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浦東雞離開文獻 下月将走上餐桌

作者:追趕小天才

新華網上海8月14日電(陸洲騰 丁翔)由上海浦江玫瑰園聯合保種和養殖機關精心打造的“老浦東雞品嘗中心”,12日正式對外推出了一款曾在許多老上海人心目中留下美好記憶的優質禽類食品,俗稱“江南金鳳凰”的上海老浦東雞。從下個月開始,老浦東雞将走上上海市民餐桌,讓人們回想起小時候的味道。

據介紹,老浦東雞因其特有的品種和肉質鮮嫩的元素,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曾是幾代上海人的記憶。早在清末時期,老浦東雞被慈禧太後譽為“江南金鳳凰”,在成為皇宮貢品後身價大增。其不僅代表中國禽類精品走進了萬國博覽會,更是成為民間走親訪友的高檔禮品。10多年前,具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老浦東雞,因它特有的品種被國家農業部列為中國農産品傳統保護雞種,進而成為一項曆史文獻性質的保護遺産。然而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市民卻難以吃到正宗的老浦東雞。

别具眼光的浦江玫瑰園看中了老浦東雞,把它作為市民鄉村旅遊的一大特色餐飲食品推出。這一舉措得到了上海居民和農業專家的一緻贊賞。旅遊文化專家、上海商學院張建華教授對此給予高度評價:“鄉村旅遊進行了10多年,現在是轉折時期,而适宜地推出既有地方風味,又有曆史文化,更有一款當代人在進行鄉村旅遊時特别崇尚的特色食品,是一種值得倡導的好方法。”

浦江鎮文聯副主席陸飄對浦東雞有許多感慨。陸飄是土生土長的老陳行人,從小見過吃過浦東雞。老早浦東人家養雞大多是散養。大雞小雞宅前宅後亂跑。一般人家平時隻吃雞蛋不吃雞肉。全雞是大喜婚宴上的大菜,老八樣之一。改革開放之後,餐飲文化發生變化,浦東人的口味逐漸多元化。加上沒走向産業化,浦東雞漸漸淡出八仙桌。玫瑰園讓浦東雞作為一個餐飲品牌,端上農家樂餐桌,值得點贊。

據了解,浦江玫瑰園此次推出的老浦東雞是經國家農業部認定的上海地方保護禽類雞種。經過專家的培育改良,現在重量已經從九斤下降到傳統的五斤左右,有的隻有三斤左右。同時,為了滿足當代人的不同需求,其飼養周期将保持在120天左右。而由老浦東雞改良的礅雞和童子雞,更是采用林下飼養的飼養方式和以玉米、稻谷搭配的飼料,品種品質和口感均保持原樣。相關負責人表示,老浦東雞肉質鮮嫩、皮薄味濃,一旦推向市場,将成為品嘗熱品。

浦江玫瑰園總經理沈世仁表示,老浦東雞在浦江玫瑰園落地成為一款特色鮮明的農家菜品,将于九月下旬舉行千人品嘗活動,賦予其傳統文化和時尚色彩。而且具有傳統文化和時尚色彩,我們将花大力氣将這一款在上海人心目中揮之不去的鄉村美味,打造成與玫瑰文化相媲美的高品質食品,成為人們在暢遊浦江玫瑰園、浦江郊野公園、召嫁樓古鎮後,心心念念想要來品嘗的“鄉村美食”。