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拿鐵家族與中國 - 大衛·拉瑟莫爾對李家輝和黃仁宇的評論

作者:澎湃新聞

李雷新(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

第二個",大衛·拉蒂莫爾,1931年出生在北平,就在他的父母(歐文和埃莉諾)剛剛結束他們的中國東北之旅之後。這次旅行計劃從1929年到1930年持續約九個月。探險結束時,在北平進一步研究的間隙,拉蒂莫爾寫了《中國東北:沖突的搖籃》(滿洲:沖突的搖籃,1932年)等作品,在學術上碩果累累,大衛的出生也是他家庭的喜悅,另一種生活從此與中國息息相關。

拿鐵家族與中國 - 大衛·拉瑟莫爾對李家輝和黃仁宇的評論

大衛·拉特莫爾

教父迪魯瓦活佛

大衛出生前後的一段時間,他的父親歐文·拉特莫爾(Owen Rattlemore)處于相對無所事事的休息期。從1930年到1933年,他将大部分研究工作投入到北平。1933年,歐文開始為太平洋關系研究所工作,除了短暫的美國旅行和幾次郊遊,直到1937年12月,一家人真正告别了北平。但命運并沒有結束,1941年夏天,拉特莫爾回到中國,擔任蔣介石的美國顧問,這次沒有妻子和孩子。是以,大衛實際上隻在中國呆了幾年。

值得一提的是,歐文去重慶工作,也幫助大衛"找到了"了久違的教父。"令我驚訝和高興的是,我在那裡遇到了Diruwa Hutuktu。他是外蒙古最重要的活佛之一......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1930年代的北京。當我們在北京時,他經常來看我們,我們請他成為我兒子大衛的教父,大衛曾經稱他為"我的佛陀"。"(《拉特莫爾回憶錄》,第113頁)

Diruwa Khutuktu出生于外蒙古,1884-1965年是日本所謂的内蒙古獨立計劃的重要目标。當Lattemore遇到他時,Diruwa正在逃跑。在最初的交流中,拉鐵摩爾對喇嘛教(尤其是蒙古喇嘛教)的大部分知識應該從他那裡學到。迪盧阿是佛陀,雖然比拉特莫爾年長,但他的餘生可以說是聽從了朋友的建議,于1949年初來到美國。迪魯瓦後來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佩奇國際關系學院工作,并與歐文打算在旅途中富有的Onen Urgonger和Hang Jin Gombuzab一起,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行了短暫的蒙古研究"春天"。

當迪魯娃來到美國時,他經常遇到他的教女大衛,這對大衛來說是一次獨特的人生經曆。迪魯瓦在拉特雷穆爾的幫助下留下了一本口述自傳,這是一份由拉特雷穆爾口譯員用英語記錄的有價值的口述曆史材料(德魯伊和歐文通常用蒙古語交流)。再加上迪魯瓦自撰的《外國蒙古政治和納吉班禅寺評論》,歐文·拉蒂莫爾和伊薩諾藤子後來翻譯并注釋了《迪魯瓦·胡圖圖,一個蒙古活佛在宗教和革命中的記憶和自傳》(《迪魯夫庫塔格特:蒙古佛教轉世和宗教自傳回憶錄》)的出版。革命,1982年),這本書的導言可以在第二個木寶的曆史中看到,"蒙古的曆史和文化:蒙古研究的集合"。歐文後來在他的書《蒙古的民族主義和革命運動》中向他的朋友、同僚、老師、親戚等緻敬,"我個人感謝我的蒙古同僚:迪魯瓦·胡圖圖,我25年的導師和朋友,他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蒙古研究項目的獨特貢獻隻在世界上的一小部分地區發表。

大衛·拉特莫爾的《中國研究》

大衛·拉特莫爾(David Rattlemore)小時候離開中國,在美國接受教育,在康奈爾大學和耶魯大學學習,1965年獲得博士學位,後來在布朗大學任教。與此同時,他的生活受到了挑戰,因為他的父親歐文被麥卡錫指控。大衛對父親的攻擊和态度印象深刻,歐文·拉特莫爾認為他應該堅決抵制這種恐慌。但對于這位19歲的球員來說,從此已經影響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更不知所措,感到困惑。"這對我的母親和父親來說很難,"也許是大衛對這件事最無助和最真實的感受,也許是他自己的感覺,"當你的父親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時,生活變成了一場奇怪的審判。(大衛說,受訪人Kirstin Butler)

