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濾器 攔截器 controller 頁面 的執行順序

經過本人的最後測試得出的結論是

過濾器 攔截器 controller 頁面 的執行順序

由于最近做的項目中有一部分是接口遠端調用,用到了接入權限和業務權限的鑒定,需要采用springmvc的攔截器,以前用struts2的時候用過攔截器,而springmvc的攔截器功能之前沒研究過,是以這次來稍微研究一下,得出的結論是springmvc的攔截器和struts2的攔截器原理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都是利用反射功能實作動态代理。

因為過濾器和攔截器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因為很多時候二者都能達到相同的能力。是以也重新看了下過濾器。

過濾器和攔截器的差別,百度了一下:

①攔截器是基于java的反射機制的,而過濾器是基于函數回調。

②攔截器不依賴與servlet容器,過濾器依賴與servlet容器。

③攔截器隻能對action請求起作用,而過濾器則可以對幾乎所有的請求起作用。

④攔截器可以通路action上下文、值棧裡的對象,而過濾器不能通路。

⑤在action的生命周期中,攔截器可以多次被調用,而過濾器隻能在容器初始化時被調用一次

filter 

寫了點測試代碼,順便整理一下思路,搞清楚這幾者之間的順序:

1.過濾器是javaee标準,采用函數回調的方式進行。是在請求進入容器之後,還未進入servlet之前進行預處理,并且在請求結束傳回給前端這之間進行後期處理。

chain.dofilter(request, response);這個方法的調用作為分水嶺。事實上調用servlet的doservice()方法是在chain.dofilter(request, response);這個方法中進行的。

2.攔截器是被包裹在過濾器之中的。

a.prehandle()這個方法是在過濾器的chain.dofilter(request, response)方法的前一步執行,也就是在 [system.out.println("before...")][chain.dofilter(request, response)]之間執行。

b.prehandle()方法之後,在return modelandview之前進行,可以操控controller的modelandview内容。

c.aftercompletion()方法是在過濾器傳回給前端前一步執行,也就是在[chain.dofilter(request, response)][system.out.println("after...")]之間執行。

3.springmvc的機制是由同一個servlet來分發請求給不同的controller,其實這一步是在servlet的service()方法中執行的。是以過濾器、攔截器、service()方法,dispatc()方法的執行順序應該是這樣的,大緻畫了個圖:其實非常好測試,自己寫一個過濾器,一個攔截器,然後在這些方法中都加個斷點,一路f8下去就得出了結論。

過濾器 攔截器 controller 頁面 的執行順序

總結:攔截器功在對請求權限鑒定方面确實很有用處,在我所參與的這個項目之中,第三方的遠端調用每個請求都需要參與鑒定,是以這樣做非常友善,而且他是很獨立的邏輯,這樣做讓業務邏輯代碼很幹淨。和架構的其他功能一樣,原理很簡單,使用起來也很簡單,大緻看了下springmvc這一部分的源碼,其實還是比較容易了解的。

我們項目中僅僅用到了prehandle這個方法,而未用其他的,架構提供了一個已經實作了攔截器接口的擴充卡類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繼承這個類然後重寫一下需要用到的方法就行了,可以少幾行代碼,這種方式java中很多地方都有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