為家境貧困沒有上過學,連字也不認識。這樣的文化差距并沒有阻止戴安瀾與妻子結為連理。

結婚後的戴安瀾充當了妻子的老師,他教妻子識字學文。妻子王荷馨冰雪聰明學得很快,在丈夫的教導下,她不僅認得了字,還學到了許多知識,文學水準也在不斷學習中提高了。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緬甸遠征在當時已經是必須要走的一步路,作為黃埔軍校精英骨幹的200師早已醞釀多時,在接到出戰的指令時,戴安瀾下定決心誓死一戰,保衛祖國。他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

殘酷的緬甸戰場

緬甸戰事比預想的還要兇險。國軍到達緬甸同古,當英勇的200師給了日軍猛烈的打擊時,日軍憑借着雄厚的火力,每天百餘架次空軍狂轟同古進行反擊,喪心病狂的投擲燃燒彈和毒氣彈。同古保衛戰危機重重。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戰事緊急,戴安瀾把情況向上級反應,卻沒有得到援兵支援,隻有苦苦死守。戰事越來越慘烈,200師孤軍奮戰,日軍看到沒有援軍就開始肆無忌憚地狂轟猛炸,對國軍進行猛烈攻擊。軍隊後方補給已經中斷,如不撤退,必然全軍覆沒。

戴安瀾部署部隊撤退,并親自指揮守城部隊撤離。200師平日裡治軍嚴謹,此時精密的撤退計劃和戴安瀾沉着冷靜指揮若定,即便四周槍聲不絕,全師部隊紀律依然井然有序,在敵人的包圍圈中安全撤退。

這次戰役激戰12天,給了日軍重創,日本軍隊進階指揮官說,他們進軍以來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強有力的對手。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在身先士卒的戴安瀾指揮200師官兵們又取得了幾次勝利時,整個緬甸戰場上的盟軍對抗日軍的戰役卻在急速潰敗,中國遠征軍司令官也抛棄軍隊進入了印度,留在緬甸的遠征軍成了群龍無首。

在這樣的情況下,戴安瀾決定把惡戰後剩餘的将士們帶回國,盡快與軍部彙合,重整旗鼓後再商議作戰計劃。

回國之路卻異常艱難,将士們在森林中穿梭行走,還要防備日軍随時發起的攻擊。沒有糧食,沒有水喝,大部隊既要選擇隐蔽的路徑減少敵軍空中攻擊的傷害,還要随時面對敵軍的地面伏擊。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精疲力盡還帶着傷兵,敵軍窮追不舍,又與敵軍進行了一場長達十多個小時的激戰,,戰局十分慘烈。這場戰鬥結束後又有許多将士受傷,戴安瀾将軍胸部,腹部也中了槍彈。

梅雨季節森林裡濕氣彌漫,将士們的衣服終日都是濕漉漉的。這樣的環境很不利于傷口愈合,而供給中斷,根本就沒有治療的藥材,傷口全靠自身來愈合。

戴安瀾的傷口很嚴重,因為沒有藥材醫治,傷口逐漸化膿生蛆,他隻能被擡着擔架前行,但他依然堅持指揮軍隊前進。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撤退途中經曆近一個月的時間,戴安瀾傷口惡化,他已經處于昏迷狀态。是将将士們帶回自己的國家的決心一直在支撐着自己,受傷的軍士們也都互相攙扶一路行進。

糧草中斷,前路坎坷不平,後又追兵伏擊,情況再兇險他也不願落下一個兄弟。傷勢持續惡化,戴安瀾已經說不出話了,但他還是讓衛士拿出地圖指揮部隊回國。

1942年的5月26日,戴安瀾最後一次給步兵指揮官在地圖上指出前進的路線時,沒能說出一句話就與世長辭了。全軍戰士悲恸萬分,痛哭失聲。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部隊指揮官按照戴安瀾指出的路線繼續帶着部隊出發,成功躲過了日軍的阻擊計劃,終于在離開故鄉一百天後回到了祖國。

200師回國時隻剩下不足四千人,戴師長死後大家都不願意把他留在異鄉,輪流擡着擔架和他的屍體一起前行。但空氣潮濕悶熱,沒過幾天屍體就腐爛流水了。為避免疫病發生,大家隻得将戴将軍的屍體火化。

當将士們将戴将軍的骨灰帶到他的妻子面前時,王荷馨悲痛欲絕。但她想到還有四個孩子和一家老少需要她照顧,沉痛一段時間後振作了起來。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戴安瀾的孩子們回憶說,父親常說的兩句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人窮志不窮”。這兩句話對孩子們影響很大,後來他們長大成人,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作為國民軍的骨幹精英,戴安瀾的軍事才華和英勇精神得到蔣介石的認可和贊揚,戴将軍殉國後,國民政府給他的家人一筆數目不菲的撫恤金。王荷馨将這筆撫恤金全部拿出來贊助了一所學校,她要讓丈夫的愛國精神傳承下去。

戴安瀾殉國後,夫人捐出所有撫恤金,老部下愧疚半生不敢見戴家人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首古詩很真實地反映了戰争的殘酷。有戰争就有死亡,200師的将士們損失非常慘重,回到祖國的隻有一小部分人。在戴将軍的指揮下傳回祖國的他的老部下們對他的妻子兒女充滿愧疚,他們認為是自己沒有保護好戴将軍,覺得自己沒有臉面去見他的家人,他們中有好幾位在晚年時還處在愧疚中不敢面對戴将軍的兒女。

斯人已逝,戴安瀾的英雄事迹将永垂不朽。在這片中華大地上,曾經為了保衛國土而犧牲的英烈們的愛國精神也将會被傳承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