拿鐵家族與中國 - 大衛·拉瑟莫爾對李家輝和黃仁宇的評論

Owen Latmere(左)和David Latmer

即便如此,大衛還是研究過中國,主要研究中國文學,尤其是唐詩、詩歌翻譯,是著名的翻譯家、文學研究專家,著有《世界的和諧:中國詩歌》。普羅維登斯,R.I.:銅山毛榉出版社,1980年)。大衛·拉特莫爾(David Rattlemore)是布朗大學東亞和比較語言學系的教授,現在是布朗大學的終身通路學者,他現在是東亞研究教授(他的父親歐文也是該系的名譽教授)。

1973年出版的《唐代的面貌》(又譯作《唐代的視角》)的楊連璇說,該書"收錄了在西方召開的第一屆唐朝研究會議上發表的11篇論文"。作者是這個著名時期的專家...大衛·拉蒂莫爾(David Lattimore)是《書與唐詩》(The Book and the Tang Poems)一書的作者。(《中國書評》,商務出版社,2016年,第449-450頁)《典故與泰恩詩》,Arthur F. Wright和Denis Twitchett,編輯,《T'ang透視》,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1973年),是一部能夠反映大衛研究實力的作品,本文側重于"使用代碼",但不是從"寫作技巧""修辭技巧"層面來解讀,而是以李偉的《鋼琴曲》和白古炀《長恨之歌》為例, 研究了文中"典故(引用)"的連續性的出現、融化現象和有機重建,認為"典故(引用)"除了裝飾作用外,還具有表達台詞和主題的融合作用。

他還關注其他問題,如"引文不僅在中國文學中,而且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的突出作用",以及中國詩歌和模糊美學中的"朦胧(隐含)"。(《唐詩導論》,《美國唐代文學學者》,上海古代出版社,1994年,第111-155頁)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中國文學教授溫迪·斯沃茨(Wendy Swartz)也對大衛的文章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大衛對文學現象的結構主義理論研究"在英語世界中非常缺乏......即使在中國,系統也很少研究"(《六代文學的"經典"和"外圍"評論——美國漢學家田玲訪談錄》,2019年第2期《國際漢學》),大衛的作品是幾十年前的。

大衛不是詩人,但除了學習文學之外,他的興趣和專長還在于翻譯。1977年,美國詩人協會組織了一次以"中國詩歌與美國想象"為主題的研讨會。七位美國著名詩人出席了會議,如肯尼思樂、中國王宏功和加裡·斯奈德。幾位學者和翻譯家應邀出席,包括葉威廉、喬納森·查韋斯、漢斯·赫爾曼特·弗蘭克爾、大衛·萊瑟姆和鐘玲。

專家們讨論了用英國法律翻譯中國詩歌的可行性,中國詩歌的豐富多樣性,中國傳統詩歌主題視角的限制(即受創作者個人社會背景的影響,這也是前面引用大衛所讨論的一點)。在會議召開前十多年,力士樂認為,20世紀中國詩歌和日本詩歌對整個西方詩歌圈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所有與會者都表達了他們對中國詩歌的深刻影響。大衛·拉特莫爾(David Rattlemore)在發言中指出,作為西方詩人和中國詩歌的翻譯者,"我們确實肩負着曆史的重擔,可能比我們一直以來想象的要重。閱讀和學習像中國詩歌這樣截然不同的作品,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在多大程度上是過去和傳統的産物。"吳永安譯本:《中國詩歌與美國想象》,《詩歌探索2013年第2輯》理論卷,2013年,第10頁)他引用了例如古希臘的英美詩歌的嚴肅傳統,但這使得用簡單的英語寫作變得困難,"我們在中國詩歌中學到的一件事是,你真的可以寫任何東西", 也就是說,中國詩歌在大多數話題上都不那麼尴尬,大衛認為這是"全詩"。

20世紀70年代,中國詩歌在美國的翻譯和欣賞已經積累到了一個全力的階段。20世紀初,中國詩歌的英譯本開始發展,中國詩歌文化被融入美國詩歌中,但大衛認為"其中一件相當令人驚奇的事情是,直到20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翻譯确實相當不成功"。美國詩歌吸收了很多來自歐美以外的文化,在二戰後的文化支撐階段,這一時期是大衛等美國年輕人的成熟階段,他們開闊、好奇、勇敢地吸收。到了1970年代的三分之二,大衛半開玩笑地說:"我們現在翻譯的中國詩歌一定比16世紀還多。作為一名學者,他更注重文化因素的融合,而不是單純的詩歌寫作和翻譯技巧,"雖然很難指望中文翻譯會像廷德爾及其追随者對英國宗教改革的影響一樣深刻地影響我們的世界,但毫無疑問,中國詩歌的發現是我們現代文學理性的原因之一和結果之一。"

大衛還經常從曆史的角度總結問題,比如"為什麼西方對中國詩歌的熱情來得很晚",他認為西方已經跟随中國哲學的潮流走了三個世紀,欣賞了兩個世紀的阿拉伯和波斯詩歌,這是後來的出現。究其根源是雙重的,一是基督教在傳統中的衰落和原罪信仰的衰落,二是傳統中異教或古典的相應衰落,這帶來了古代風格标準的衰落。

大衛·拉特莫爾的一些觀點相對深入,通過詩歌或文學媒體,以及通過他父親和父親的啟發。他非常重視中國詩歌中展現的個性和日常表達,并審視其背後的思想和哲學,認為"歸根結底,中國人并不認為詩歌是在宣講-改善我們的本性-而是在表達我們的本性;大衛在中國的隔膜較少,他更清楚,接近了解并不容易,他介于中國和西方之間。是以,他在評論完劉曉波肆無忌憚的《葵羽收藏》時,不忘提醒大家"在不斷縮小的當代世界,我們對漢語的了解并不完美,但不能太看作精緻的中國風娃娃"

大衛·拉特默的兩篇書評

大衛和他的父親歐文和祖父大衛一樣,對中國很感興趣,可以窺探他參與的一兩篇書評。

第一篇是歐文·拉特米爾和大衛合著的書評《中國科學與傳媒》。[11, No. 2, (1957年12月), pp.265-278] 該評論的主題是李若瑟的《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中國的科學技術史》,該書僅出版了前兩卷。這篇論文發表于1957年,當時歐文還處在麥卡錫的陰影下,所有方面都受到限制,"《讀者文摘》(The Reader's Digest)是美國出版的一份主要出版物,從1951年到1954年隻發表了他的三篇文章。而從1955年到1960年,拉籌伯甚至沒有發表過一篇文章"(《麥卡錫時代的拉蒂默,2019年第3号》),事實上,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歐文都離學術、這篇書評或無形網的"網中的魚"相差甚遠,其專業性似乎是父子之間唯一的學術合作。

文章的開頭是這樣說的:"李顯龍對一個從未被任何中國或西方作家研究過的領域進行深入探索,不僅在主題上,而且在哲學概念上,都具有新穎性,并在學術界引起了憤怒的呼喊和感歎"。"(《中國科學與文化》第265頁)評論家總結了約瑟夫·李的書的兩個特點:"一是他幾乎難以置信地展示了他能收集到的東西,另一個是他的作品坦率地說是有傾向性的"。然後有一個稍微尖銳的觀點,即這種傾向是否"會使他作為科學史學家的工作無效,我們願意保留判斷......迄今出版的兩卷(總共1 000多頁)專門用于一系列從容不迫的準備文章,其中對科學史本身的叙述沒有任何影響"。"(《中國科學與文明》第265頁)

在态度明确之後,評論員對前兩卷的内容進行了評論。在引言中,李宗镕對漢語和漢語詞彙的讨論和處理,是他們眼中的薄弱環節之一。例如,李承晚(Joseph Lee)寫道,"漢字是唯一一個在象形文字(與語音書寫相反)中存在了三千多年的單詞"(《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導論》,第1卷,第27頁)他引用其他學者的話來解釋,批評家們諷刺地說,"我們根本無法相信,周朝的數百名抄寫員能夠如此影響每個中國村莊的生活語言,強迫語言進入單音模式'."......Joseph Lee隻引用了這一觀點,但引用是本節缺乏專業知識的典型代表。"(《中國科學與公民》第268頁)在對引言的評論中,楊還指出了Joseph Lee可獲得的資訊水準參差不齊,以及某些地方給人的業餘印象。"(《中國書評》第282-283頁)

翻到第二卷,"道士是李的英雄",兩位拿鐵人指出,"我們對他的想法有所了解。例如,毫無疑問,他更喜歡道家而不是儒家(《中國科學與儒家》,第274頁),但他們指出,"李顯龍對儒家思想并不總是那麼刻薄......另一方面,他現在非常喜歡新儒家思想。評論家們熱切地等待着約瑟夫·李的問題的答案,"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約瑟夫·李成為了一名社會思想家;在這兩卷中,他都讨論了社會背景下的科學,我們希望他繼續這樣做。他們還探索了約瑟夫·李的社會思想"封建官僚主義"的另一條線索。"約瑟夫·李是一個慷慨的人,我們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文章末尾的兩個Lathmores總結道。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多樣性,結合了道教、科學和現代有機辯證唯物主義,這是以愛的精神構思的。"(《中國科學與文明》,第278頁)

曆史學家黃仁宇住在劍橋,與李小康關系密切,他在《黃河綠山》中寫了很多關于他與李小康的友誼。黃仁宇幫助李小康整理了他的寫作背景,當時他發現了歐文·拉塔莫爾(Owen Lathamor)的一封信,信中"中國的地理分布在各個方面",黃仁宇認為"在這個論點中有很多值得讨論的地方"。"(《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三聯書店,2007年,第369頁)

事實上,黃仁宇和拿鐵一家也有過其他的學術交流。1981年出版的《無意義的一年:衰落的明朝》被翻譯成十五年的曆法,随後是六篇短評,其中兩篇是從文學角度剪下來的。

拿鐵家族與中國 - 大衛·拉瑟莫爾對李家輝和黃仁宇的評論

1981年版 1587,《無意義的一年:衰落中的明朝》,圖解網絡

《大衛·拉蒂摩爾》的短評摘自大衛·拉蒂莫爾在《紐約時報書評》上的一篇文章,最初發表為"黃仁宇這本不同尋常且發人深省的書描繪了豬年,他稱之為豬年是'無意義的一年',但他的意思是告訴我們瑣碎事物的重要性。他以詩人或小說家的喜悅,将普通的細節旋轉到揭示其含義的程度"(《紐約時報書評》,1981年6月21日)

除了介紹黃琦,大衛還表達了曆史見解,指出"從1586年到1588年,中國遭受了曆史上兩次最嚴重的流行病之一,人口下降了20%以上。如此大規模的生命損失并非"毫無意義",黃先生并不完全意識到這一點。大衛沒有指出他的引用,好像指的是瘟疫。根據現有研究,災害集中在曆年,以華北地區為例,14~16年(1586-1588年)是連續兩年有記錄的暴發年份,每年有10次以上,華北地區确實有重大疫情,應該是鼠疫。(見曹書記:《疫疫流行與華北社會的變化(1580-1644)》,《曆史研究》1997年第1期;王秀蓮等:《華北地區宋元明清及其相關因素分析》,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第二位文學書評人、普利策獎得主、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說:"《月曆的十五年》雖然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卻有着卡夫卡小說《中國長城建成時》的超現實主義夢想。"有趣的是(《月曆十五年》,中國圖書局,2014年,第374-384頁)是,黃仁宇很驚訝為什麼從事文學創作的厄普代克會對他的書感興趣。厄普代克後來寫信解釋說,"他從《紐約時報書評》上知道《十五年的曆史》這本書,是以他自願為《紐約客》寫了一篇書評。"(《黃河綠山》,第567頁。編輯委員會的"月曆十五年"出版說明(2006年)說,厄普代克從《時代》雜志上了解到這本書,其中引用了大衛的書評,發表于1981年6月,發表在1981年10月的《紐約客》雜志上,可能是從大衛·拉特莫爾的書評中。

負責編輯:鐘元

校對:徐一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